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 第230章 嫉妒的黄澍

第230章 嫉妒的黄澍(1/2)

目录

“好你个江汉生,我便知道你们两人的关系不一般。当初还想瞒我,现在瞒不住了吧!”

许文哲等人愣了片刻后,于锋率先开口打破沉默,挥着折扇指着江河笑骂道。

江河笑道:“彼一时,此一时也,当时我与修微确实只是初识,尚不到这般关系,并非是故意瞒骗于兄与诸位。现在在一起,是在那之后的事。”

稍顿了下,他又接道:“我今日已禀明家中,征得母亲与兄长同意,与修微定下了婚事。八日之后,四月十三,便迎娶修微过门,到时便请诸位仁兄都到府上吃杯喜酒。”

众人闻言,又是不禁再吃一惊,没想到江河的速度这么快。今日带王微前来,向他们公开与王微的关系,居然直接便是通知婚事,八日后就要娶王微过门了。

不过办的这么仓促,只八日便成婚,显然不可能是迎娶正妻,只能是纳妾。

而且以王微原本的身份与出身,也确实做不了正妻。稍有些身份的家庭,都不会接受娶这种出身的女子做正妻。

但以王微的声名,就算江河只是纳妾,也是足以令无数江南文士与学子们羡慕了。包括眼下的许文哲、于锋等人,也都是颇为羡慕与敬佩江河的本事,居然能赢得王微青睐,并娶其过门。

羡慕敬佩之余,甚至也不无嫉妒,比如黄澍此时就颇为嫉妒。凭什么这江河就既做薪华社社首,还能赢得美人归,并且又还是徽商大族的江家出身。

声名、财富、地位,以及眼下的美人儿,全都是他的。要知道当初成立文社,可还是他率先提议的呢,结果却为他人做嫁衣,把江河给捧上了神坛。

他承认江河是有些本事,但论文采,他自认也不差江河多少,甚至在时文造诣上还更胜一筹,但偏偏却被江河攫取了一切。

尤其这小子借着薪华社与《薪化月报》成名后,再加上又因举办薪华诗会以及汤宾尹的关系,结识了徽州知府石万程及歙县知县倪元珙,已是分别被两人提拔选为了县学生员与府学生员。

要知道他身为休宁县的县学廪生,要保住这个位置不知有多么不易,每年的学考都要花费许多精力,还得维护好与休宁县学教谕的关系。但现在江河扬名后,却是轻轻松松获得了这一切。

而且凭他连续保持了三年休宁县学廪生的资格,都还没有被远为府学生员。结果江河这个原本连县学生员都不是的家伙,短时间内就从县学升到府学,获得了两级跳。

甚至他近日还听到传言,说石知府与倪知县已是向南京国子监联名举荐江河为徽州府本年的岁贡生,要保送其到国子监就读。

这点就更加让黄澍心中暗自不服,凭什么啊,这小子之前连个县学生员都不是,现在不但先县学、后府学,短时间内便得了两级跳,而且居然还要更进一步,被举为贡生,去南京国子监入学了。

说到底,这小子本质上还是走了后门。要不是因为已故的江父当年与汤宾尹这个致仕前的南京国子监祭酒,以及宣党党魁有旧,江河要想进南京国子监,哪有这般容易,他不信这里面没有动用汤宾尹当年的关系,为其铺路。

另外,便是跟江河现在成功发布了两期《薪化月报》,也因此在徽州搏得了极大声名有关。

自两宋始,科举已经是完全取代了以前自汉朝兴起的察举制。但实际上察举制度在之后的朝代里,都并没有完全消失。各地方官员及朝中的各级官员,仍有朝庭举荐各种人才的权利。

只要某人有才学,甚至只是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并不只局限于文采上,又在当地颇有声名,有社会声望,就有可能被当地的官员听闻后,向朝廷上疏举荐。

所以江河只凭其原本的秀才功名,本是不足以短期内实现两级连跳的,先县学、后府学,中间连参加入学考试都没有,只是凭借了歙县知县倪元珙及徽州知府石万程的举荐,便轻易选拔入学了。

这就是地方官员拥有的荐才之权,在他们所管的县学、府学中,拥有一定特权。

而方孔炤在朝堂上直接向天启帝上疏举荐江河,以及洪承畴在从谢四维那里看过两期《薪化月报》后,也上疏向朝廷举荐江河,正是都源于这种荐才制度。

所以察举荐才这种制度,其实一直都未真正消失,而是在之后的朝代里,与科举保持着并行。

只不过是自两宋始,科举已经成了人才选拔的主流渠道,甚至不是进士出身,不足以为相。明朝更是非进士出身者,不能入阁。甚至非是翰林院出身的,这个资格都悬。

在科举成为主流选才的情况下,察举便沦落成了科举的辅助。并且大多数时候,察举荐才,也多是举荐其他方面的人才。比如精通建筑、水利、火药等其他技艺的。

真正的文才之士,还是都希望走科考正途,也不希望以荐才出仕,沦为一时幸臣。

许文哲等人愣了片刻后,于锋率先开口打破沉默,挥着折扇指着江河笑骂道。

江河笑道:“彼一时,此一时也,当时我与修微确实只是初识,尚不到这般关系,并非是故意瞒骗于兄与诸位。现在在一起,是在那之后的事。”

稍顿了下,他又接道:“我今日已禀明家中,征得母亲与兄长同意,与修微定下了婚事。八日之后,四月十三,便迎娶修微过门,到时便请诸位仁兄都到府上吃杯喜酒。”

众人闻言,又是不禁再吃一惊,没想到江河的速度这么快。今日带王微前来,向他们公开与王微的关系,居然直接便是通知婚事,八日后就要娶王微过门了。

不过办的这么仓促,只八日便成婚,显然不可能是迎娶正妻,只能是纳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