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昏睡不醒(1/2)
若说哪里的人才最多,自然是各国的学宫,那里拥有最顶尖的教育资源,里面学子也拥有着最顶尖的身家。
但他们归属于其他诸侯国,同诸侯国的贵族之间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是一把双刃剑,若用的好,他们会是治理国家的栋梁,若用的不好,他们也将会动摇国之根基。
随着秦国攻下的土地越多,越需要有人去治理地方。
当下秦国最好的选择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保留军功爵制的同时,开辟另外一条人才选拔方式。
不论出身,只看能力品性,从秦国上下筛选,那些选出来的人将成为一颗颗钉子,驻扎在全国各地,成为秦国治理地方的基石。
可惜,现实却是秦国没有那么多可以选择的人。
秦国虽建了学室培养官吏,但这些学子本就是官吏家族出身,与其说是选拔,不如说是另外一种继承制,贵族把持着教育,从上至下,来来去去依旧是那么几家人。
商鞅变法之后严重打击了秦国的贵族势力,但他们从未消失,不过是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平民上升唯一的路径依旧是在战场上建立军功,以换取爵位。
赵元溪鼓励教育,除了扫盲,也是希望能多培养出些治国理事之才。
听太后提及张良,嬴政若有所思,当初太后竭力推动启蒙教育,他并不太放在心上,如今看来似乎没那么简单。
“寡人收到的消息,韩王已经释放了张良。”
秦国拿下赵国的代郡后,返回的王贲带着大军围了韩国的南阳,韩王安选择答应割让南阳,但嬴政怎么可能允许韩国在他眼皮子底下继续存在。
如今赵国已经被消灭,秦国已无后顾之忧,韩国要么被灭,要么投降,没有其他选择。
若韩王动了张良,那他秦国便可直接出兵,不过太后既然想保他,嬴政倒愿意再等等。
既然张良被韩王放出来了,那便代表能谈得下去。
赵元溪:“张良能言善辩,韩王如今愿意谈,想来结果不会令我们失望。”
不仅韩非对张良予以盛赞,连太后都如此信任于他,嬴政剑眉微挑,心觉自己似乎低估了那位少年,待他返回秦国,倒是要看看这张良到底是哪里不凡。
嬴政眼底泛起一丝笑意,与其四处寻觅贤才,或许不如从太后这边挖人。
赵元溪忽觉背后一凉,环顾四周也没发现有什么漏风的地方,只怀疑是身体疲惫所致。
韩非身体虽弱了些,但无大碍,与他们闲聊一番后,赵元溪也不再打扰,寻了个由头便离开了。
嬴政心中还念着如何招揽更多的贤才,见韩非今日精神不错,反而继续留下来,拉着李斯一起商议选才之事。
赵元溪出了宫门便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大母这是困了吗?”扶苏牵着赵元溪的右手,仰头担心地道。
“倒也不是很困,主要是听他们讲那些东西令人犯困。”赵元溪笑道。
秦律的内容,她根本不了解,听韩非和李斯引经据典,赵元溪只感觉自己在听那些拗口的古文,实在令人发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