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 > 第168章 一席肺腑言,弦外有乾坤

第168章 一席肺腑言,弦外有乾坤(1/2)

目录

何雨柱伫立在办公桌旁,目光紧紧跟随着杨为民的筷子,只见那筷子轻轻夹起一片溜肝尖。

阳光透过窗户洒下,猪肝呈现出诱人的嫩红色,透亮的芡汁包裹其上,翠绿的蒜苗星星点点地点缀其间,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何雨柱心里却像揣了只活蹦乱跳的兔子,七上八下,直打鼓。

杨为民沉默不语,慢悠悠地咀嚼着嘴里的溜肝尖。

办公室里安静极了,唯有墙上那老式挂钟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在这片刻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墙上贴着“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边角微微卷起,透着一股浓浓的年代厚重感。

“嗯。”

半晌,杨为民终于开了口,他放下筷子,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一口茶水。

“味道不错,火候恰到好处,一点腥味都没有,看来这四级厨师的名头,可不是白来的。”

何雨柱悬着的心,稍稍落了地。

“谢谢厂长夸奖,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杨为民放下搪瓷缸,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落在何雨柱身上,语气比在食堂时温和了许多。

“雨柱啊,刚才在食堂,人多嘴杂,有些话我没说透,你别往心里去。”

“厂长言重了,您批评得对,我确实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何雨柱态度依旧恭敬,他心里清楚,在厂里,厂长的话就是指示,尤其是杨为民这种说一不二的厂长,能主动说这样的话,已经算是给了他极大的面子。

杨为民点了点头,似乎对何雨柱的态度十分满意。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厂区里忙碌的景象,缓缓说道。

“咱们厂,几百号工人,食堂可是大事,工人师傅们干的是体力活,能不能吃好,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也关系到咱们厂的生产指标能不能完成,这可不是小事一桩。”

“是,厂长说得对。”

何雨柱连忙附和道。

“以前的食堂,管理上确实有些松散。”

杨为民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何雨柱身上。

“师傅们手艺参差不齐,采购上也时常出现浪费的情况,你这次回来,大家的反应这么好,说明你有能力把食堂的工作抓起来。”

何雨柱心里一动,隐隐觉得杨厂长似乎要说什么重要的事情。

果然,杨为民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和厂领导班子商量了一下,觉得食堂这个摊子,得有个得力的人来管,你是四级厨师,手艺没得说,人也踏实,在工人中间威信也高,我们考虑,让你担任食堂的管理员,全面负责食堂的日常工作。”

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何雨柱一下子愣住了。

食堂管理员,虽说官不大,但管着几百号人的吃饭问题,权力不小,责任更是重大,这可比单纯炒菜要复杂得多,涉及到人员调配、食材采购、账目管理等等。

杨为民看着他惊讶的表情,笑了笑。

“怎么?觉得意外?”

“是有点,厂长。”

何雨柱定了定神,诚恳地说道。

“我就是个炒菜的,让我掌勺还行,管理食堂这么大的事,我怕干不好,辜负了组织的信任。”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都是在实践中慢慢学的嘛。”

杨为民摆摆手。

“组织上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你担任管理员,级别待遇上可以往上提一提,享受车间副主任的待遇,这对你来说,也是个进步的机会嘛。”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60年代时期,能在工厂里提级涨待遇,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杨为民这话说得,确实是画了个不小的饼。

但何雨柱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他深知,自己的长处是炒菜,是和锅碗瓢盆打交道,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圆滑的手腕和细致的心思,这些都不是他擅长的。

如果硬着头皮接下来,一旦出了差错,不仅自己倒霉,还会影响到工人师傅们的吃饭问题。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杨为民,语气坚定而诚恳。

“厂长,谢谢您和组织上的信任,提级涨待遇,谁都想,但我真的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我这个人,性子直,不善言辞,让我管着一群师傅,协调各种关系,我怕把事情搞砸了。”

“食堂的核心是让大家吃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