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兴办报社(2/2)
徐光菡何等聪慧,朱厚炜将他的构想说出来后,徐光菡便立刻明白了自家相公要做什么。
“文官们会同意吗?”
朱厚炜摇头道:“肯定不会同意,不过他们可不是人人都像你,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报社已经建成了。”
“嗯。”
徐光菡道:“我给相公想一想前期该怎么组建,印刷工坊、纸张供应、报纸排版内容等等我都给相公好好想想。”
“但让谁来主持报社的日常,相公还需要去找几名心腹信得过的人。”
朱厚炜是大明蔚王,总不能因为这些事抛头露面。
朱厚炜也一直在思索,该让谁来主持报社的工作,报社关乎皇室未来的话语权,需要牢牢掌控在手里,那么用的人必须要是信得过的。
他想了很久,好像没找到任何人。
陈玉他们这些人不过只是朱厚炜的政治手下,不值得朱厚炜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秀宜倒是合适,可蔚王府离不开秀宜的操持。
如果姐姐没有出嫁,姐姐一定是最合适的人选,奈何姐姐已经嫁人了,不能随便抛头露面。
见朱厚炜思考半天,徐光菡便知道他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道:“相公,让秀姐姐去做吧。”
“府内的事交给阿绫。”
“阿绫?他哪里能管理好王府的事?”
徐光菡道:“可你从来没试过呀,不试一试怎么知晓?自家人难道不比外人更值得信任吗?”
“再说啦,秀姐姐也没离开王府,很多事也可以教着阿绫去办。”
朱厚炜想了很长一会儿,点头道:“那就试一试!”
……
乾清宫。
一场小朝会此时正在武英殿举办,当朱厚照将广东市舶司的提议交给内阁六部看后。
兵部尚书刘大夏立刻反对道:“太子殿下,此事万万不可!”
“永乐朝经济强盛,自然不惧出海,如今我大明正处于发展时期,国内百姓尚且无法做到人人温饱,一趟出海,不知耗费多少钱财,如此劳民伤财之举,实为不可呀!”
朱厚照看向杨廷和和梁储等内阁成员,问道:“你们呢?什么看法?”
杨廷和道:“广东市舶司的建议未必不可行,如今海上贸易给大明增加的经济之利,有目共睹,若此时出海宣扬国威同时让更多海商来到大明互通有无,于大明经济而言有利无害。”
“杨大人此言差矣!”刘大夏反驳。
如今弘治初年还活跃于内阁六部的老臣,只有刘大夏和马文升等一批人。
这些人经历过谢刘李三阁老、傅瀚和杨廷和三拨内阁班子,但实际他们代表的都是老一辈的守旧势力。
杨廷和要做的事和蔚王一样,要带着大明走向一个以商业为主导地位的国家,尤其开海后见识到了海上贸易的威力,这更坚定了杨廷和的想法。
“嗯。”杨廷和淡淡的道,“我也只是说一说我的看法,刘尚书认为出海不妥,可还有什么深入的看法?”
杨廷和的意思很直白,你若没有更深入的看法,那么你此前的反驳建议没有任何分量,什么劳民伤财,什么国内无人吃饱饭,这种反驳的例证实在太软弱。
刘大夏道:“这……”
他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理由反对出海下西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