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我朱高煦立国,攻略海外 > 第243章 唬不住的朱高炽,朱棣的目的

第243章 唬不住的朱高炽,朱棣的目的(1/2)

目录

朱棣不想在朱高煦面前黯然失色,朱高煦纵然已经打到了瓦剌旁边,但这个问题,他想要亲手解决。

只要瓦剌与鞑靼的问题,他就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该做的,他都做了。

那时候朱棣是真想去大汉再好好看一看,姚广孝说的那些,让他格外的震撼与好奇,靠想象,他始终无法想象那些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上次去大汉,只是匆匆一看,他完全不知道大汉的变化竟然已经这么大了,让他都有些无法接受。

大明这里,想要发展什么,别说姚广孝说的那些科技技术了,哪怕就是火器与铁器这块,大明进步的步伐都显得艰难。

颗粒火药才做到,火炮与火枪虽然有改进,但依旧与大汉有差距。

至于钢铁冶炼与产量,大明更是落后大汉。

尤其是产量这块,大明落后了很多,自己一年才能做到的产量,大汉三个月不到,就能达到那个产量。

至于经济这些,更是早就已经习惯的问题了,大明更是被大汉早早超过。

其实很多他都已经习惯了,因为出现得太久,他也想办法去做了,但就是跟不上啊,他还能怎么办?

如听到姚广孝说的这些,他也很着急,但他知道,大明恐怕同样难以做到。

就连那些基础的,他都已经在努力追赶都没有追赶上,更不要说那些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是的,要不是姚广孝说出来,他想都不会想到还能做到那样。

更让朱棣沉重的,就是大汉已经做到了那些想都不敢想的,那么大汉的火器,是不是又有进步了?与大明的差距更大了?

尽管姚广孝没有看见大汉的火器,但他能够想得到,以往每次大汉扩张之后,火器总能出现一些变化,改进的速度简直太快了,快得大明追都追不上。

姚广孝听着朱棣所言,心头也只能叹息。

他其实挺希望朱棣能够早些去大汉,发挥那不要脸的精神,争取从朱高煦那里得到一些能够让大明所用的。

但他也知道,朱棣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北征,就是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差,要做出功绩,洗刷造反篡位的名声。

如今朱棣这样做,他也不意外,只是等到那个时候朱棣再去大汉,他都不知道自己还在不在了。

姚广孝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再年轻十岁,十年的时间,起码让他能够有更多的希望在大明看到大汉所见的那些。

不再去想,调整好心绪,姚广孝缓缓开口。

“皇上,既然有了决定,那么那些无用的,便不用再去想。

太子那里,是该说清楚了,虽然太子不知道,但以太子之聪慧,想来已经能够看出一些不同。

而太子身子欠佳,恐怕也不长久,皇上需加快对太孙的培养了。

如今太孙已经长大,是时候让太孙尽快成长起来。

也要与太孙说清楚,今后大明与大汉怎么相处,让太孙知道以后该怎么面对汉王这个二叔,才不能让太孙多想,做出什么不利的事情来。

还有赵王,这次皇上北征,想来会调动赵王的兵力,待战事结束,皇上就让赵王回来吧。

若不然,我心中会有担心,汉王与赵王都是太孙的叔叔,又在外面手握大军,实力强大。

汉王那里,太孙无法做什么,但赵王那里,就不一定了。

若是太孙一旦对赵王做什么,汉王难免会因此产生想法,恐会像当初皇上一般,同样起兵靖难。

到了那时,就真的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姚广孝是真的不想再看见朱高煦、朱瞻基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之前他鼓动朱棣靖难,那是他有私心,且朱棣当了皇帝,也确实证明了他没错。

但这种事,他不希望发展成为像大唐的‘玄武门继承制’那样,成为一种传统。

要是‘靖难’在大明也成了一种传统,那他和朱棣,就真的要被世人戳着骂了。

姚广孝都能想到以后的人到时会怎么说他们,先有大唐的‘玄武门继承制’,后有大明的‘靖难继承制’等等话语,姚广孝心头都有些不是滋味。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笃定,就是因为大明,是真的打不过朱高煦的大汉了。

朱瞻基但凡那样去做了,朱高煦只要出兵,朱高煦打入大明只是时间问题。

而如今朱棣想要让朱高煦回来的这个法子,已经彻底行不通,那就只能尽快将朱高炽安抚下来,加大对朱瞻基的培养。

现在朱棣的年纪也大了,他知道朱棣其实也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些要是再不做,朱棣就没有机会做了。

朱棣闻言,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这个问题,如今也只有姚广孝能够这样跟他说了。

杨士奇那些人是不敢说这些的,而且那些人恐怕还巴不得能够拿下朱高煦与朱高燧,哪里会为这两人考虑。

至于朱高炽与朱瞻基,同样也不敢在他面前说出这些来,怕他猜忌呢。

朱棣又问了一些姚广孝在大汉所见的事情,就让姚广孝退下去了。

朱棣一个人静静的沉思着,现在事情有了结果,他也不用再去多想,他也在思考着,接下来大明该怎么做了。

说出去朱棣都觉得有些荒唐,朱高煦自己出去打造的藩地,如今发展得比大明都还要强大,大明的正统,都快要成为大汉了。

因为大明实力不如大汉,差距越来越大之后,大明反而更像是藩属国了。

朱棣是真的觉得梦幻,他甚至都无法想象,这一切,朱高煦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之前他还有为朱高煦开疆扩土的喜悦,但现在,他是一点都没有那个心情了,差距越来越大了,衬托得他朱棣,很是无能一般。

儿子优秀是一件好事,但作为帝王,自己的儿子过于优秀,完全超过了自己,本是一件好事,也变得不那么好了。

当初他要是能够想到朱高煦有这个本事,他哪里还会立朱高炽为太子,他直接让朱高煦做太子也未尝不可啊。

本身他就是喜爱朱高煦的,靖难之时优异的表现,小时候与他小时候又是那么的像,他对朱高煦的喜爱,可以说超过朱高炽不少。

但有的事情,就是这么让人无奈啊。

哪怕他是大明皇帝,都感到无奈。

又想到朱高炽与朱瞻基,想着两人对新政的反对,想着对新事物的抗拒,朱棣心头更是愁。

如今他能够在大明做这些,还是利用了朱高煦的威胁,让所有人得以同意的。

要是朱高煦不展现出这样的实力,没有这样的威胁,恐怕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过往吧。

不再去想,朱棣让人叫来朱高炽与朱瞻基。

姚广孝说的那些,他也确实需要做了,该给的定心丸,要给,该有的培养,也需要开始了。

等了一会,朱高炽与朱瞻基父子两人走入。

“爹/爷爷,我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