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厨子他非要皇帝考科举 > 第228章 变天

第228章 变天(1/2)

目录

第228章 变天

清晨,京城,左丞相文修府邸。

文修身着官袍步出府邸,打算去政事堂处理公务,却被门外五城兵马司的兵士给阻拦下来。

文修有些不悦:“你们这是何意?”

为首军校道:“文相爷息怒,昨夜韩王萧晋率鹰卫进攻皇宫,企图趁陛下不在京中,谋朝篡位。如今叛乱未平,小人奉程雷将军命令,保护文相爷安全,烦请相爷移步府内,暂且休息。”

文修心中暗吃一惊,韩王谋逆了,他为何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如今谁在平叛?是裴侯爷吗?”

军校道:“小人也不知。”

文修还想追问,那军校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如今外面危险,还请相爷退回府里!”他说着一挥手,身后的众多军士‘唰’的抽出利刃,目光凶狠的望着文修等人。

文修的心沉了几分,他拦住了身后想要抵抗的贴身侍卫,转身回了府邸。

那军校带着手下士兵也跟着入了府内,将文修所在院子围的水泄不通。

文修表面淡定的坐在厅堂饮着茶,余光瞥到外面士兵,不禁冷哼一声,好一句保护相爷,这分明就是将我软禁起来了。看来,京城要有大变,这事跟程雷脱不了关系。只是不知其他两个监国,卢至诚和裴敏之他们现在什么情况?

临近午时,那名军校进入厅堂,称韩王一党已被诛灭,他接到卢相爷命令,请文相爷入宫主持大计。

文修挑了挑眉,心中疑惑更盛,卢至诚在这件事里,又扮演什么角色?

看那军校的架势,说是请自己入宫,实际与押解也差不多了。文修什么也没说,默默的在那些士兵的‘保护’下,来到了皇宫外。

皇宫外的庭道上横七竖八躺着了不少尸首,正有御林军在清理。

文修进了宫门,一眼就看到东华门上吊着一具鲜血淋漓的尸体,文修辨认出尸体的主人是韩王萧晋。是谁杀的韩王?

文修不动声色的收回目光,一路随着军校来到了勤政殿外,恰好武定侯裴敏之和礼部尚书张雍也被士兵‘请’到了。

文修和裴敏之眼神快速交汇,他立即明白裴敏之对发生的一切也茫然不知情。

张雍颠着圆滚大肚子,惊慌失措道:“裴侯爷,文相爷,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裴敏之语气不善:“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哼,一大早就这么被软禁挟持了。”

“裴侯爷火气怎么如此大?”程雷笑着走了殿外,“韩王逆贼已经伏诛,应该高兴才对啊!请赶快入殿,还等着两位主持大计呢!”

文修给裴敏之使了个眼色,裴敏之会意,不再多言,几人入了殿内。

殿内已然来了很多大臣,文修匆匆一撇,朝中正三品以上重臣几乎全部到齐了,这些人都缩脖耸肩,目光焦点落在大殿中央。

大殿中央,卫王萧梁一身甲胄,面色冷漠,手中长剑犹滴着血,旁边之人则是右丞相卢至诚。

卢至诚见文修和裴敏之也到了,他没有跟这两人打招呼,肃声道:“诸位,昨夜韩王叛逆妄图篡位,入侵皇宫,多亏卫王危急时刻,带领怀山军营的军士,诛杀韩王,力挽狂澜,保住了大齐社稷和宗庙。”

群臣大惊,一是惊讶十万怀山军,什么时候听从萧梁指挥了?二是惊讶一向温润如玉的卫王竟如此英勇不凡!

文修蹙了蹙眉,心中有了几分猜测,向来与世无争的卫王竟然深藏不露,而从不结党营私、一心为公的卢至诚竟是卫王的人。

文修神色冷静,开口道:“昨日刚得到虎门关大捷的喜讯,皇上全歼桑戎敌军,今日韩王乱党也被卫王诛杀,此乃双喜临门,此时应该速请皇上早日归京,稳定大局。”

卢至诚用一种诡异的目光看了文修一眼,随即应道:“文相所言极是,皇上其实早已秘密踏上回京归途,我已派御林军总管徐晃前去迎驾了。

正这时,徐晃慌慌张张的入了殿内,‘扑通’一声跪在卢至诚面前:“卢相爷,韩王谋逆在坠龙谷伏击皇上,皇上不幸掉落山崖!”

