第484章 英军不善陆战的起源?乾隆爷害苦了子孙(1/2)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乾隆皇帝和这帮大臣说:你们不要将这件事情弄得太正式,要在闲聊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提醒他,别国的使臣都跪了,就是他们的国王来了也要下跪。”
“当臣子的磕头不算个事儿,要是因为这事儿起了矛盾,岂不是辜负了你们代英国王远渡重洋纳贡的美意?”
大唐位面
贞观年间
太宗皇帝李世民一声长叹道:
“朕记得天幕有言:无知从来都不是生存的敌人,傲慢才是!”
“这代清的皇帝,危机在前却不能自知,堂堂一国之君居然玩起了这种小把戏,为的也只是所谓的跪拜与否。”
“白白错失了接触科学的机会,真是可悲可叹!”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在双方拉扯了很久之后,马格尔尼依然决定站着将钱挣了,他坚持以代英的礼仪觐见乾隆皇帝,代清的官员最后只能作罢。”
“于是在9月14日这一天,马格尔尼解锁了世界第一成就:成为了第一个见到华夏皇帝天颜的代英使者。”
“马格尔尼将这个过程详细的记在了他的日记中,他写道:”
“我们终于在皇帝的大帐中见到了乾隆,他和蔼端庄十分的优雅,”
“看上去像一位健康的六十岁男子,而不是八十三岁的老人。”
“他回赠代英帝国的国王以白色的玉如意,同时给了我个青色的。”
“并给使团的所有人都赠送了礼物,希望两国能友好往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使团一行人就是参加宴会、听戏逛园子,度过了一段非常开心的时光。”
“而在访问的最后,代清则是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哑剧。”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震惊道:“这就最后了?不是来商谈贸易的吗?”
“怎么什么事儿也没谈就结束了?”
朱标也是无奈道:“大概是这些内容都被译官给省了,双方一个以为对面是来贺寿的,一个 以为对面都知道,就这么鸡同鸭讲了吧。”
朱元璋叹道:这不是瞎误事嘛。”
“标儿咱们那个新学堂里一定要多找些会讲番邦语言的,不能闹笑话还耽误正事。”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在这场哑剧表演里,演员们不断变化,并伪装成了巨大的龙、老虎、鹰鲸鱼等等。”
“虽然马格尔尼对华夏的传统戏剧表示不屑,但是对于最后的哑剧表演却赞不绝口。”
“马格尔尼沉浸在这友好的氛围之中,他料想,华夏人如此的友善,自己出使之前的那些小任务应该很有可能达成吧。”
“可是马格尔尼有些过于乐观了,虽然好酒好菜的招待着,流水一样的席面摆着,但是一旦马格尔尼打算谈点正事儿的时候,乾隆皇帝就直接下了逐客令。”
“而替乾隆皇帝下达逐客令的就是和珅的军机大臣和珅。”
“马格尔尼在自己的日记中是这样描述这位和中堂的,”
“代清的这位首相和大人的房间很小,家具和装饰也没有什么豪华的地方,”
“是一位英俊而和善的正人君子。”
大清位面
乾隆年间
乾隆一脸笑意的看向了和珅 ,
那眼神仿佛在说,“你有没有钱朕还不知道吗?”
和珅赶忙解释道:“臣一心都是为了皇上,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大清位面
嘉庆皇帝看着天幕,心中怒道:
“我大清最大的贪官居然还装的像个穷人?”
“要是不抄了你的家,朕都不知道,你家里的银子比国库还多上许多。”
“马格尔尼表示,自己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总该谈点正事了,和谁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