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麻黄治疗伤寒无汗的药理作用

麻黄治疗伤寒无汗的药理作用(2/2)

目录

2. 肺气郁闭所致的咳喘(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

通过“宣畅肺气”缓解因肺气不通导致的咳嗽、气喘,尤其适用于咳喘伴痰壅、气逆者,无论寒热均可配伍使用:

- 寒邪犯肺咳喘:如支气管哮喘(寒哮)、喘息性支气管炎(寒痰证),表现为痰稀色白、遇寒加重。

- 肺热壅盛咳喘: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热证)、支气管哮喘(热哮),表现为痰黄黏稠、喘促气粗。

- 痰湿阻肺咳喘: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湿证),表现为痰多黏腻、胸闷气喘。

3. 风水水肿(急性水肿类疾病)

针对“风邪袭表、肺气失宣”导致的水肿(风水相搏证),特点是眼睑\/颜面先肿,迅速蔓延全身,伴恶寒无汗、尿少。

- 现代疾病对应:急性肾小球肾炎初期(属风水证者)。

4. 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类疾病)

用于风寒湿邪侵袭关节导致的“寒痹”,表现为关节剧烈疼痛、遇寒加重、屈伸不利,伴恶寒无汗。

- 现代疾病对应: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属寒痹证者)。

5. 风寒束表所致的皮肤瘙痒(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

针对风寒郁于肌表引起的皮肤瘙痒、皮疹(皮疹色白、遇寒加重)。

- 现代疾病对应:荨麻疹、湿疹(属风寒证者)。

总之,麻黄的临床应用始终围绕其“开表散邪、宣肺通窍、利水退肿”的核心作用,需根据具体证候配伍(如寒证配温药、热证配寒凉药),且需在辨证指导下使用,避免用于虚证、汗多及特殊人群(如高血压、孕妇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