“什么?!”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

卢至诚急急问道:“你可曾将陛下救回?”

徐晃流着眼泪道:“属下赶到山崖底时,陛下的御体摔的支离破碎!属下没有救回陛下,罪该万死啊!”

刹那间,殿内朝臣们乱做一团,甚至有臣子吓得瘫软在地上。

文修脚下也是踉跄几步,裴敏之伸手扶住了他。

这时,一直沉默的卫王萧梁开口质问徐晃道:“皇上的尸体既然支离破碎,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徐晃从怀中取出一块黄布包裹的玉牌,高举头顶,“这是从御体上取下来的!”

萧梁上前几步,拿起玉牌,脸上露出悲悯之色:“这是我大齐历代皇帝的护身玉佩——天命神宝!皇兄他...真的驾崩了!”两行清泪自他眼角流下。

卫王这一哭,殿内群臣立即哭成了一团。

卢至诚抹了抹眼泪,清了清嗓子道:“诸位大人,听本相一言,如今北方桑戎陈重兵于边境,对我大齐虎视眈眈,京城又刚刚平叛。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可怜陛下没有留下子嗣,如今卫王殿下是陛下之弟,又是此次平叛的头号功臣,臣请卫王殿下继承大统,登临帝位。”

此言一出,殿内哭声立即小了下去,一部分臣子开始附和卢至诚,赞成拥戴卫王为帝。

裴敏之按捺不住,刚想出言反对,文修恰时拉了拉他的衣襟,对他暗自摇了摇头,于是两人均冷眼旁观,不发一言。

卫王目光悲恸,状似推辞了一番,可求他登基的大臣越来越多,他只好勉为其难道:“皇兄驾崩,社稷罹难,我乃萧氏子孙,自当担起保家卫国的重担。”

卢至诚立即跪地磕头:“臣等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他朝臣接连跪下,山呼万岁。

殿内跪下的臣子越来越多,唯有文修、裴敏之和少数几名萧楚的亲信大臣,依旧站立不跪。

卢至诚眼角抽了抽,对徐晃道:“文相爷和裴侯爷今日被乱贼惊吓染恙,你护送他们回府休息,务必保护好他们的安全。”

徐晃应声带着士兵来到文修两人面前,低声道:“相爷,侯爷,请吧!”

徐晃原来是裴敏之在北境军时的手下,裴敏之气的指着徐晃鼻子骂道:“徐晃,枉陛下当年在敌军营中救了你一条性命,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徐晃耳朵动了动,什么都没说,士兵已然将裴侯押出了殿外。

文修的反应相对平和一些,他缓步走出殿,经过卢至诚身侧时,顿了顿,以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道:“我很好奇,对于一个无妻无儿,不爱钱财,位极人臣的人来说,什么原因能让你甘心听人差遣,做出这种事?”

卢至诚敛了下眸,“一个承诺。”

文修身子一滞,随即恢复正常,什么都没说,大步出了勤政殿......

两日后,朝廷公布萧楚死讯,全国举丧。五日后,大齐皇宫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典礼,卫王萧梁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天命。

...

深夜,勤政殿。

右丞相卢至诚和新任吏部尚书孟学贤侍立于殿下,恭敬的向龙椅上的新帝萧梁禀告事情。

卢至诚:“...暗卫至今未搜寻到萧楚的尸体,幸亏陛下手中有天命神宝,这才让众臣相信萧楚已死...文修和裴敏之暂时软禁在家,他们是前朝旧臣,朝中影响极大,暂时不好处置他们。尤其是裴敏之,其子裴干镇守北境,手握重兵,臣以为,陛下除了用裴敏之为人质钳制裴干,还是应该笼络为上...”

萧梁冷声道:“朕有很强的预感,萧楚没有死,此时正躲在某处,密谋卷土重来,不过朕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让暗卫加大搜寻范围,萧楚必须死!而且要死的悄无声息!此外,文修是个人才,若能为朕所用,自然最好,你与他同朝为官多年,还是劝劝他归顺于朕。裴敏之父子不能留,朕已经派了亲信将领前往北境,接替裴干的职务,裴敏之在朕手中,裴干不敢不从,待北境军权拿回,立即处死裴氏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