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重生年代,燃情岁月 > 第1392章 十三姨太

第1392章 十三姨太(1/2)

目录

第1392章 十三姨太

别看李学武人缘不咋地,可这次回来想请他吃饭的人却不少。

前脚刚刚拒绝了高雅琴,后脚就被彭晓力给追上了,死活都要请他吃饭。

“你跟我这较什么劲,该干啥干啥去——”李学武好气又好笑地骂道:“真有这个心就努努力,来年搞个双喜临门。”

“承您吉言,我一定努力。”彭晓力嘿笑着说道:“但今天这顿饭我得请。”

不等李学武再骂他,他可有的说,一卟愣脑袋强调道:“是我们家领导给我下了死命令,是一定要请到您表示感谢。”

“呵呵——”李学武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小子也是个妻管严。”

见彭晓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也是好笑地说道:“行了,我这次回来真没有时间吃你们的请,不过心意我领了。”

见他还要再坚持,李学武也是认真了几分,轻声解释道:“晚上有别的安排,难得回来一次,跟几位领导坐一坐。”

“嗨——”彭晓力见他如此说,十分懊恼地讲道:“我早就说昨天来请您的,她非说您刚到家不方便,这、这——”

“行了,你现在怎么婆婆妈妈的”

李学武故作不满地瞪了他一眼,道:“都结婚了,有点稳当劲儿,心里多搁点儿正事,我说你双喜临门不是开玩笑。”

“明白,领导,我知道这是您对我的期望和鞭策。”彭晓力脸上也认真了几分回道:“您就看我的实际行动吧。”

“不过……”他又迟疑着看向李学武,为难地讲道:“您什么时候回去要是这次赶不上,那下次您回来可一定要——”

“行了,没完了呢——”李学武笑着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正年轻,成家立业,莫辜负大好时光,同志需努力。”

“嘿嘿,您可别说我不知礼。”

彭晓力见他如此说,便也嘿笑着应了,只是看向他的目光里依旧带着期待。

这是改变他命运的领导,说一声贵人也不为过,叫一声老师也是应该。

倒不是于海棠硬逼着他才来请李学武吃饭,就是他自己也心里期待的。

“昨儿顾城还跟我念叨您来着,说他不敢来请您,怕您骂他。”

彭晓力嘿嘿笑着解释道:“他叫我出面请您,还说要带上钱幼琼,再叫上王露和赵雅军一起热闹热闹。”

“他要是有这个觉悟就多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少扯点闲蛋比什么不强”

李学武瞥了他一眼,提醒道:“你们年轻人之间交往我不管,但聚在一起是缘分,可不能因为鸡毛蒜皮,芝麻绿豆那点事叽咯,否则我要敲你们的板子。”

“您放心吧,我们这个圈子里都是自己人。”彭晓力挑了挑眉毛,嘿嘿笑着,意有所指地说道:“大家也不是小孩子了,还能因为这些个让您操心”

李学武斜瞥了他一眼,并没有在意他话里的“自己人”含义,这小子心思灵敏,鬼道的很,一般人可看不透他。

只是见他如此通透,也就没再多啰嗦,点点头往谷维洁办公室去了。

这集团机关里有数的机灵鬼,彭晓力算一个,顾城算另一个。

这两个货要是凑在一起准没有好事,都不用审他们就能确定够枪毙的罪过了。

顾城之所以不敢主动来见他,是因为这小子年前自作主张坑了苏维德一把,部里下来的调查组之所以能那么快掌握老苏的问题,可不就是有他的“帮忙”。

只是这种帮忙在李学武看来还有些幼稚,更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就没搭理他。

听彭晓力话里那意思,这个小圈子刻意将王露和赵雅军拉了进去。

不用想,既然能带上王露和赵雅军,那下一步就是李雪和其他关系了。

这集团机关里能李学武扯上关系的可不少,真要抱团也不足为奇。

他在京里还好,这些人不用聚在一起也知道互相照顾,没人能给他们难受。

可现在他外放辽东,大树虽然没有倒,也不算树倒猢狲散,可终究不方便。

不是顾城就是彭晓力,准是他们两个小子想出来的主意,是要把这些关系串联在一起,形成关系网络,再扩张运营。

以前李学武在京的时候他们不用这么做,也不敢这么做,怕刺激到某些人的神经。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他们要抱团取暖谁都说不出什么来,这本就是游戏规则。

