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浮水巨城(1/2)
玄冥泽有城,名曰水都。
水都乃水上之城,并无城墙和城门,也无须门墙。
一座座样式不同的建筑矗立在水中,唯一相同的,是这些建筑都有一个高高的基座,将整座建筑从水中托举起来,以使得在建筑中居住的人不至于常年受水汽的侵扰。
乘船远望,整座水都就像是一个长满骨刺的嶙峋巨兽,而宽广无垠的玄冥泽又将巨兽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使它具有十足的威压感。
水都之中没有道路,只有纵横交错的水网,作为沟通各个建筑的纽带。
其中,某些重要的建筑之间会用桥梁相互联通,行人也可在半空中步行,免去不少乘船的麻烦。
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水都的房屋除在高耸的地基安置台阶和房门外,还会在屋顶也安置一个房门。
一个门供行船之人使用,另一个门则供屋顶桥梁陆路的人们通行。
水都之中,道路宽窄不一,行至此处,摆渡船已经不适合通行。
陈忘等人见状,便寻了处渡口泊船,换上城中专用的狭长的车舟,继续向深处行进。
车舟虽小,胜在灵活轻便,穿行于高耸建筑组成的丛林之中,屋顶的连桥恰似横生的枝杈,将阳光分割成一道道交错的光束,打碎在水面上,变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置身其中,仿佛身处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
虽不比繁华热闹的陆地城市,水都却也不乏贸易和集市。
卖货郎将货物载满自家的车舟,泊于水上叫卖,亦或干脆在地基的石阶上陈列货品。
至于卖的东西,也是琳琅满目,最多的依然是水产,各种新鲜的鱼虾蟹鳖之类,亦或是加工过制成干品或腌制品的鱼肉,以及珍珠粉、龟甲药材或者用鱼骨龟甲等物制成的装饰品和小摆件……
毕竟靠水吃水,水都这些寻常玩意儿在外地人看来,还是十分稀奇和珍贵的。
车舟不紧不慢地向水都中心行进。
面对这与别处大不相同的建筑风格和人文风情,车舟上的几人可谓大开眼界,左也瞅瞅,右也望望,目不暇接。
可怜陈忘看不到这般景色,芍药便呆在他身边,把看到的都讲出来给他听,活像陈忘耳边的一只滔滔不绝的小蜜蜂。
水都之中水网复杂交错,车舟在其中行进了许久,才至水都中心,却并不见那传说中那座承载玄武门的巨大玄武像。
放眼望去,只见水都正中是一方巨大空旷的圆形水域,除圆心处有一冲天而起张着血盆大口的巨大蛇头雕像外,更无一物。
无奈之下,几人欲寻一当地人询问玄武门所在。
放眼四望,见附近只有一个在石阶上卖货的白须白发的老翁,索性将车舟靠岸,找那老翁问路。
杨延朗率先跳上石阶,开口问道:“老伯,请问玄武门怎么走?”
“这个吗?”老翁似乎有些耳背,还以为杨延朗问他卖的货品价值几何,于是拿起一支簪子推销道:“我这东西可不同凡响,是用玳瑁做成的簪子,寻常只有皇家才能用得上嘞!”
见老翁答非所问,杨延朗干脆将手箍成圆筒,贴着老翁的耳朵大声喊道:“老伯,我是问,玄武门,怎么走?听明白了吗?”
老翁被杨延朗震的耳朵嗡鸣,皱着眉头躲避,口中道:“听得见听得见,这玄武可是上古神兽,那玳瑁虽也属龟类,可不同于玄武。别看这水都不缺鱼鳖,可玳瑁是深海之物,极其难得!故此这簪子也是十分宝贵的!”
杨延朗摊摊手,朝伙伴们说道:“跟这老头儿说不明白!”
“什么,你要买?”老翁又听错了他的话,开口道:“童叟无欺,十两银子。”
“真够耳背的!”杨延朗无奈,准备跳上船去,再往别处问问。
“年轻人,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喽!”老翁呼唤道:“小伙子没心上人吗?送一个给小姑娘嘛!还有舟车上的姑娘们,不来看看嘛!”
戚弘毅听这老翁说话清晰有力,目光锐利,不至于老迈到眼花耳背的程度,只觉得其中更有蹊跷。
于是他一把拦住杨延朗,道:“杨兄弟,听闻你将去墨堡寻青梅竹马的妹妹,何不买个礼物送她?”
白震山听戚弘毅如此说,心中却不开心,道:“你还知道说别人,却不记得还在洛城等你的芷儿。”
“我……”戚弘毅挠挠头,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口袋,道:“我已辞官离营,口袋里只一些散碎银子,并无许多余财。况且……”
“你每次剿灭倭寇,缴获无数珍宝,却说无钱,说来谁信啊!”展燕心直口快,未待戚弘毅说完,便开口打断。
“我又何必隐瞒,”戚弘毅无奈道:“姑娘也看到了,那些珍宝,大部分都送礼去了,余下的,除用于赏赐有功之士及整备武库外,便都上缴了,自己却未留一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