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直击人性 > 第340章 表面向着你的,也许正是背后害你的

第340章 表面向着你的,也许正是背后害你的(1/2)

目录

写字楼的电梯里,有位老员工又在给新来的实习生补妆:“你看你这眼线画歪了,见客户得精神点。”

实习生感激地笑,没注意对方转身时,眼里闪过一丝算计,昨天她刚在总监面前无意提过,实习生开会总走神,“怕是还没适应节奏”。

而此刻递过去的遮瑕膏,正是她特意选的色号,涂在实习生脸上偏白,在客户面前显得格外突兀。

周围人都夸她热心,只有资历更深的同事看得明白,当年自己竞争主管时,就是这位热心肠一边帮她修改ppt,一边偷偷把关键数据改了小数点,最后她因为数据错误错失机会,对方却一脸惋惜地说“太可惜了,我要是早点发现就好了”。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他们的善意像裹着糖衣的药片,甜到心里才发现藏着苦涩。小区超市的老板总爱给街坊抹零头,有位阿姨买鸡蛋他送两把香菜,有位大叔搬米他搭把手,逢人就说“远亲不如近邻”。

直到有天凌晨,邻居起夜,撞见他偷偷往临期牛奶盒上贴新日期,而那些牛奶,白天刚好心推荐给带孙子的老太太们。

邻居忍不住质问,老板立刻红了眼:“我这不是怕老人家心疼钱吗?临期又不是坏了。”

转头却在业主群里发消息:“提醒大家别买散装鸡蛋,有人看见邻居捡地上的蛋往袋里塞。”

被污蔑的邻居百口莫辩,那些平时受了老板恩惠的街坊,此刻都站在热心肠的老板那边。

这种善意的伪装,往往比直白的恶意更伤人。就像职场上那些总说“我帮你分担”的同事,接过你的工作后,会悄悄改几个数据,等出了问题再委屈地说:“我以为你就是这么做的呀。”

他们擅长用“为你好”当盾牌,把你的信任变成攻击你的武器。有位做设计的年轻人,曾把未完成的方案给关系最好的同事看,对方边夸“创意绝了”边提了些小建议。

结果第二天,总监就在会上表扬那位同事的全新方案,核心创意和年轻人的草稿如出一辙,只是改了几个无关紧要的细节。

当年轻人质问时,对方眼泪汪汪:“我只是觉得你的想法太好,怕浪费了才……”最后,反倒是年轻人成了“小气、容不得别人借鉴”的人。

菜市场有位摊主总被称赞“热心肠”,看到谁买的菜多了,会主动递个大号塑料袋;遇到讨价还价的顾客,她还帮着其他摊主说“这菜新鲜,贵点值”。

可熟悉她的其他摊主都知道,她每天收摊前,会偷偷把别家摊位的秤砣换轻两克,等第二天有人找来时,她又公正地站出来调解:“哎呀,可能是秤坏了,邻里之间别计较。”

转头就把对方的老主顾拉到自己摊前,低声说“还是我这秤准,你放心买”。

有次新来的年轻摊主发现了她的小动作,当面戳穿时,她立刻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我好心帮你招揽生意,你倒反过来咬我一口,年轻人怎么这么没良心啊!”

周围的顾客不明就里,纷纷指责年轻摊主欺负老人,最后年轻摊主不得不把摊位转让,临走前叹着气说:“原来好心真的斗不过装出来的好心。”

这种两面三刀的算计,在人际关系中无处不在。你以为的盟友,可能正把你当成向上爬的梯子。

有对合租的年轻人,其中一人总帮晚归的室友留门,替她签收快递,甚至在她失恋时陪她哭到天亮。直到室友突然搬去公司宿舍,她才从房东那里得知,室友早就跟房东说“同住的总带朋友回来,太吵了”,还好心建议把房租涨三百,理由是“对方工资高,不在乎这点”。

而那些被她带回来的朋友,不过是她偶尔加班晚了,同事顺路送她回来而已。更让她心寒的是,室友走时还带走了她新买的吹风机,在朋友圈发图说是“闺蜜送的离别礼”。

更可怕的是,这些人擅长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他们害了你之后,还能让所有人都觉得“他也是没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