让彭晓力和顾城决定抱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李学武的行事作风很特殊。

看其他领导对自己的秘书,对自己的关系总是要偏袒,俗称护犊子。

但在李学武这里不成立,他从来都不养绵羊,只带狗和狮子、老虎、狼狩猎。

谁要当狮子,谁要当老虎,谁要当狼以及谁要当狗,他们自己有一本账。

从跟李学武的那天起他们就知道在这里要么自立自强,绝没有仗势欺人的机会和可能,也唯有自立自强才能从他这里获得支持和肯定,才能有进步的可能。

所以在外人看来李学武做事公允,从不偏袒下属,很有公正之名。

但在下属的眼里这又是一位指路明灯,是崇拜的对象,是追赶的目标。

只看从他手里带出来的这几个,哪有什么善茬儿啊,曾经被戏言称作大傻丫头的王露在集团机关都成了不好惹的对象。

李学武并不反对年轻人团结,更不反对他们交友,也不忌讳这些关系网。

只是三个坏到家的小子凑在一起能搞出多少乱子谁能把控得住,真要让他们顶着自己的名头惹豁子,他还得回来擦屁股。

所以,提醒他们是很有必要的,做坏事可以,但做蠢事是不行的。

今天李学武要应了彭晓力这顿饭局,那本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集团机关定是要起波澜,多少双眼睛盯着他呢。

现在还不是经略集团的时候,适当地示弱有助于他尽可能快地摆平辽东。

辽东,才是他现阶段的关键。

——

“领导,晚上有时间吗”

周苗苗拎着黑色的公文包袅袅婷婷地从楼梯上来,见他从走廊路过便主动打了招呼:“我和周坦请您吃个便饭啊”

“我都不知道自己成集团的红人了,怎么谁见着我都要请我吃饭”李学武笑着放慢了脚步看着她问道:“过年休了几天,没出去转转啊”

“上哪转去啊,懒得动弹。”周苗苗感慨道:“我现在倒是羡慕您了。”

她目光炯炯地看了李学武,道:“东北好玩吗周坦还跟我说集团有意在钢城建设疗养院,冬天能滑雪泡温泉,夏天能疗养身心,真的假的”

“周坦都能听说了,那一定是真的了。”李学武笑着看了她一眼,道:“是有这么个计划,不过得是下半年或者明年了,今年集团的财务预算紧张。”

“哪年咱们集团的预算不紧张啊”

周苗苗捂嘴笑了笑,一身干净利落的女士西装将她衬托的像一朵绽放的玫瑰。

李学武也是很认同地点点头,道:“再等等吧,或许明年冬天你们就能去钢城滑雪了。”

“那感情好——”周苗苗媚眼如地看向他问道:“真没有时间就给我们一个机会呗。”

“这么客气干什么——”

李学武扭头瞅了她,道:“是有事啊要是有事就直说。”

“我们能有啥事,就是好不容易您回来一趟,一起坐坐呗。”

周苗苗过了个年有些富态了,眉眼一笑像是两条卧蚕,十分地诱人。

李学武笑了笑,道:“不凑巧,已经约了人,你要是真没事,那就等我下次回来,叫上周坦、晓力他们几个聚一聚。”

“得嘞,那我就等您的召唤。”

周苗苗抬手示意了高雅琴办公室的方向道:“我去向高副主任汇报工作,就不打扰您了,等您再回来,咱们再聚。”

“去吧,忙你的吧。”

