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暮汉昭唐 > 第558章 合肥侯

第558章 合肥侯(1/2)

目录

七月,长安。

“蜀地捷报!”

廊道上,侍从手捧装有巾帛的竹筒,小步快跑,奉人便言捷报之事。宫中侍从、禁军无不侧目,交头接耳,好奇蜀地战况。

“何事如此喧哗?”

见庭外吵闹,闭眼小憩的张虞语气微沉,问道。

“禀陛下,因是蜀中有捷报传至,故庭外值守侍从们庆贺!”张鲁之子张富出殿不久,便兴高采烈而归,笑道:“昔满督大破蜀人,而今时隔多日又有捷报传至,臣恭喜陛下!”

“哦?”

张虞困意顿消,说道:“军报何在,速速传上!”

少许,侍郎袁涣持奉竹筒,与值守官吏齐入宫殿,施礼说道:“恭喜陛下,徐督传军报谒京,据候骑言乃是蜀人出降,今徐督特书信于陛下报捷。”

张虞拆开印泥,取出筒中的巾帛。便见徐晃在巾帛上,先是表明因高顺偷渡阴平成功,并在涪城击败蜀军,遂令蜀中人心骚乱,剑阁、阆中蜀军与蜀中失去联系。

接着,称赞张虞居庙堂能料千里之兵事,表示大军之所以能降服蜀人,在于执行了张虞的用兵方略。今向张虞询问后续事宜,如蜀军兵马的处置,孙权及孙氏族人的安排,及蜀中州郡官吏委任!

张虞合起巾帛,笑道:“天下纷乱十余载,蜀中先后被刘焉、孙坚父子所据。今归降中国,是为大喜之事,令国中官吏休沐一日,以为庆贺!”

说着,张虞看向侍从,说道:“传丞相、尚书令、枢密使、计相四君进宫!”

“诺!”

趁着钟繇、杜畿等人入宫之际,张虞向左右问道:“今蜀地初下,诸君可有见解?”

郭图率先答话,说道:“禀陛下,蜀地四塞闭塞,大军及蜀中降卒多达十五万之众,今以图之见,当令徐晃、满宠二督需还都,由余下将校分镇州郡,征讨国中余孽,是为国家安危之计!”

顿了顿,补充说道:“图闻蜀中多有东州籍贯人士,今蜀中既安,不如尽迁外籍兵民归乡!”

“陛下,臣以为迁民之事不宜着急!”

侍郎袁涣出列说道:“东州民众虽为外人,但在蜀中多时。夫民安土重迁,不可骤变,何况蜀中初下,人心浮动,难以逆动,宜顺其意。及蜀中略安,可再迁东州民众归乡,以乐蜀人之心!”

袁涣字曜卿,陈郡袁氏子弟,为司徒袁滂之子。天下初乱时。袁涣被孙坚征辟为属吏,又被袁术征辟为官。时孙坚反叛袁术,袁术令袁涣写信辱骂孙坚,袁涣因孙坚为故主,拒绝了袁术的请求。

袁术大怒,本欲将袁涣处死,但念袁涣与他为同姓,二家关系亲厚,遂将其发配至豫州为官。

袁术兵败覆没,张辽兵下豫州,袁涣转为张辽属吏。因协助张辽安抚江淮之民有功,被举荐至中央,今任侍郎镀金,并方便张虞考核。

经几月的了解,张虞对袁涣观感甚好,相比诸多贵公子而言,袁涣个人比较讲究,不行违背法度之事,且外柔内刚不宜屈服,举动必以礼。在执政理念上,袁涣手段偏柔,而非严刑峻法,故适宜出任新降之地的长吏。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曜卿所言有理,迁民不宜急切,今可先下令,准东州人自行归乡,官府授田亩于归乡者。及蜀中安稳,便依郭侍中之言,迁东州民众,与蜀中桀骜之辈。”

“遵命!”

说着,张虞笑眯眯问道:“今蜀中初下,州郡急需长吏,不知曜卿欲往蜀中任职否?”

“愿尔!”

张虞说道:“朕闻蜀中诸郡以蜀郡人口最为殷实,次之为广汉郡。故今由卿出任蜀郡太守,以安蜀中人心。”

“拜谢陛下!”袁涣应道。

“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