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错失时机 扩召骑兵(1/2)
二千多两银子,却是足有一百来斤重,自是不便随身携带。
好在江河这次前来时,因为提前估算了分红的银子不会少,所以却是早有准备,这回特地乘了马车前来。
有马车运输,一百来斤的银子倒也不算事。
江河当面清点完毕后,便合上装银子的箱盖,鲍月娇还贴心的为他备了把锁。
既然有锁,他便也顺势锁上。然后让书砚去喊在外面马车旁等候的岳子明与罗桐,让他们进来先把银子搬上马车,并看守好。
等岳、罗二人搬走钱箱后,江河举杯喝了口茶,道:“我要到南京国子监入读之事,表姐想必也听说了吧?”
“嗯,我听沁儿说了。”鲍月娇点头道。
江河摇头叹道:“我却是不想去的,可惜此事不由我做主。”
如果不是要去南京,他此时已经准备把试制玻璃与水泥提上日程了。而无论烧制玻璃,还是烧制水泥,都需要达到极高的炉温,却是跟烧制瓷器有些相似。
而鲍家除了珠宝生意外,另一大头便正是瓷器生意,而且在景德镇还有自己的窑厂。
所以如果不是要去南京的话,江河原本已是打算,从宣城回来之后,就跟鲍月娇提议,从鲍家借调一位烧瓷器的师傅来帮忙,帮他一起研制玻璃与水泥,最重要的是能帮他提高炉温。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这个古代时期,他是不太懂如何把温度提高到一千度以上的。
但烧制瓷器,就已经需要达到一千度以上。所以这个难关,古人早已克服。他所需要的,只是让人把瓷窑改造一下,看如何以同样的温度来烧制玻璃与水泥。
可惜现在去南京国子监的事已定,他也无力改变了。所以研制玻璃与水泥的事,也就只能暂时放一放了。
毕竟南京那边尚一切未定,还多有不便,远不如在徽州自己的地盘上更加方便。
“去南京国子监读书,那不是好事吗?”鲍月娇对江河的想法却难以理解,不解道:“而且到时你与修微已经成婚,还有佳人作伴,双宿双栖,岂不美哉?”
江河却没跟鲍月娇说过自己不想科考之事,所以在时下的观点看来,他还对此抱怨,自是难以理解。
无奈地一叹,江河也没向鲍月娇特别解释,只是道:“我却是还有些未竟之事,去了南京后,就不太方便了。”
“有何不便之处,说来听听?”鲍月娇好奇问道。
江河道:“等我到南京之后,安顿下来,再看情况与你联系吧,此事正需要表姐帮忙。”
“哦,到底何事?”鲍月娇听说需要她帮忙,越发好奇了。
“且等我到了南京再说吧,眼下一切未定,说来太早。”江河却仍是不作解释,只是敷衍而过。
接下来他没有再多聊,便告辞离去。鲍月娇对于没探问清楚虽然十分无奈,却也是没奈何,只能送他出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