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将军卸甲(2/2)
他解下腰间配剑,立在街头,并对剑立誓:“诸位乡亲父老,我戚弘毅只是暂且离开而已,并非弃汝等而去。我在此对剑立誓:今我留剑于此地,若倭寇再犯东南,我即便孤身一人,也必来此取回宝剑,抗敌平倭,不负众望。”
说罢,果真留剑于道上。
而后,戚弘毅才重新翻身上马,缓步离去。
百姓默默跟随着戚弘毅的骏马,相送不停。
戚弘毅见状,挥鞭打马,一路驰骋而去,只是任谁都没有发现,在他的眼角,竟飞出一滴铁骨柔情的将军泪。
百姓们目送至看不到戚弘毅的背影,仍在驻足观望,良久不愿离开。
行不长远,戚弘毅到一客栈驻足,欲寻陈忘等人,却被店家告知他们一早便乘坐马车离开了。
陈忘等人近日居于客栈之中,也听到宁海卫军营中些许传言,待去寻他,却被告知戚弘毅升迁调往别处,而项人尔出走不知下落,均已不在军营之中。
既如此,几人只得作罢。
几日之间,陈忘等人身上伤痛已无大碍,又不欲在东南多做耽搁,便只好不告而别,乘车马出走。
临行前夜,几人又从百姓口中听闻戚弘毅辞官回乡的消息,眼睁睁看见百姓们彻夜无眠,并自发分布各道,以求偶遇将军,即便不能挽留,也可相送一程。
缘分浅薄,既然无缘一见,陈忘等人干脆按原定计划继续北上。
路上行走之时,几人如往常一般闲谈解闷儿。
展燕疑惑道:“这戚将军好生奇怪,练兵打仗正直严苛,论功行赏时一丝不苟,对上却又贪赃枉法以邀宠献媚。可是呢?给他升官他又不做,那他图什么?而且,这样的人,又偏偏受士兵和百姓爱戴,想不通,他这样的人,究竟算好还是算坏呢?”
“反正我觉得戚将军是好人,”杨延朗道:“要说坏,也是那些收钱的家伙坏。若是他们不收,谁乐意处心积虑去送呢?”
“哈哈哈哈……”
杨延朗的话引得白震山一阵大笑。
他捋了捋下巴上的白胡子,道:“这小子话糙理不糙啊!那姓戚的小子是我姑娘芷儿相中的男人,依我看,芷儿的眼光不错,我也看得上他。”
杨延朗看自己的话得到白震山的响应,向展燕挑了一下眉毛,那意思大概是:“你看,我都瞧的明白,你怎么就看不懂呢?”
展燕向来直来直去,不喜欢弯弯绕。
她看向马车,道:“陈大哥,你见识广,说话道理也多,这些事你怎么看呢?”
陈忘久居马车,颠簸憋闷,趁着说话,伸手去掀车上的布帘,想透透气,却被芍药一把拦住,嘱咐道:“大叔,你身体虚弱,是受不得风的。”
“好好好,听你的。”
一物降一物,陈忘偏被这小丫头治的服服帖帖。
他隔着马车说道:“之前我已经说过,看一个人的行为,不能只看表面,要看他的目的是什么!升官不受,自然不是为了高官厚禄;与士兵同甘共苦,也非为贪图享乐。那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打倭寇!”芍药抢先说出。
“看,小丫头都看得出来。”陈忘道。
展燕仍旧不解:“打倭寇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吗?如此大义之举,竟也有人会阻拦吗?”
“那就要看倭寇的存在对上位者是否有好处了。”陈忘语气平常,心中却有些许激荡。
“外敌入侵,还能有好处?”杨延朗在边地隆城长大,乃抗敌前线,战斗氛围浓厚,对此事颇为不解。
“短视的好处也是好处,毕竟总有短视之人,”陈忘沉吟片刻,道:“不然,外敌入侵之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叛徒奸细了。”
“戚哥哥来了!”听着话,芍药突然坐直了身子,喊了一句。
“什么?”众人不解。
芍药却自顾自冲过去掀开马车,跟驾车的白震山道:“白爷爷,快停车。”
“驭!”白震山勒紧缰绳,回头问道:“丫头,怎么了?”
“戚哥哥来了!”
芍药似有所感,匆匆跑下马车,向后方道路张望,引得其他人也回头去看,只见道路两旁荒草萋萋,并无一人。
“哪有人呢?”杨延朗将两手一摊。
“芍药,是不是昨夜没休息好啊?”展燕关心道。
芍药看了半天,却也没见半个人影。
她有些失落的低下头,怏怏地踱了两步,正准备回到马车上去,却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大喊:“各位,等等我!”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戚弘毅一袭布衣,正在策马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