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不该产生的误会(1)(1/2)
刘少春捧着王理才的遗物,向梁继华报告。
梁启华深情的说,这就是我们军的脊梁,是我们军的灵魂,他们的精神永远支撑着我们这支部队。
梁继华命令将自己的战士全部安葬,并一定了记住他们的名字,找到他们的家人。
打扫完战场
掩埋了战友的尸体
梁继华命令部队抓紧时间休息,并吃点东西。
半个小时之后,部队向安岭的深处出发。
按照要求,孙萨里派出了几个侦察小分队,远远的跟在部队的后边,目的是防止后边有尾巴,暴露部队的行踪。
经过三个小时的急行军,说是急行军,因为他们负重太多,每个战士身上的负重不下四五十斤,就是这样,凡是损坏的武器都没有拿,再加上一些,受伤人员需要照顾。行军的速度实际上并不很快,一小时的行程也仅仅能走个六七里地的样子。
三个小时之后,有的人已经累得张口气喘,也难怪,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整整一天。大家都在艰苦的鏖战中度过,体力严重透支。
“梁长官,我们是不是要适当的休息一下?现在我们走出来已经20多里地,估计小鬼子就算是来了,在这么大的森林里,也不会知道我们的行踪。”
“给大家做一做工作,看看是不是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我们现在还没有脱离危险,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一下,也许就能够一劳永逸。
假如就地休息,一旦被小鬼子发现,他们会蜂拥而至,缠住我们不放,到那时候大家估计要承受更多艰难和困苦。
各级指挥员,要以身作则,帮助战士负重,照顾伤员。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不休息,还能勉强撑下去,如果一旦放松下来,估计大家再没有爬起来的力气。”
“梁长官说的很有道理,梁长官跟大家一样不仅背着三支步枪,而且还扛着一门迫击炮,并不比大家轻松。”薛文也对一大家说道。
“梁长官你打算到什么地方休息,也给大家一点希望。”韩卫忠问了一句。
这时候,各部队得的负责人都来到了梁继华的身边,梁继华让唐显胜拿出地图,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说道:“我们就到洪峰,到那里不是短暂的休息,而是要在这里休整几天,给大家以喘息的机会,同时让那些伤病员尽可能的多休息,让部队恢复一下元气。”
梁长官:“我们现在距洪峰大致上还有多少距离?”
“也就是有十几里的路程,从地图上看,这里易守难攻,便于我们隐蔽,适宜部队在这里做短暂的休整。”
这时候,徐怀正对周围的人说道:“我们就按梁长官的要求,大家进军洪峰?这个地方离洪峰充其量不过有五六里地远的地方。大家只要坚持一下,就能到达休息地。”
韩卫忠没有明白徐怀正的意思:“刚才,梁长官不是还说有十几里路程吗?转眼之间,怎么到你这里少了一半?”
刘少春趴在韩卫忠的耳边嘀咕了几句,韩卫忠恍然大悟小声地嘀咕道:“望梅止渴的翻版。”接着大着嗓门喊道:“不就是再跑几里路,怕什么?难道比跟小鬼子拼命还不还难受吗?只要大家坚持一下,几里地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到那里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安安心心的好好休息。”
刘少春这时候说道:“我们就是按韩营长说的,我们到那里以后,用缴获的小鬼子的罐头炖粉条,那味道也绝对不次于猪肉炖粉条。”
为了鼓舞士气,梁继华在队伍里不断的穿梭,从前边跑到后边,又从后边跑到前边,他在不断的激励着前行的战士,这种作用确确实实是巨大的。
看到背着枪支,扛着迫击炮的梁继华,有的战士已经负债负重累累,还要替梁继华拿支步枪,被梁继华拒绝了。
在韩卫忠的部队里,有两副担架抬着受重伤的伤员。
这些战士不仅要抬着伤员,而且在那担架上还放着几支步枪。
抬担架的士兵,步履蹒跚,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唐显胜悄悄的说道:“梁长官,实在不行,我们不如就在这里休息会。”
梁启华的态度非常坚决,“不行。虽然看似这样的做法好像是心疼我们的战士,实际上,一旦出现情况,就是害了大家。”
刚刚走到一个抬担架的战士身边的时候,那个战士一个趔趄,几乎把担架扔到地上,
梁继华眼疾手快,伸手抬起了即将落地的担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