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番外时念悠(6)(1/2)
悠宝八岁那年,苏念念的诊室里多了一张特别的诊桌。
比寻常诊桌矮了一截,桌角包着软软的防撞条,桌上摆着小号的脉枕。
每天下午四点,悠宝放学后就会背着书包冲进医馆,换上量身定做的小白大褂,开始有模有样地跟着妈妈学看诊。
一直要忙到苏念念下班了,才和妈妈一起回家做作业。
这天下午,张爷爷拄着拐杖慢慢走进来,笑呵呵地坐在诊桌前,“小大夫,我这老寒腿又犯病了。”
悠宝立刻说:“张爷爷,我先给您把脉。”
她的小手指轻轻搭在老人干瘦的手腕上,眉头突然皱起来,“妈妈!张爷爷的尺脉好弱啊!”
苏念念抬头,“你觉得该开什么方?”
悠宝想了想,“当归四逆汤加……再加骨碎补三钱!对不对?”
“为什么加骨碎补?”苏念念走过来,摸着女儿的头发问道。
“因为上次王奶奶腿疼时,您说过‘肾主骨’,张爷爷的尺脉弱说明肾气不足。”
悠宝仰着小脸,说得头头是道。
张爷爷乐得直拍腿,“了不得!”
苏念念满意地点点头,“去抓药吧。”
“知道啦!”悠宝蹦跳着跑向药房。
一刻钟后。
悠宝捧着包好的药回来,“张爷爷,这药冷水泡半小时再煮,每天三次,要忌酸冷……”
老人接过药,突然从兜里掏出张十元纸币塞给悠宝,“给小大夫买糖吃!”
悠宝连忙摆手,“不行不行,妈妈说不……”
“收下吧。”苏念念笑道,“这是爷爷的心意,记得记账上。”
“嗯!”悠宝认真地在账本上写下:
【10月5日,张爷爷,当归四逆汤加骨碎补,收诊金十元。】
字迹虽然稚嫩,却一笔一画工工整整。
……
转眼到了小学毕业考试那天。
考场里,悠宝看着作文题目《我的理想》,认真想了想,工工整整地写下:
我的妈妈是医生,爸爸是讲故事的人。记得六岁那年,我第一次用银针给爸爸治头痛,他说比吃药管用。
也是那一年,爸爸写的《蒲公英仙子的银针》让我知道,原来治病救人的故事也能这么有趣。
他们教会我,银针能止痛,故事能暖心。
上周我给李奶奶看腿,他夸我小神医时,我突然明白,原来帮助别人这么快乐。
所以,我的理想是像妈妈一样用医术解除病痛,像爸爸一样用故事传递温暖。
也许将来,我也能写一本《悠宝看病记》,让更多小朋友爱上中医……”
……
初二开学第一天晚上,悠宝正在书房写作业。
当她翻开语文课本时,一张粉红色的信纸飘落出来,信封口精心画着一颗红色爱心。
打开,里面是班上的一个男生写给她的情书。
“在看什么?”时珩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手里还端着刚泡好的菊花茶。
悠宝“啪”地合上课本,“没、没什么!”
慌乱中信纸滑到地上,她弯腰想去捡时,却看见爸爸修长的手指已经先一步拾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