李学武站住脚步,笑着目送了她离开,这才进了薛直夫的办公室。

看样子老薛已经在等他了,知道他这几天在跑各个领导的办公室,是早有准备的。

李学武也没跟他客气,只进门的时候敲了敲房门,脚步都没停下。

薛直夫也从办公桌后面起身,一边招呼着他,一边来了沙发这边。

秘书刘真从门外跟了进来,很是热情地同李学武打了招呼,又去泡了热茶。

“不用麻烦了,刚从谷副主任那儿过来,已经喝了一杯了。”

“用铁盒的,秘书长嘴刁呢。”

薛直夫开了个玩笑,转头对李学武说道:“这几天看你真是辛苦,去辽东工作的压力有了吧”

“万事开头难嘛——”

李学武点点头,迭起右腿,右胳膊肘拄在了沙发扶手上,很是松弛地看着薛直夫回道:“还凑巧赶上过年了。”

“嗯,理解,维洁同志怎么说”

薛直夫看着秘书将茶摆好,这才对李学武说道:“组织工作是今年的重点。”

“嗯,谷副主任强调了很多。”

李学武点点头,面色认真地讲道:“我这边早有心理准备,不过回去以后还是要梳理一番,辽东工业的情况复杂。”

“我能想到啊——”薛直夫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要支撑起这一摊子,现在看来还真就非你莫属了。”

“我也是咬着牙硬挺着。”

李学武笑了笑,看了茶几上的茶杯一眼,这才对薛直夫讲道:“张恩远给您送来我做的调研报告了吧您看怎么样”

“看了,看了两天了。”薛直夫点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这两天下班回家我都在看,边看边琢磨着。”

“那感情好,我正想听听您的意见和建议呢。”李学武缓缓点头说道:“我是想尽快打开辽东的局面,但千头万绪。”

说到这里,他又微微摇头道:“越是复杂的状况越需要谨慎对待,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现阶段人事变革在推进。”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薛直夫放下茶杯讲道:“思来想去还是跟你想到一块去了,时局维艰,宜静不宜动啊。”

“我也没想将这摊水搅浑了,更没想着浑水摸鱼。”李学武态度认真了几分强调道:“这些污泥好不容易沉淀下去了,既然已经存在,那就有一定的道理。”

“是要定期清理淤泥,可也没必要伤筋动骨。”他看向薛直夫讲道:“反过来讲,这些淤泥何尝又不是一种养分。”

“你得掌握好这个度啊。”

曾经担任纪监主管领导的薛直夫直到现在依旧关心着集团的纪监建设工作。

尤其是李学武去辽东工业担任一把手,更是有纪监监察的责任。

本来薛直夫是负责工程建设工作的主管领导,但李学武进了办公室以后首先谈到的还是纪监工作和组织人事建设工作。

这并不奇怪,因为李学武曾经作为薛直夫在纪监的搭档,两人早有默契。

这种默契就是自上而下地执行监督和管理,在集团内部培植纪监监察力量。

李学武信不过李怀德,薛直夫信不过所有人,包括现在主管纪监工作的谷维洁,人一旦有了私心就会做做事。

意识形态上的差别会让本来就永远走不正的道路变得更加曲折。

李学武所提出的常态化监察管理,以及培养和反向培养理论在他看来还是有些冒险,不过李学武在辽东更了解辽东。

就像刚刚李学武介绍的那样,有些污浊已经沉淀下去了,上面看着还是比较清澈的,就没必要为了清廉而把水搅浑了。

李学武轻轻点头,道:“还是需要您多帮我把把关,毕竟您在集团看的更深远。”

“太远了,目力有限。”

薛直夫微微摇头,也不知道是拒绝还是谦虚客气,再提起来已经转了话题。

“你是要申请今年的建设项目吗”

他翻开手边的文件道:“现有项目做补充建设我还能帮你琢磨琢磨。”

手指点着李学武提出的几个意见,很是想了想才讲道:“集团财政紧张啊。”

