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二十三)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二十三)(1/2)

目录

话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医馆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小弟子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像只迷失方向的小鹿,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终于找到了正在忙碌的张仲景仙师。小弟子一把拉住仙师的衣角,急切地说:“仙师啊,仙师!我最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想得我脑袋都快炸啦!您快给我讲讲,那些得了伤寒,还出现厥冷,心下又老是‘砰砰’跳的病人,该用啥方剂治疗呀?我都快愁死啦,您就别跟我卖关子啦!”

张仲景仙师一听,放下手中的活儿,笑着摸了摸小弟子的头,说道:“小弟子呀,你这问题问得好!听好了啊,要是病人得了伤寒,还出现厥冷,心下又老是悸动,这种情况呢,咱们得先治水。为啥要先治水呢?这就好比你家房子旁边有条小河,河水泛滥了,都快冲进屋里啦,你不得先把河水处理好,不然房子不得遭殃嘛!身体也是这个道理,水在身体里捣乱,影响了正常的气血运行,才会出现这些症状。所以啊,这时候得先让病人服用茯苓甘草汤,把水邪给制服了,再去处理厥冷的问题。要是不先治水,让这些水邪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进胃里,那病人肯定得拉肚子,到时候病情就更严重啦!”

“咱们先来看看茯苓甘草汤里的茯苓。这茯苓啊,就像是一块超级厉害的‘海绵’,专门负责吸收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它的作用可大啦,能把身体里到处乱窜的水邪都吸过来,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让身体恢复清爽。茯苓性质平和,味道甘淡,不管是寒症还是热症,它都能派上用场。

“你想想,身体里有了水邪,就像衣服湿透了一样,让人浑身不舒服。茯苓就像一个能干的烘干机,把水分都吸走,让身体重新干爽起来。在这个方剂里,茯苓可是主力军,起着关键的祛湿利水作用。按照古代和现代的换算,一两是 5 克,咱们这里用茯苓二两,也就是 10 克。这 10 克茯苓,就能像个勤劳的小卫士一样,把身体里多余的水邪清理得干干净净。”

“再说说甘草。甘草这味药啊,就像是方剂里的‘和事佬’,特别擅长调和各种药材之间的关系。它能让其他药材更好地发挥作用,还能缓解一些药材的烈性,让整个方剂的效果更温和、更稳定。甘草味道甜甜的,性质也很平和,就像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谁和它在一起都能相处得很好。

“在茯苓甘草汤里,甘草能把茯苓、生姜、桂枝这几个‘小伙伴’团结在一起,让它们齐心协力地对抗疾病。这里用甘草一两,也就是 5 克。这 5 克甘草,虽然看起来不多,但是作用可不小,它能让整个方剂的‘团队合作’更加默契,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接下来是生姜。生姜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它就像一个温暖的‘小太阳’,能给身体带来满满的热量。生姜具有温胃散寒的作用,能把胃里的寒气都赶走,让脾胃重新充满活力。你想想,当你感觉胃里凉凉的,不舒服的时候,吃点生姜,是不是马上就感觉胃里暖暖的,很舒服?

“在这个方剂里,生姜能帮助茯苓更好地祛湿,还能缓解因为水邪导致的心下悸动。生姜用三两,换算成现代的重量就是 15 克。这 15 克生姜,就像一把小火苗,能把胃里的寒湿之气都烧光,让脾胃的功能恢复正常,身体也能更好地吸收营养啦。”

“最后讲讲桂枝。桂枝就像是一个勇敢的‘开路先锋’,它能温通身体的阳气,让阳气在身体里顺畅地运行。你知道吗,阳气就像身体里的小太阳,要是阳气不足或者运行不畅,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桂枝能把被水邪阻碍的阳气打通,让气血运行得更顺畅。

“在茯苓甘草汤里,桂枝能协助茯苓利水,还能和生姜一起温胃散寒。这里用桂枝二两,也就是 10 克。这 10 克桂枝,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身体里阳气运行的通道,让身体充满活力,把疾病都赶走。”

“小弟子,们先把准备好的茯苓 10 克、炙甘草 5 克、生姜 15 克(记得要切成片哦,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桂枝 10 克(去掉外皮)这四味药材都放进锅里。

“然后往锅里加入四升水。这四升水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八瓶矿泉水那么多。加完水后,就开始点火煮啦。煮的时候要注意火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就像你做饭一样,得掌握好火候,不然药就煮不好啦。

“一直煮啊煮,煮到锅里的水只剩下二升的时候,就可以关火啦。这二升水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四瓶矿泉水那么多。关火后,把锅里的药渣过滤掉,只留下煮好的药水。

“最后,把这煮好的药水分成三份,每次让病人温温地喝一份。为啥要温着喝呢?这是因为温的药水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就像给身体送进去一份温暖的能量,能更好地发挥药效。喝药的时候也别着急,慢慢喝,让药水在身体里好好发挥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