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 第730章 给皇帝个下马威?!

第730章 给皇帝个下马威?!(1/2)

目录

王府内,灯影疏斜,檀香绕梁,夜意深沉。

林志远坐于案旁,神色较先前已然平复了许多。

随着王擎重娓娓道来的解释与分析一一入耳,原本心头那团纷乱与惊惧也仿佛被缓缓抚平。

此刻的他,竟感觉到了久违的放松。

片刻后,他摸了摸肚腹,不禁自嘲一笑:“哎,方才紧张得一整日茶饭不思,如今倒觉得饿了。”

王擎重一听,唇角微挑,轻声笑道:“人心一宽,五脏也就清醒了。”

他说罢吩咐道:“来人,设席。今日夜色尚早,林大人远来,又经惊扰,不设宴待客,倒是我王某失礼了。”

不多时,膳案移入内堂,银灯高照,案上菜肴纷陈,既有金城酿鲤、黄酒醉鹅,也有岭南银笋、京东牛腱,香气扑鼻,色味俱佳。

王擎重亲自斟酒,与林志远对坐,举杯共饮。

“王大人之言,今日真是让我茅塞顿开。”

林志远满面感慨,饮下半盏后,唇角终于泛起一丝笑意

“陛下虽气盛,但终究尚浅,一旦思虑不周、行动过猛,反叫朝局动荡,清流再如何高风亮节,也不敢任之。”

“你说得对,我们新党纵有诸多不是,可这朝堂中大小事、千百人,总要人来打理。”

他说到这里,语气也更轻松了些。

“清流是有名声没错,可一问吏治,便如童子初试,不堪重负。若真将咱们这班人一锅端了,明日六部怕都要停摆。”

王擎重听着,神情仍是淡淡,未置可否,只是举杯又饮,目光微眯,仿佛沉浸在酒香之中。

林志远感慨之余,不免生出几分钦佩来:

“你看得透、想得远,陛下即便手执权柄,也受朝局所限。如今又有清流在前遮挡,想必短时间之内,也不敢轻举妄动。”

“你我且先稳住阵脚,养精蓄锐,等他摸清了朝中底牌,反倒要回头求我们了。”

谁知话音未落,王擎重忽然将酒盏“叩”地一声搁在案上,神情冷了几分。

“你以为这就是结了吗?”他冷笑一声,眼中泛起一丝凛冽寒光,“不动我们?他是不动了,可我们,不能不动他。”

林志远一愣,酒意瞬间清醒三分:“你……你是说……”

“呵。”王擎重捏着盏沿,目光如炬,缓缓道:

“今日他让魏瑞上位,杀鸡儆猴;许居正升大相,明标朝纲;边孟广横插一脚,立名立威。”

“别看他嘴上不说,手里不动,可骨子里,是在告诉我们——你们不过是些旧狗,早晚得换。”

“他不给我们致命一击,是因为打不下去,而不是舍不得。”

林志远下意识将杯放回桌上:“那你是想……动他?!”

“你还记得他登基时的历程么?”王擎重语气缓了几分,却更显锋利。

“他年少气盛,阅政不久,最大的缺点就是——自负。喜欢摆局布阵,爱听反贼话,想做千古明君。这样的人,吃一次亏还不知悔改,反而觉得天命在己。”

“我们若再坐视不理,迟早让他真以为,新党不过纸老虎罢了。”

林志远低声:“可他是皇帝……”

“皇帝?”王擎重笑了,“皇帝是坐在龙椅上不假,可天子的腿,不就是咱们这些人给装上的?”

“你看看今日清流那副样子,自己登了位子,却连谁来替新党都列不出来。我们新党再不动手,他就真把我们看扁了。”

“动他,当然不是夺权造反。”他眼神一厉,“而是要让他知道,蛇虽毒,不惧火;人虽狂,也要掂掂底。”

“我们新党,不是泥捏的。”

“你……打算怎么动?”林志远问得极轻,仿佛怕被风声听去。

王擎重缓缓端起盏中残酒:“洛陵这么大,衙署这么多,地方这么远,一纸圣旨能管到哪?”

“我们也不用喊口号,更不用反击什么清流——只需让他看到一点后果。”

“今儿个银契发不出,明儿个案卷压在中途,后天刑司决狱延迟数日……他再大脾气,也得消。”

林志远目中浮出一丝惊疑:“你是说,要……慢下整个朝堂的节奏?”

王擎重冷冷一笑:

“不是要抗旨,而是该慎重。既然皇帝爱用新人,那旧人便‘仔细些’办事——多请示、多斟酌、多议一议,多拖几日——咱们可是忠臣良吏,只不过更讲责任。”

“叫他知道,没有我们,这天下转不快。”

林志远倒吸一口凉气。

他不是不懂王擎重的意思,而是没想到,他竟真的要这么做。

这是不动声色的掣肘,是披着恭顺皮囊的温水煮蛙。

“王大人……你真的有信心,扛得住他的反击?”林志远声音微哑。

“你看他今日给谁写信了?许居正。”王擎重冷声道,“许居正是聪明人,他也怕清流接不了手——你以为他真会任皇帝胡来?”

“这朝局,只要我们不乱阵脚,反倒是他,举步维艰。”

“所以说,这时候我们不是等,也不是怕。”

“是要提醒他——他还得靠我们!”

