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 第285章 此消彼长,布局重大调整

第285章 此消彼长,布局重大调整(1/2)

目录

沮授心中暗自叹息,也不理睬审配。

而是对袁绍施了一礼道:“主公休听小人谗言。属下并没有盛赞王通。属下一直认为,若是治国理政,当以百姓为重。但若统兵作战,却不能有妇人之仁。

孙子曰: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所以,属下说王通爱民,并非褒王通而贬主公,主公心中自当明鉴。然,主公尚未开口,审正南便出言呵斥,实有构陷同僚之嫌。

同僚相斗,互相构陷,在此大敌当前之际,实非主公之福。还请主公明鉴,还属下一个公道。”

“你……!”

一席话,堵得审配哑口无言。

不过,袁绍却并不想因此而责备审配,只是用手拍了拍床榻的床沿,说道:“些许小事,不必计较,且先论公事,再议其它。”

这是明显的和稀泥。

而且,明显是在袒护审配。

沮授轻叹了一口气,也没有再说什么。因为在沮授看来,现在应该讨论的确实是如何打仗的事情。

然而,让沮授没想到的是,接下来辛评的一句话,又将话题扯远了,盖楼盖歪了。

辛评上前一步,对袁绍道:“属下有一件要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袁绍道。

“谢主公!”

辛评道了声谢,侃侃而谈道:

“主公虽春秋鼎盛,亦当防不虞之祸。此番主公突然晕倒,属下等尽皆惶恐。若万一有事,三军将士及治下万民,皆不知该以何人为主!

故,属下恳请主公,早立世子,以顺民意,以安军心。”

袁绍闻言,觉得颇有道理。

但却心中有些疑虑,不敢轻易作出决定。这也是因他那“寡断”的性格而决定的。

便又问道:“仲治之意如何?”

“回禀主公。”

辛评道:“依属下看,三公子最肖主公,又最聪慧,尤其难得的是,三公子乃至孝之人。

此番主公昏倒,三公子与美婢们一起,衣不解带就干了起来……不好意思我说错话了。我的的意思是,三公子与美婢们一起,亲自服侍主公,日日夜夜,夜夜日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实在是令人感动。

因此,属下认为,若立三公子为世子,则主公大业必兴。”

“不可!”

话音刚落,辛毗上前说道:“若立世子,当以大公子为宜。弃长立幼,取乱之道。况大公子英勇善战,攻取青州,多有功勋,还请主公三思。”

辛毗与辛评本是兄弟,但却历来不和。当然,这也可能与大家族分散投资,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策略有关。

辛评支持袁尚,辛毗支持的是袁谭。

“二弟之言差矣!”

辛评摇了摇头,高声斥道:“同是主公之子,岂可因长幼嫡庶而分别对待。主公身为袁家庶子,若只能立长立嫡,又何来主公今日基业?

因此,为兄认为,无论立长立贤,都要根据实况而定。若是治世,或以立长为宜;但若逢乱世,则必须立贤。否则,不仅乱世难平,还有灭族之祸。”

这话也有道理。

如果是太平盛世,昏庸之主也可以守住江山,所以,为防止内乱,立长是比较好的办法。但是,如果是处在乱世,昏庸之主可能会导致全族灭绝,这种情况下,必须让有能力的人来做领头人。

所以,才有“治世立长,乱世立贤”的说法。

“此谬论也!”

辛毗不屑地说道:“长幼和贤愚,其实是两回事。长者有贤也有愚,幼者有贤也有愚。并非长者尽愚,也并非幼者尽贤。大公子战功卓着……”

就这样,两兄弟争执不休。

谁也说服不了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