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口谕忽传天下变,君心暗许定风波(1/2)
长夜未央,寒星寂寥。
革新司衙门前,对峙双方撤去一方,余下的却并非平静,而是一种更加凝重难言的死寂。
火把依旧在燃烧,将余瑾和他身后数十名清田武夫队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冰冷的地面上,宛如一群沉默的铁铸雕塑。
“好了,都别站着了,希文,我们进去喝茶。”
茶桌旁,余瑾神色平静,而范仲淹则是一脸释然。
他们都在等。
等一个结果。
等卢颂的后手,也等……皇宫深处,那位九五至尊最终的态度。
这盘棋,从朝堂之上,到府门之前,再到这衙门对峙,真正的棋手,始终只有三个。
余瑾,卢颂,以及,高坐于龙椅之上的皇帝,赵汝安。
不知过了多久,长街的尽头,终于再次传来了动静。
“圣~旨~到~”
一声尖细悠长的唱喏,如同一柄利刃,划破了京城的夜空。
这声音,是宫里出来的!
所有人的精神都是一振,齐刷刷地望向街口。
余瑾也慢悠悠起身:“走吧,让我们看看,卢颂这个老匹夫,到底有什么手段。”
只见一队身着金甲的羽林卫,手持宫灯,护卫着一顶八抬大太监的软轿,正不紧不慢地朝这边而来。
仪仗之前,大内总管梁宇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在宫灯的映照下,显得愈发苍白。
而跟在梁宇身侧,亦步亦趋的,正是去而复返的大理寺卿孙铭!
此刻的孙铭,早已不见了之前的狼狈,他换了一身崭新的官服,昂首挺胸,脸上挂着毫不掩饰的得意。
他的目光,挑衅似的望向余瑾,仿佛在说:你再能言善辩,能大得过圣旨吗?
在他旁边,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着羽林卫中郎将的华服,面容与卢颂有七八分相似,眉宇间却满是年轻人特有的、几乎要溢出来的傲慢与轻狂。正是卢颂之子,卢俊。
他看向余瑾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毫不掩饰的鄙夷和幸灾乐祸。
他们是作为胜利者,前来接收战果的。
余瑾神色不动,只是在看到这副场景时,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波澜。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率着身后的范仲淹和一众武夫,静立于衙门之前,等待着那最终的“宣判”。
很快,仪仗停在了众人面前。
梁宇从软轿上缓缓走了下来,他手中,捧着一卷灿黄色的绫罗。
他没有理会任何人,只是走到了场中,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淡淡地扫过全场,最后,停留在了余瑾的脸上。
孙铭和卢俊交换了一个得意的眼神,已经准备好欣赏余瑾接下来屈辱和不甘的表情了。
“陛下口谕——”
梁宇那不阴不阳的嗓音响起,瞬间压下了所有的杂音。
余瑾、范仲淹等人,微微躬身,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
“革新司参事范仲淹,身系人命重案,物议沸腾。尔等身为同僚,非但不思避嫌,竟敢聚众阻碍大理寺查案,对抗公门,目无王法,实乃大谬!”
口谕的前半段,语气严厉,充满了警告之意。
听到这里,孙铭的嘴角,已经咧到了耳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