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不能人道(1/2)
夫妻俩在丰园里住着调理身体。
冯铭轩见娘子没有回城里的打算,自然陪着她安心的住在丰园了。
到了十月中旬,管家来丰园告诉二少爷,胡家村的生姜都已收购入库,府城的生姜已经安排商队运送走了。
今年过年,麻糖铺子里的姜香味麻糖可以充分备货大卖了。
听了管家的禀报,禾娘的脸上有了笑意,村里家家卖生姜都能赚一笔银子。前几年开垦的荒地,家家都有了回报,这下村里开荒的劲头更大了。
管家走后,冯铭轩搂着禾娘柔声问道:“娘子不想回去看看么?村里应该很热闹的!”
禾娘其实可想回村里看看了,但她有些胆怯,她出嫁快三年了,还没生下孩子,只怕她出现在胡家村,村里的婶娘、嫂子们又要对她指指点点了。
看着默不作声的娘子,冯铭轩也明白了,他捏捏娘子的鼻子道:“不回去了,走,娘子,我们去菜地里看看,你育下的枣核都出苗了,明年三月啊,我们又可以栽种枣树了!”
禾娘果然来了兴致,跟在相公的身后朝菜园走去。大伯哥八月送来的枣子,分给家仆们一部分,送去镇上的奶娘夫妻俩几斤,也送了几十斤回家。
禾娘挑着品相好的枣子,留下果核,育出了枣树苗……
挖完生姜,才十月底。还没到过年的时候,胡家村家家户户的膳房里都飘出肉的香味来。
生姜只要打理好,还真是高产。当然种植生姜产量最高的还是村尾的胡老二。
他家一亩地的生姜,除了留作来年的生姜种子五百斤,卖给女婿铺子里一千三百斤,一亩地收获了接近两千斤生姜。
女婿出八文一斤购买,都赶上粮食的高价了,一亩地的收入有了十几两银子,胡家村其余的人家虽然没有这么高的产量,最低也有四五百斤生姜的收成了。
胡向东带着村里的汉子去胡老二家的生姜地里取经,都希望明年的生姜产量能提高。胡老二把自己种植生姜的经验和盘托出:
其一就是底肥足够肥沃;其二生姜喜欢疏松的沙地,村里河滩上的沙子多的是,挑到地垄上同土和农家肥混合在一起;其三,三月底埋下生姜种后,地垄上铺上一层稻草御寒;其四嘛,雨水少的季节还要挑水浇灌生姜,防止涝渍。
听完后,胡向东叹口气,听起来很简单,实施起来还是很难,主要还是农家肥不够啊!
胡老二道:“农家肥不够,把草木灰铲进沤粪池里,田间地头的野草割到自己地里烧了,也是肥料。
还有我家的羊群在山上放,兄弟们也可以去山上收拾羊粪蛋,聚少成多,地一年一年的养,总会养肥的!”
汉子们听得眼睛一亮,胡向东一拍大腿道:“二牛兄弟果然有不少好办法!大家伙儿都按二牛兄弟说的办!”
汉子们连连点头称是,觉得明年的生姜产量有望提高。
大木家的生姜今年遇上了病虫害,他担忧的问道:“二叔,遇上病虫害了咋办嘞!我家的生姜产量低,就是遇上虫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