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大家都在行动(1/2)
第479章 大家都在行动
扶南和堂明是华国的边境小国。
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无论经济还是政治,双方都存在着大量往来。
近年来随着华国的迅速崛起,双方在更多利益上进行了捆绑。
包括但不限于,运河、港口、铁路等等。
当然,类似的合作,也发生在南美洲、非洲甚至是欧洲等众多国家。
所以大家也不会特别关注这两个地方。
而这次,扶南和堂明要招收华国公民当公务员,这其中蕴含的信息太丰富了。
就像是一座海面上飘着的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冰山体积已经够庞大了,可在水面下的是水面上的好几倍。
简中互联网直接炸锅。
最直接的就是来自鲁省的网友们,又多了一个考公的去处。
早在公务员考试还没有那么热门的年代,鲁省高校学生就以全国巡回考公著称,为了考公能够三天时间能够跑四个地方。
“这绝对是机会啊,一般这种就跟最开始的管培生一样,最开始管培生那才是真·管培生,都是按照领导在培养,三年提一个级别,后面的管培生就纯纯牛马,只见管没见培,什么都要干,谈到提拔就是你还年轻还能再等等。
像这种刚开始的,肯定都提拔特别快,而且在国内和老中竞争,跑到国外去和扶南人、堂明人竞争,难度也大大降低啊。”
“我觉得大家还是别太乐观,固然也许在见识上、在能力上你会比扶南人、堂明人更优秀,但别人毕竟是本地人,别人可以抱团,你一个华国人,在他们看来天然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甚至人家还会觉得你抢了他们本地人的工作岗位,没听过一句话叫强龙不压地头蛇吗?
感觉这机会只是听上去好听,实际上远没有国内的公务员稳定,而且有很多隐藏的坑。第一次固然意味着机会,但也意味着不成熟呀?”
“大家讲的其实都没错,在华国这种环境下你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比这两个国家的同龄人更强,然后第一次是机会也是挑战,但我有个贼好的办法能够帮大家绕开坑把这个当成终南捷径!
那就是联姻!
你作为这个项目的第一批华国公务员,和本地地头蛇家族的女儿联姻,你也是地头蛇,你又有老中背景,和别人竞争起来等于自带好几个正面buff。”
“这个项目我感觉属于下限有保障,上限很低的那种,扶南和堂明会让你爬到什么位置?你的天花板是什么?可能就只相当于国内一个科长。大家还是谨慎考虑吧。”
“本滇南人已经准备去参加考试试试看了,正好离家也不远,这几年扶南和堂明和之前比起来要安全不少。
对滇南人来说,考公又多了一个去处,别的省份可能还会考虑异地,离家太远,我们可就在边上。”
这些讨论的视角局限在个体层面,大家关注的是这份工作本身,它的稳定性、待遇、上升通道等等。
在知乎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就更加深入了。
其中点赞数最高的回答如下:
“谢邀,在国际惯例中,基层公务员通常由本国公民担任,以维护主权和行政的独立性。
目前没听说哪个国家的公务员会招收其他国家的公民担任公务员。
唯一的例外是欧盟。
这是因为欧盟在成立的时候,整个法律框架和工作原则就包括了欧盟公民在任何成员国都有权利从事公共部门的工作,包括公务员职位。
这一权利源于欧盟公民自由流动和非歧视原则,是欧盟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像华国和扶南、堂明这两个国家,不存在像欧盟这样的关系,又不存在法律框架,在国际范围内都属于首例了。
另外其他回答里大家都在谈,这是因为可控核聚变导致他们想要进一步靠拢华国,我想说的是,有可能有这个原因,但扶南肯定早就有类似考量了,因为我通过Hornbill挖到了扶南的《公务员法》去年进行了一次修改,把其中第41条的第3小点给删除了,这一点是什么呢?
‘公务员必须为扶南公民’
这一条被删除,说明当时扶南可能就有考量,要面向华国招收公务员,甚至已经和华国进行了沟通,双方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
再直白点说,华国从前年开始面向全东南亚招收航天人才,这一考试在这些国家对于头部学生们来说,甚至要比本国高考还更重要。
他们自然会想要有应对办法。
你能来我这招人,我是不是也能到你那招人?我拿不出类似高等航天人才这种科技型岗位,那我就拿公务员,大家都是儒家文化圈,谁会不懂这玩意对基层民众的吸引力呢?
华国希望把这些国家融入到自己的辐射范围里,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什么,这些国家又未尝不想融入到华国来。
尤其在当下这个国际形势下。
但谁主动,怎么融,我们要拿什么筹码,要如何保障本国民众的利益,这对他们来说也是考验,同样要经过摸索。
毕竟要拿岗位给外国民众,这对本土势力,在民族自决泛滥的今天,内部反对声音肯定特别大。
过去他们高层做好了准备,但缺乏推动的时机,而这次可控核聚变就给了他们最好的时机。”
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角度:
“谢邀,点赞数最高的评论说的很好,本身这就是博弈的过程,不可能节奏完全被你所掌控,哪怕再小的国家,也是由人类构成,也有自己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