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汴京诡案手札 > 第281章 我不想呆在汴京

第281章 我不想呆在汴京(1/2)

目录

宋大递过笔,池兴、龚商顿时面无人色,都不敢去接。

一旁同值的夜班书吏也“噗通”跪下。

“好啊!你们一个个的,真是好样的!”宋大怒喝,“这夜间值守的差事可是你们上赶着抢过去的,就这么办差!

总共九个人,一个偷换赈灾粮,两人迟到早退,还有个代签名的......”

他怒不可遏,一脚踹向池兴、龚商,凌厉的目光扫过其余人。

夜间值守虽无餐食,却可日支三十文夜值钱。

一般衙役月俸仅一千八百文,这多得的三十文于衙役而言是个美差,众人无不趋之若鹜。

最近又是缉盗又是施粥,府衙人手吃紧,上下都忙得团团转。

夜间随宋大缉拿盗贼的那群兄弟,他们领着同等的夜直钱,几乎彻夜奔走,数日下来个个都清减了不少。

而这几人明明分得闲差,却因衙中繁忙,监管松弛而怠惰至此,实在可恨!

宋大让人将这八人押下去,交由判官逐个审问,看看他们平日都是怎么当差的!

安排好后,他转首对林知夏道:“大人,这样看来,粮库未必是铁桶一块。”

林知夏颔首:“粮库为一端,谢家那边也要祥查,另外,关于阴栖草和阳栖草,你遣人去城内的药堂打听一下,看最近可有人大量购进此二种草药。”

谢铮旁观了全程,凝重的神情已舒缓一些。

“大人但查无妨,我谢家清清白白,只求个公道。”

林知夏让其在前引路,路过粥棚时,看到阿昼正在给流民派发包子,那对母女就在其中。

那些人看到林知夏领着人出来,纷纷躬身致谢。

女童吃的正欢,仍不忘冲林知夏招手。

林知夏脚步微顿,随即转身,从另一条道离开。

途中,她问起谢铮的出身。

谢家经营木材生意,一门商贾,唯有谢铮一人有读书的天分。

他八岁考入千松书院,今年秋天刚过了开封府解试,获得举人功名。

只待明年春闱应礼部会试,便可鲤跃龙门。

书院先生对他期待颇高,此番力排众议推举他来赈灾,主要是为其博取清誉,以期其会试为书院争光。

士农工商之间壁垒森严,商贾子弟纵然中举,仍可能面临士大夫阶层的轻视。

如此看来,千松书院的先生倒是用心良苦。

林知夏对都城书院不是很了解,便问宋大。

“千松书院在汴京算作几流?”

“反正我家那小子是考不进,那里虽是私塾,风评却很是不错。算不得顶尖,亦属中上。”宋大瞄了谢铮一眼,“他一商记子弟能入其中,必是有真才实学。”

谢铮面上顿显自豪之色:“书院历届学子,也是出过三甲状元的。”

林知夏微微颔首:“今年解试,你们书院几人中举?”

谢铮精神一振,目光灼灼地介绍起一同中举的几位同窗来。

宋大知晓林知夏的行事风格,她一向不做无用功,见状便拿出纸笔,在一旁记录。

很快,马车行至谢府。

官府封锁了消息,谢家人此时并不知内情。

听到皇城司带着官兵过来,谢老爷携妻小战战兢兢地跑出来迎接。

却被门房告知,谢铮带着官兵去了库房。

谢老爷不明所以,只得马不停蹄地赶到库房。

库房内,还有未开封的粮袋。

麻袋成色、打结手法,皆与赈灾粮库中下药的谢家粮袋相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