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人选(1/2)
翌日清晨,天光初破,李绣成便率随从启程,返回襄樊。
按西王府规矩,总参部全面负责粮草调度与军需供给,这类事务本不需萧云骧亲力亲为。
目前,自柴桑至安庆段的长江水域,已由西王府与天国分段掌控。鄂省东南方向的防御压力,因此大大缓解。
当前,第一军的防务重点集中在鄂省东北部——即大别山至桐柏山一线。此处地势起伏,扼守豫、鄂、皖三省交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至于豫、皖两省的青军,正与捻军陷入胶着战事,难分胜负。短期内,他们难以对鄂省发起大规模进攻。
因此,第一军的防御压力并不沉重。
萧云骧遂召来林凤翔,命其从第一军中抽调一个师,随他进驻襄樊,作为南阳-长安战役的总预备队。
他先前对李绣成说“无兵可援”,并非真无兵可用,而是有意施压,激发其独立作战能力,锤炼其统兵之才。
林凤翔领命而去,着手调动准备。
待此事告一段落,萧云骧便走出书房,穿过两府之间的侧门,前往原巡抚衙门,去寻曾水源与彭钰麟。
巡抚衙门原有四堂。
因内政人员众多、事务繁杂,大堂、二堂及两侧配房已改为内政系统办公之所;三堂、四堂原为家属居所,如今整修一新,划归社务与督察部门使用。
萧云骧走入曾水源的办公房,见其正伏案疾书,便笑着催促道:
“兄长,几日后我便要北上襄樊了,你这边的人选,可备好了?”
曾水源示意他落座,从书架中取出两份卷宗,递到他手中:
“阿骧,总督与巡抚的人选,我已拟定,你先看看。”
萧云骧接过卷宗,乃是两份官员履历。一名为丁保桢,一名为马瑞庭。
这几日他处理大量积压文书,已是见字就头晕,便将卷宗搁在案上,耍起赖来:
“兄长,我不想看了,你且为我细讲这二人。”
曾水源见他这副惫懒模样,摇头轻笑,缓缓踱步,娓娓道来:
“丁保桢,字稚璜,黔省大定府平远州人,三十三岁,进士出身。”
“原任湘省常沙府知府,常沙归我后,胡润芝劝其留任。”
他顿了顿,眼中泛起笑意:
“此人堪称奇士。年少时家乡盗匪横行,他变卖家产,募乡勇,保卫乡里。”
“以至于父亲去世后,竟无钱安葬,他便将灵柩停于家中,每日焚香祭拜,不为闲言所动。”
“任常沙知府时,他主持湘江堤防工程。竟将案桌设于河堤之上,当场办公,调度人力、发放钱粮皆当场决断。”
“凡有奸猾胥吏,当场罢免或责罚,绝不姑息。”
“甚至亲自与民夫一道抬石担土,此事在湘省官场传为笑谈。”
“然而,正是这股狠劲,使多年未能筑成的江堤,在他手中三个月便告竣工。”
“至今每逢夏汛,常沙城皆安然无恙。”
萧云骧听罢,不禁莞尔:
“看来这位边鄙之地出身的进士,被山水孕育出的蛮劲与狠劲,尚未被四书五经磨去。”
曾水源点头:
“此人不仅刚毅果决,勤政,且清廉自守,对我西王府新政亦极认同。”
他话锋一转,略带惋惜:
“其实最适合主持陕甘大局的,原是胡润芝。但他身体尚在调养,且湘省诸事方入正轨,离不开他。”
“因此,我遣快马致信于胡公,他便荐了这位丁稚璜。”
萧云骧沉吟片刻,果断拍案:
“总督之任,就定他了,人现在何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