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不知道取什么标题了(1/2)
从多个方面获得的消息,都证明了龙武卫或者说叶白要开战,而对象极有可能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这个结论一得出来,让很多人都感觉万分惊讶,草原游牧民族的战力有多强,他们可是深有体会的,每年防备草原骑兵的侵略,都让大陆各国伤透了脑筋,损失极大。
能够守住边境,不付出较大的损失,就已经让大陆各国感到满意了,很少有人产生反攻大草原的想法,就算偶尔打过去,也不过是为了给各方一个交代而已,并非是真正地全面开战。
真要反攻大草原,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调集重兵,没有足够的兵力和骑兵,根本就不敢进入大草原。
叶白和龙武卫的确是强,之前也有过消灭草原骑兵的战绩,可那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真要进入草原,到了游牧民族的地盘,结果如何,那可就不好说了。
大陆各国面对草原民族长时间处于守势,再加上草原游牧民族经常迁移的特性,各国都基本上没有在草原上安插眼线或者探子,就算有布局,那也是针对那些大型部落,或者所谓的草原王庭之中。
中小型部落,不是他们不想安插,而是安插了很多,可大部分人都死了,不是暴露身份后被杀的,是因为各部落之间争夺草场乃至彼此吞并的结果。
辛辛苦苦安插的眼线、探子,还有发挥出什么作用呢,就死在了没有什么意义的战争之中,让之前的投入全部白费,这样的事情一多,各个国家都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了。
时间一长,自然也就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情报机构还会继续在那些中小型部落安插钉子了,至少不会耗费财力、精力去主动布置,除非因缘际会之下的顺势而为。
霍去病在草原上大发神威,屠戮了超过10个小型部落,可秦、蜀两国几乎没有得到消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他们已经知道的话,根本就不会再费心地去猜测叶白的动机了。
不清楚草原上风波的各方势力,对于叶白的备战明显是极为吃惊的,有些人觉得叶白到底是寒门弟子,缺乏大局观,不清楚各国与草原民族之间的巨大实力差距。
被百姓捧一捧就觉得天下无敌,竟然敢主动进攻大草原,真是不知死活。
还有一些人则是觉得叶白做到了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心生佩服,对于叶白的好感更深了几分,但也就仅此而已了,他们不可能为叶白提供实质性地帮助,不落井下石就已经不错了。
不管是嘲笑叶白不自量力的也好,还是对他暗生佩服的也罢,都松了口气,仿佛头上的一座大山被移开了。
在他们看来,叶白主动进攻大草原,哪怕打不过,凭借龙武卫的强大战斗力和赫赫威名,也应该不会在短时间内就战败,完全能够与草原民族僵持一段时间。
换言之,叶白与草原民族之间的这场战争,绝对不会是短时间内就能够结束的,持续的时间应该会很长。
那可是茫茫大草原,如果没有准确的情报,想要找到人都没有那么容易,千篇一律的地形环境,迷路都是经常的事情,完全不同于各国之间的常规战争形势。
确认了叶白和龙武卫的动向,秦国各个皇子们,私底下的动作开始变得更加频繁了起来,一支支明里暗里投靠了某位皇子的卫军、府军部队也开始了调动。
甚至几支卫军之间的摩擦也变得频繁起来,不过在将领们的压制下,冲突的规模并不算大,死伤也不多,总体还是属于一个可控的范围。
叶白和龙武卫的动向已经摆明了,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变故,可只要龙武卫一天没有进入大草原,秦国各位皇子们就不会真正地动手,毕竟他们还要防着叶白声东击西。
…… ……
秦、蜀两国不知道草原上发生的事情,叶白和卫青可是清楚得很,霍去病派回来的传令兵虽然少,可到底还是有人回来了。
虎贲军也好,赵边骑也罢,对于草原都是相当熟悉的,或许比不上从小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可又没有深入草原中心,只是在边缘地带,又是曾经走过的道路,想要找到返回石门郡的路,也并非完全做不到的。
通过传令兵的口,叶白和卫青还有手下的谋士们,都知晓了霍去病在草原上的战绩,除了卫青之外,其他人都忍不住心生感叹。
以往只是在史书上看到过有关于冠军侯的记载,成为无数后来者羡慕的对象,可真正见识到冠军侯的能力,他们才知晓,史书上的记载根本就无法完全体现霍去病的实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