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苟道成圣,女魔头竟想霸占我 > 第105章 亲悟·归乡明心

第105章 亲悟·归乡明心(2/2)

目录

只觉身旁环境在快速的变化。

待周围环境停下。

他再次睁开眼眸。

入目的是斑驳的土墙,一盏昏黄的油灯。

以及那铺着老旧红布的木床。

苏墨微微皱了皱眉,他有些迷糊,想不起来为何自己会出现在这里。

他看了看自己的双手,有些稚嫩。

他来到案桌前,铜镜中,映出的是一个孩童的模样。

这便是自己吗?

苏墨伸手掐了自己一下。

嘶,有些疼。

他咧咧嘴,确信自己并没有在做梦。

这时屋外传来一阵喧声。

苏墨好奇的推开斑驳的木门,檐角一串生了锈的铁风铃叮咚轻响。

一阵刺眼的光芒闪过,随后他看清了人影。

记忆如潮水般涌了上来。

是他的“爹娘。”

母亲看到他醒了过来,立即招呼道:“墨儿醒了,再等会就可以吃饭了。”

随即她转身前往了灶房。

父亲则是坐在门槛上补渔网,见他走出了房门,只抬头“哎”了一声,随后又低头咬断线头。

这是“我”的家?

苏墨有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见父亲依然专注的补着渔网,他转身来到了灶房。

他看见母亲正蹲在灶台前添着柴火,铁锅里咕嘟着鱼汤,香味混杂着柴烟味弥漫了一院子。

苏墨想要上前帮忙,母亲嫌弃他挡事,将他赶了出去,并未让他添乱。

见此,苏墨也只好来到门槛前,坐在父亲一旁,好奇的盯着他手中熟练的动作。

清风吹过院中的桂树,带来一阵清香。

苏墨微微闭上眼睛,感受着这宁静的夜晚,心中也渐渐平静下来。

似乎,这样的生活也挺好。

他有些迷恋了。

“你爷俩快来吃饭了。”母亲端出一碗鱼汤,朝门前的两人招呼道。

“哎,来了。”

......

岁月飞逝,过得很快。

苏墨已褪去稚嫩。

头两日,他随着父亲下田插秧,烈阳在头顶之上。

父亲赤脚踩在泥里,腰间的草绳松垮垂落,秧苗从龟裂的掌心一株株滑入水中。

晌午母亲拎着竹篮送饭,粗陶碗里盛着腌芥菜和煎豆腐,三人蹲在田埂上扒饭,木筷磕碰声响彻了周围。

虽然很累,但苏墨却感觉格外的温馨。

夜里母亲翻出他幼时的麻布短衫,就着油灯穿针:“袖口磨薄了,补层粗葛布还能当衬里。”

他蜷在藤榻上看,忽见墙角木箱上摆着褪漆的樟木匣,里头收着他蒙学时的描红帖,纸边早叫蠹虫蛀得斑驳。

黄昏之时,父亲扛着锄头从后山归来。

他接过锄柄时触到父亲的手,茧子硌得掌心发涩。

母亲在灶间唤吃饭,声调比平日紧,像要掩住什么。

饭桌上多了一碟腊肉蒸笋,父亲抿了口米酒,忽然道:“村头李家的后生中了童生。”

苏墨顿时会意。

但并未出声,只是沉默的点了点头。

待晚饭结束后,他搁下碗,独自来到了后山。

暮色里摸到那块青石板,这里,他幼时常趴在上头练字。

从腰间抽出短匕,一笔一画刻了个“家”字。

石屑簌簌落进草丛,惊起几只流萤,绿光忽明忽暗。

刻完最后一捺,山脚下传来母亲的唤声。

他应了一声,回头望见屋顶的炊烟散入暮霭,瓦檐被夕阳染作赤金色。

铜铃又响,这回听着倒像谁在哼荒腔野调。

下坡时踢到块碎石,骨碌碌滚进一旁草丛,惊起一只蜷睡的狸奴。

翌日鸡鸣时,他收拾好行囊,母亲悄悄往包袱里塞了包晒干的艾草。

“到了那里好好学。”母亲不舍的叮嘱道。

苏墨点了点头。

父亲蹲在院中磨着镰刀,刃口溅起的火星子落在脚边,却始终未抬头。

牛车驶过村口石桥时,他掀帘回望,两道佝偻身影渐淡成墨点,最终隐入晨雾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