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张老三讲故事 > 第341章 老茶壶4

第341章 老茶壶4(2/2)

目录

陆明夏接过布包,里面是一把古旧的铜钥匙和一个小瓷瓶。

\"钥匙能打开母树园的锁,瓶子里是'醉仙茶'的精华,危急时刻用。\"张道长推着她往后门走,\"我会拖住他们。\"

\"可是您......\"

\"我活了九十多岁,够本了。\"老道笑了笑,露出残缺的黄牙,\"陆家对我有恩,是时候报答了。\"

后山的夜路难行,陆明夏跌跌撞撞地沿着溪流前进。醒魂壶被她用布条绑在胸前,隔着衣服能感觉到微微的热度。月光被茂密的树冠遮挡,她只能借着溪水的反光辨认方向。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前方果然出现三棵呈品字形排列的古松。陆明夏向右拐进一条几乎被杂草淹没的小径,没走多远就撞上了一道铁栅栏。

栅栏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看起来几十年没人动过了。陆明夏掏出铜钥匙,试了几次才插进锁孔。随着\"咔嗒\"一声响,锁开了。

栅栏后面是一片雾气弥漫的茶园,能见度不足五米。陆明夏小心翼翼地前进,脚下的土地松软潮湿,散发着淡淡的硫磺味。

雾气中突然传来\"沙沙\"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茶丛中移动。陆明夏屏住呼吸,看到前方隐约出现一个人影——那是个穿着古代衣袍的老者,正弯腰采摘茶叶。

老者似乎察觉到她的存在,缓缓直起身子。就在陆明夏想要开口时,身后传来树枝断裂的声音。她猛地回头,看到周子墨带着三个壮汉追了上来。

\"跑啊,继续跑啊。\"周子墨脸上的纱布已经取下,露出大片灼伤的皮肤。在月光下,那些伤痕呈现出诡异的紫红色,确实像极了手印形状。

陆明夏转身就跑,冲进了浓雾深处。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她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重重摔在地上。醒魂壶从怀中滚出,在地上转了几圈停在一双布鞋前。

那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弯腰捡起了醒魂壶。当他的手触碰到壶身时,整个壶突然迸发出耀眼的金光。

\"三百年了......\"老者的声音如同风吹过树叶,\"终于等到有缘人。\"

周子墨等人追到近前,看到老者时明显愣了一下,但很快又露出狰狞的表情:\"老东西,把壶和茶谱交出来!\"

老者不慌不忙地将醒魂壶还给陆明夏,然后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袋。他解开袋口,轻轻一吹——无数茶籽飞散开来,在空中化作点点绿光。

周子墨突然捂住眼睛惨叫起来:\"我的眼睛!什么东西......\"他的手下也纷纷倒地,痛苦地翻滚着。

\"走。\"老者拉住陆明夏的手腕,\"他们暂时看不见我们。\"

两人穿过茶园,来到一处岩壁前。老者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按了几下,岩壁竟然缓缓移开,露出一个洞口。

洞内别有洞天——六株枝干遒劲的古茶树生长在一个天然溶洞中,洞顶的裂隙透下天光,正好照在茶树身上。茶树根部有一眼清泉,泉水呈现出梦幻的碧蓝色。

\"这才是真正的母树。\"老者说,\"外面那些是给游客看的替身。\"

陆明夏走近茶树,发现树干上刻满了古老的符文,和醒魂壶内壁的纹路如出一辙。她突然明白了什么:\"您就是......\"

\"老茶头。\"老者微笑,\"或者说,是壶灵的本体。\"

原来三百年前,武夷山一位得道茶师将毕生修为注入这六株母树,树灵凝聚成形,被封入醒魂壶中守护陆家。如今壶身受损,只有母树本体的力量才能完全修复。

\"把壶浸入树根处的泉水。\"老茶头说,\"然后取一片最嫩的茶叶含在口中。\"

陆明夏照做。当壶身没入泉水的瞬间,整个洞穴突然亮如白昼。六株母树无风自动,树叶发出悦耳的沙沙声,像是某种古老的歌谣。

泉水开始沸腾,醒魂壶上的裂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壶嘴喷出一道水柱,在空中化作一条小龙的形状,绕着陆明夏转了三圈,最后钻回壶中。

\"契约已成。\"老茶头满意地点头,\"从今往后,你就是醒魂壶真正的主人了。\"

洞外突然传来周子墨歇斯底里的吼叫声:\"给我烧!把整座山都烧了!\"

浓烟很快从洞口涌入。老茶头脸色一变:\"周家小崽子疯了!快,取一壶母树茶汤,我们得离开这里!\"

陆明夏用醒魂壶盛满泉水,老茶头摘下六片茶叶投入其中。茶汤立刻变成了璀璨的金色,散发出令人心神宁静的香气。

\"喝一口,然后泼向火源!\"老茶头拉着她往洞穴深处跑。

陆明夏抿了一口茶汤,转身泼向洞口。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茶汤在空中化作一片雨云,顷刻间降下倾盆大雨,将刚刚燃起的火苗尽数浇灭。

洞穴深处有一条隐秘的地下河,老茶头带着陆明夏乘上一叶竹筏。在黑暗中漂流了不知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亮光——他们从山另一侧的一个小瀑布冲了出来。

竹筏在溪流中靠岸,陆明夏回头望去,九龙窠上空浓烟滚滚,但火势似乎已经被控制住了。

\"周家人不会善罢甘休。\"老茶头叹了口气,\"丫头,你得学会用醒魂壶的力量。\"

他从怀中取出一片碧绿的玉简:\"这是《陆氏茶谱》的最后一章,你爷爷当年藏在这里的。现在,是时候让它重见天日了。\"

陆明夏接过玉简,只见上面刻着四个小字:\"茶可通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