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我朱高煦立国,攻略海外 > 第249章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的大限

第249章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的大限(2/2)

目录

且即便真的给朱棣送过去,时间能不能赶得及,都还是一个问题。

而真的赶上了,朱瞻基与朱高燧会让朱棣吃?

更多的可能,是他派去的人连朱棣的面都见不到。

延年益寿的丹药,谁会信啊,朱棣是最不信这些的。

到了这最后的时间,就给两人,留下最后的美好一面吧。

如今朱棣带着大军开始了自己最后的一舞,朱高煦只希望,朱棣能够一切顺利,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吧。

心头一时忧愁,拿来一壶酒,对着漠北方向举杯饮下。

一阵思绪过后,朱高煦又不得不思考起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朱棣一旦去了,那大明天下,就是朱高炽掌权,紧接着就是朱瞻基了。

至于朱高燧,朱高煦压根没有考虑,在他看来,朱高燧想要成事,极难。

毕竟朱棣营地之中绝大部分都是朱高炽与朱瞻基的人,朱高燧想要做什么,很难。

而哪怕是朱高炽上位,他也没有什么担心。

朱高炽是聪明人,聪明人就知道界限,不会与他发生什么事。

但换成朱瞻基上位,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人心思,与朱高炽完全不同。

再想到历史上被朱瞻基做成了瓦罐鸡,活活烤死,朱高煦的心头,是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以往他没有这样想过,但是大明那里的消息不断传来,对他的敌视越来越深,尤其是之前对他的伏杀,那些朝堂百官就有参与,但现在那些人却是活得好好的,朱高煦心头就极为不爽。

如今他思考这些,就是在考虑着,他自己要不要起兵。

至于什么大义,他并没有去想太多,无非成王败寇罢了。

思考一会,朱高煦突然笑了。

“我纠结这个做什么,我那大侄儿若是敢做出什么举动,到时自然就有理由了,又何须再想。”

朱高煦笑了,他笃定朱高炽忍得住,朱瞻基都忍不住。

只要朱瞻基敢有动作,又哪里需要他这样想,只要朱瞻基但凡敢先动手,他就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如今他要做的,还是以开阔外面的疆域为主。

时间缓缓流逝,前方战场,朱瞻壑与张辅率领的十二万大军,不仅进入小亚细亚之地,更是攻下安卡拉,击溃奥斯曼帝国近五万军,大军正向着奥斯曼帝国国都布尔萨逼进。

而另一边的王斌,已经率领大军攻下莫斯科,大军正向基辅方向开始推进。

两路大军,两处战场,汉军强大的火炮与步枪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推进之势势不可挡。

朱高煦看着两路大军传来的捷报,脸上也是浮现出了笑容。

如今的汉军,已经没有人可以击败了。

很快,永乐二十二年到来,朱瞻壑正式拿下奥斯曼帝国,同时又派出一部分大军,开始向着红海以东之地开始发起进攻。

王斌也攻灭弗拉基米尔公国的基辅,攻灭诸多公国,大军开始向着芬兰王国、波兰王国靠近。

而在漠北,朱棣率领大军正在向着答兰纳木儿河方向行进。

因为前番击败阿鲁台部后,阿鲁台逃窜,结果因为寒冬到来,延缓了追击的脚步,直到冬雪消融了一些,朱棣才开始追击。

当追击到这里,朱棣依旧没有发现阿鲁台部的踪迹,顿时脸色一沉。

“周边全部派人去打探,这么一股大军,还能凭空消失不成,给朕尽快找出来!”

朱棣很是愤怒,下方哪怕是朱高燧与朱瞻基,也是心头一惊。

他们都很清楚,朱棣这次是真的动了肝火。

所有人当即下去开始四处寻找阿鲁台部的踪迹。

朱棣看着地图,心中也是真的气,本来好不容易找到阿鲁台的主力,他都准备好重创阿鲁台后,大军继续深入,将瓦剌也一起再度削弱一番。

结果这个阿鲁台却是格外谨慎,见势不妙直接跑了,导致他虽然大胜,但是根本就没有重创阿鲁台。

这让朱棣怎么能忍,兴师动众而来,连阿鲁台都没有重创,那这次北征还有什么意义?

也就是这次准备得极为充分,粮草物资也充足,朱棣才得以继续作战。

但他也深知一点,准备的那些粮草物资,也就够他再打一年的,他必须要尽快重创阿鲁台,然后转兵去打瓦剌。

随着时间流逝,方圆三百里都找了一个遍,但就是没有找到阿鲁台部的踪迹,这个时候朱棣也反应了过来,是他中计了。

“爷爷,我们恐怕中了阿鲁台的奸计,他故意漏出破绽,让我们以为逃窜到了这里。

如今这里没有发现,他必然向北而逃,我们需要立即调整方向,继续展开追击!”

“太孙,你说皇上中了奸计?你可知皇上打过仗的,比你吃的饭还要多。

阿鲁台部人马众多,这样用计根本无法实行,他必然掩藏在某一处,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他在等待着我们露出疲态,然后挥兵来攻!

你若是不会打仗,就不要说话!”

朱高燧直接沉着脸怒斥着朱瞻基,丝毫没有给朱瞻基这个大明太孙丝毫面子。

朱瞻基闻言,涨红着脸,一时间有些恼羞成怒,也是怒声开口。

“赵王!如今这里是战场,你不要觉得自己....”

“够了!”

朱瞻基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棣打断。

当看见朱棣那锐利的目光,充满怒气的脸庞时,顿时低下头来。

朱棣看着朱瞻基,心头一时有些失望。

“朕将你带在身边,虽教你不少,但你确实稚嫩了点,向赵王道歉!”

朱瞻基咬着牙,阴沉着脸向着朱高燧拱手。

“是侄儿错了,请三叔原谅。”

朱瞻基后槽牙都快要咬碎了,但却是不得不听朱棣的话。

朱高燧见状,斜着嘴无声笑了。

“大侄子,下次记得不要再犯了。”

朱高燧语气轻佻,仿佛完全没有将朱瞻基放在眼中一般。

事实也是这样,他朱高燧虽然不如朱棣、朱高煦那样能征善战,但之前出去建立大赵国,可以说是打了不少仗。

将之前没有怎么打仗的经验,完全弥补了回来,几年的时间,大赵可是就一直没有消停过。

最后他的大赵国能够在吐鲁番一带站稳脚跟,都是他打出来的。

后面战过瓦剌,打过东察合台汗国,甚至还和白帐汗国都交过手。

经过这些历练的朱高燧,又哪里能够是如今这个稚嫩的朱瞻基所能比的。

朱瞻基心头暗恨,但如今也只能在心头记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