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 第368章 汴京禁军现状

第368章 汴京禁军现状(1/2)

目录

高世德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好哇!”

北宋虽有重文轻武的国策,也确实压制着绝大多数武将,但像童贯和高俅这种级别的顶级权贵,并不在此列。

何况乱世将近,手中有兵就相当于掌握着真理。

高世德当下就准备趁机掌握一定的权势。

至于日后要不要受朝廷管制,实力弱小,自然要服从朝廷的军事调遣。

若势力庞大,那就要看他的心情了。

毕竟高世德可不是纯正的耿直忠善之辈,他完全可以在承认朝廷统治的情况下,保留自己的军事独立性。

对他来说,听调不听宣完全不会有任何心理障碍。

若是朝廷敢像对付岳飞那样对付他,抱歉,老子单干了!

念及至此,高世德心道:‘对了,如今岳飞也该成年了吧?记得他好像是河北汤阴县人氏,这次正好顺便把他收入麾下,嘿嘿。’

历史上,两年后的1122年,大宋正式出兵伐辽,时年,岳飞20岁。

岳飞主动应募参军,因为他武艺不凡,被任命为“敢战士”的一名小队长。

伐辽的主力是禁军,岳飞所在的是西路军偏师,主策应与后勤事务。

大军开拔之前,岳飞请命剿了一伙相州的匪寇。

然而主战场上,宋军遭遇辽军后接连失利,多次溃败、落荒而逃。

当时岳飞职微言轻,肯定无法左右到战局。

北伐之战中,岳飞除了战前剿匪外,就没有关于他的事迹了。

此后直到金军南下,岳飞才开始崭露头角,靖康以后,他每战奋勇当先,在军中渐渐有了名气。

岳飞三十岁时终于进入赵构的视野,被授予七品武功郎。

高世德觉得,这次若将岳飞收入麾下,只要对方适当获得一些功劳,他就能请俅哥给岳飞定职七品,让一代名将少走些弯路。

对俅哥来说,安排七品以下的武职完全没有难度,五品以下,找蔡京花点钱也能办得明明白白。

而高世德如今官居四品,他若想顺利获得更高阶的官职,即便背靠高俅,依然要有所建树。

所以,这次平叛他势在必行。

若适当策划一下,说不得还能再获得一个名号。

系统奖励的丹药,他可太眼馋了。

接下来,两只狐狸对这次出兵平叛稍作详谈。

像这种平叛,朝廷会临时任命一名宣抚使,作为战役总指挥;任命一名招讨使,作为前线战略指挥。

这两个名额肯定轮不到高世德。

但届时分兵进攻,他混个统领还是没问题的。

明面上,京城附近的几大军区下,禁军在役人数有十余万,但实际不足七万。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朝廷系统性腐败的结果。

虽然不是高俅一个人的锅,但他绝对要负最大的责任。

毕竟他做殿帅十几年,对上一任留下的烂摊子没有改善,甚至使局面更加恶化了。

其实高世德用“尸位素餐”评价俅哥,已经很客气了。

不过有件事却值得一说,官员侯蒙,以‘遇事敢言,不避权贵’着称。

早些年,他任御史中丞时,曾多次弹劾权贵,包括蔡京、童贯等奸臣。

之后他又任尚书左丞,同知枢密院事。

枢密院本就是文官与宦官节制武将的机构。

所以侯蒙对高俅吃空饷的事了如指掌,他曾上书弹劾,赵佶却不予理会。

侯蒙多次进言,赵佶不堪其扰,反而将他斥责了一番。

防备武将一直都是赵家的优良传统。

赵佶是昏君,却不是傻子,相反他还很“聪明”,他打的算盘珠子,经常能崩到人脸上,不然他怎么驾驭这么多奸佞?

只要稍微有一点点脑子的皇帝,都会在军中安插自己的眼线,更何况汴京还是赵佶的大本营。

京城少了几万禁军,可不是几个,俅哥即便有能耐,可以瞒住一时,但绝对瞒不了十几年。

最起码赵佶的几个女婿,肯定会把这事禀报给他。

赵佶一直都知道高俅在吃空饷,而俅哥将截流的“全部”饷银,以“进奉”的形式充入了赵佶的内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