“上面又抽调资金了吗”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问道:“我看报纸上讲内外债都已经清空了,咱们集团也贡献一份力量了吧”

“难免的,最难的不是我们这些钱的,而是你们这些赚钱的,以及玉农同志这样管钱的,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今年这日子都不好过,那明年就更不好过了。”李学武苦笑道:“没办法,有些项目您还得斟酌斟酌,能办就办。”

“呵呵呵——”薛直夫看着他好笑道:“真没想到你也有跑项目的一天。”

“就像您说的,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既要承上,又要启下。”

李学武同薛直夫谈妥了工作这便站起身说道:“当领导的哪有不讨好下属的,您说是吧”

“呵呵——”薛直夫轻笑一声,起身送了他出门,两人的谈话倒是比他在谷维洁那轻松许多,更没有那种尴尬的气氛。

要说起来,他也同谷维洁相处了三四年,两人没有私下来往,但私交还是有。

韩殊同她也有来往,过年的时候他也安排沈国栋去送年节礼,她也都收下了。

可在职场之上,哪里有感情可讲。

也就是面上和平,再加上尘埃落定,否则谷维洁还是会对他捅刀子。

董文学回来以后也没给她好脸色,很是在管委会上顶了她几回,不讲昔日情面。

这一次两人见面,谷维洁对他的态度明显有了几分微妙,目光里多出来的警惕和复杂是掩藏不住的,他也看出来了。

气氛稍显凝滞,尤其是李学武公事公办的态度,更是让她几次皱眉想要说话。

其实李学武不是个爱记仇的人,半夜里去城西打听打听,他何时有过报复之举,妥妥的正人君子。

谷维洁的这份警惕忒没意思,他要是想报复回去早就动手了,又何必看着董文学在管委会上冲着她撒筏子。

身在局中,面上还要过得去。

李学武主动向她汇报调研结果,就一些重要工作思路做了请示和说明,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剩下的就让她自己想吧。

谷维洁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正在看热闹的其他人怎么想。

李学武这才回来同李怀德“密谋”许久本身就为班子成员所忌惮。

如果他同谷维洁矛盾加深,定会有人靠向谷维洁那边,或者直接拉拢过去。

一切对立都是建立在矛盾之上。

只要李学武主动树敌,那敌人就永无止境,早晚会让他在辽东栽跟头。

而李学武此次回京所作所为恰恰让这些人重新认识到了他的成熟与坚毅。

要用正治思维去解决同志关系,去处理工作矛盾,这才是成熟的表现。

李学武的这一套组合拳不可谓不老道,打的这些闲人哑口无言。

就连谷维洁也被他算计在其中,用这份光明磊落将她架了起来。

这也正是看着李学武敲门走进办公室,薛直夫捏着鼻子也要起身主动寒暄的主要原因,说起来他现在才是孤家寡人。

“从哪过来,喝茶吗”

苏维德走过来同他握了握手,招呼他在沙发上就座,自己则示意了茶柜方向道:“我让顾城出去办事了,你要喝什么茶别客气。”

“您也别客气,我都灌饱了。”

李学武微笑着摆了摆手,就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解释道:“喝了好多了。”

“呵呵,从维洁同志那来”

苏维德笑了笑,坐在了单人沙发上,看着李学武说道:“她很关心辽东的。”

瞧见没,三句话不到就挖坑,这人已经没救了。

“辽东工业的局势复杂。”李学武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不仅仅需要谷副主任多关心辽东,就是您也要多关心关心辽东呐。”

“呵呵呵——”苏维德轻笑了一声,目光里带了别样的深意,看着手边的调研报告说道:“秘书长的工作能力在集团里也是首屈一指的,有你在辽东,大家都是放心的。”

“放心对我的信任,关心是对我的爱护嘛——”李学武笑着看了他问道:“您该不会是对我,或者对辽东以及辽东的某些干部有意见吧您尽可以直说,我错了我就改,辽东的干部错了我让他们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