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铁马冰河十六国 > 第114章 大婚

第114章 大婚(1/2)

目录

“女郎,你看前面,那处山梁背后,似是起了烟尘,莫不是有贼人!”

几千人,连带着百十辆大车,绵延两三里的队伍中。

朱灵儿骑在一匹温驯小马上,头戴一顶幂篱,身上套着一副鲜红而精致的皮甲,驻足遥望。

烈日灼灼,长途骑行,让这个十二岁的小姑娘红扑扑的小脸上,布满汗水。

“小灵儿,慌慌张张的,莫要惊了伯母,有你兄长在,新平附近哪会有什么贼人。”

赵鸢拨开帷帽前的细纱,向前张望一眼,队伍最前方,姜瑾已经带了十多骑策马前出。

随即放下心来,驱马靠近一辆带篷的马车,嘴角露出似有似无的笑意,她知道,有阿瑜在,新平郡根本不会有不长眼的匪类,敢劫天水来的车队。

“伯母,前面十多里就是新平大营,看前面的烟尘,应该是郎君前来迎接您了。”

姜母四十多岁,在这个时代已经能算得上是老人,虽然一路颠簸,但精神尚足,看了看眼前这个身披轻甲,腰挎宝剑的准儿媳,温柔地笑了笑,说道:“阿鸢,外面日头大,你还是进车来吧,几千秦州男儿,哪里要你来一路张罗。”

也不知是酷暑,还是姜母的目光,抑或是即将到达的新平,帷帽之下,赵鸢的面色多了几分红润。

“伯母您知道的,天水姜氏大半的家业,还有秦州竹纸半年的产出,都在队伍中了,小女实在放心不下……”

姜母闻言,脸上的温柔笑意,藏都藏不住,双眼都弯了起来。

“你呀,也是个劳碌性子,”随即将水囊递了过去,“快饮些茶水,这是按照阿瑜的法子炒制的绿茶,正好解暑。”

赵鸢接过,含笑点头,也不知姜母是如何保存的,酷暑之下,茶水竟然有一丝清凉甘甜之感。

“快擦擦汗,”姜母又递上手巾,“阿瑜既然来了,就在前面扩宽处停车吧。”

姜母对这个准儿媳,可谓是十分满意。

样貌家世各个不差,又是知根知底,虽然性子跳脱了些,喜爱舞刀弄枪,但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姜母自然也不会嫌弃,以前,她哪里敢做此奢望呢。

姜瑜从从军之前,只是姜氏千百族人中并不特别起眼的子弟,因为父亲早亡的缘故,孤儿寡母虽然不至于受人欺凌,但也说不上什么话,抢不到什么资源,姜瑜自然也不受族中重视,姜母拼着自己亡夫最后的余荫,厚着脸皮送姜瑜到赵盛之处求学,却又哪里敢图谋人家的女儿呢。

现在好了,青梅竹马,郎才女貌,真是一对璧人。

远处一阵兵甲之声,又打断了姜母的思绪,哎,就是儿子这永远打不完的仗,实在让人心忧。

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自己唯一的儿子,年纪轻轻,就打了那么多的仗,一个又一个惆怅难眠的夜啊。

“母亲!”

姜瑜跳下战马,三两步跑到马车前。

“二兄!”

“灵儿!”

朱墩与朱灵儿两兄妹,也抱作一团。

“傻小子,还不快看看阿鸢,几百里的路途,一个女儿家,都没卸过甲!”

“阿鸢……”

姜瑜转向帷帽之下那张布满汉水的细嫩面庞,那满含秋水的眼神,那如星汉一般灿烂的双眸,心中说不出的感动,所有的话,也就在这一声呼唤之中了。

“阿瑜,秦州所有……”

“不要多说,我都知道,我都知道……都统在营中等候,沐浴休憩之后,再细细说,咱们能说上好些时日。”

说罢,弯腰抱起赵鸢,放在马背上,自己牵了马,也跳上马背,这一瞬间,姜瑜真的不想去打那劳什子的慕容氏。

“启程!大营之中,有好酒好肉,正等着为诸位接风洗尘!”

……

夜,远来之人都已安睡,中军大帐之中,只剩下赵盛之、姜宇二人。

“子居(姜宇字),老夫痴长你几岁,有话就直说了,汝觉得阿鸢如何,可为你姜氏妇?”

赵盛之语气之中,甚至有几分嗔罪之意。

姜宇略一思索,赶忙答道:“明远(赵盛之字)兄勿怪,是我姜氏无礼,天水至新平,数百里路途,多有山路难行,酷暑之下,数千大族子弟部众,又兼财帛钱粮,瑾儿毕竟年幼,一路之上,颇多仰仗令爱。

若所容貌家世,更是无可挑剔,阿瑜自幼丧父,吾常年在外,族中也并不重视,更是仰赖您教诲。

再说自去年出征开始,更是……

只是,阿瑜一直身在战场,东征西讨,少有闲暇之时,绝非可以怠慢令爱,还请赵兄勿要怪罪他。”

姜宇说到此处,也有些难为情了,婚嫁之事,让女方上赶着来说,作为姜瑜的长辈,本就理亏,再加上自淝水开始,姜氏给于姜瑜的帮助,真细细算起来,却是不如眼前的秦州刺史来得重,于是更加尴尬。

“我并不是在怪罪阿瑜,阿瑜在淝水救过我的性命,想当初,我军大败,一溃千里,阿瑜纠结了百十人,就敢冒死突破晋人军营,来营救我这个残废之人。

便是有天大的恩情,也还清了,倒是老夫欠他的,更不用说淝水之后……

说实话,老夫这个刺史,一大半都是阿瑜带人打出来的,秦州,我也只是替他看守罢了!

我怎么会怪罪阿瑜!

我真正怪罪的,是你们!是你们姜氏!

阿瑜闯下这样大的一番家业,你们姜氏从中有多少支持?就连你,前将军,都不肯前来襄助于他,三郡之事交由你手,你却扭扭捏捏,裹足不前,那苻坚对你有多大的恩惠?

要不是阿瑜派人前去,你怕不是早就死在长安城下了罢!

老夫就直说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这些事情,在天水时,老夫便已经催着汝叔姜衡一一做过了,天下大乱之时,也不用请期,婚礼之事,可以一切从简,就在这军营之中,完婚如何?”

姜宇被骂的有些愧疚起来,轻声说道:“这……这怕是有些怠慢令爱了。”

赵盛之闻言大怒道:“我都不怕怠慢,你怕什么!

你我都是上过战场的人,须知枪箭无眼,依阿瑜的性子,现在还是每战为先,你就不怕阿瑜有个万一?”

“惭愧,惭愧,实在是,阿瑜本就是个有主见的孩子,以如今的威势,我如何做得了他的主。”

姜宇这个明睿之人,已经招架不住,连连败退。

“叔父要做什么主?”姜瑜巡营归来,推开帐门说道。

姜宇看了一眼还在生气的赵盛之,说道:“阿瑜,关于婚事,你到底是如何作想的?”

“婚事?”姜瑜一愣,看到赵盛之的模样,又赶忙补充道:“都统,婚姻大事,我本想战事稍停,再向您求亲。”

“战事?这关中的战事何时能停!慕容冲二十多万人马,一时半会如何能灭!你要让阿鸢等到何时!”

“是啊,进了关中,万一战事迁延,可就不是咱们能做主的,何不趁此时,就在新平,求娶刺史千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