林志远听罢,望着王擎重的神色,久久未语。

灯火下的王擎重,眸中仿佛映出整座洛陵。

酒席正酣,茶香袅袅,王擎重眼角轻扬,抬手为林志远斟满一盏,盏中酒光微荡,犹如夜色中潜流的波涛。

他放下壶,语气转为轻描淡写:“当然了,这些不过是后话。”

“就眼下而言,咱们也不必一下摊开底牌。”

他笑了笑,指节在杯沿轻敲几下,“明日一早,我已备下了一份‘回礼’。”

林志远一怔,放下筷子,身子微微前倾,眼神带着一丝急切:“愿闻其详。”

王擎重看着他那副急于知道底牌的模样,不禁一笑,语气低缓而带着几分戏谑:

“很简单,我已提前让人传信出去,明日早朝,我王擎重府中的亲信、旧部、门生以及几位颇有同心之人——都要‘染上风寒’、‘跌了脚骨’、‘突发胃疾’。”

他顿了顿,眼神略一挑:“这场东都的早朝,怕是要空出不少人位。”

“一个偌大的太和殿,少了五分之一的朝臣,不知那位初登庙堂的天子,看见了,会作何感想。”

林志远听罢,先是一怔,随即猛地一笑,连连点头,眼中闪出惊喜之意:

“妙,妙啊!王大人此策,当真高明!”

他一掌拍在膝上,眼中满是佩服,“不伤颜面,不犯忌讳,不违律例,却又能传递一个再明白不过的讯号——咱们新党,不是没人,也不是好欺负。”

“咱们不是当真与他翻脸。”林志远压低声音,“但这一步,正好踩在他的神经上,叫他感受感受我们的分量。”

“好手段,好分寸!”他低声道,“换做是我,怕是还不敢这样巧妙地出牌。”

王擎重含笑看他,举盏饮尽,声音不重,却带着一丝寒意:

“这不是反抗,是提醒。”

“提醒陛下——若要整新党,得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别以为今日三相换位,他就成了全胜之人。三相终究是三人,朝堂却是三百官,六百司,千名员,万人吏。”

“他若要动棋盘,就得掂量清楚——我们这些棋子,是能动,是可弃,但若同时动五枚十枚,整盘棋会不会垮。”

林志远一边饮酒,一边频频点头,忽地低笑一声:

“这样一来,不仅叫清流知难而退,也给那魏瑞上任的‘新气象’泼上一盆冷水。”

“他上了中相,可身后没兵没将,只怕连明早都不敢走到最前去。”

王擎重不置可否,只道:“明日早朝,便是试水之局。”

“若天子收敛,我们按兵不动;若他真以为清流可托,敢在朝上放狠话——那后头,还有得他瞧的。”

林志远抿了口酒,望着案上烛火低语:

“王大人果然谋深。”

“如此下马威,不痛不痒,却又直入骨髓。既不致陛下颜面全无,又足以令其警醒——我等新党,依旧根深叶茂,不容轻动。”

他眼神微亮,言语间甚至浮出几分轻松:

“陛下想试探咱们,咱们也得让他看看,蛇虽出洞,但不是谁都能踩死的东西。”

王擎重看着林志远,神色中略带几分玩味:“如今你也明白了?”

林志远一笑,放下酒盏,躬身一礼:

“多谢王大人点拨。”

“若非今夜对坐,我只怕还在惶惶中自扰,疑神疑鬼,空耗气血。”

“如今酒过三巡,言辞尽吐,倒觉得天清地明了不少。”

王擎重不语,只伸手将几卷奏牍从桌案一角轻轻拢起,随手放入书匣之中。

“这局才刚开始。”他淡淡地道,“接下来,既要静观其变,也要择时出手。”

“清流能压的,是风声与口舌,压不住吏治与实事。”

“许居正不是不知。他若真要全盘接手,先得找齐三百人来补缺——咱们且看,他能不能凑齐一半。”

林志远听到这里,神情越发笃定。他举杯,再次敬道:

“王大人,我敬你一杯。”

“咱们新党这十余年,风雨兼程,未曾倒下;今日也一样,哪怕天子变心、清流得势,我们也定能逆风而行。”

王擎重略一点头,盏中微光映着他眼底的深色。

“所以,我才说——他若真是个聪明人,明日之后,便该收手了。”

“我们不动,已是容让;可若再试图前推,那就别怪这条蛇真的翻身咬他一口了。”

“年轻的帝王,总得吃几次教训,才知道帝位是冷的,权力是燥的,而百官……从来不是一纸圣旨就能掌控的。”

烛火摇曳,帘外夜色沉沉如海。

二人对坐一席,言辞交错,酒香清苦之中,却铺就了一场即将到来的庙堂博弈。

王擎重轻轻捻盏,语气不急不缓:

“明日之事,不过是第一道手笔。”

“天子若醒了——朝局还能安。若还执迷不悟,那就不是朝堂之震,而是江山之危了。”

“我倒想看看,他那‘斩蛇’的手,是不是够稳。”

……

深夜,酒尽茶凉。

王擎重未再多言,只命人将宴撤下,缓步送林志远至门前。

临别前,他忽而拍了拍林志远的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