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 第139章 永青侯的事迹

第139章 永青侯的事迹(2/2)

目录

“入得我耳。”小家伙道出后半句,嘿嘿道,“你是怕永青侯啊?”

“臣不怕永青侯,臣只怕不能再为太子殿下讲学。”张居正说。

朱翊钧咧嘴一乐,连连点头道:“嗯,你比高拱可爱多了。”

张居正:-_-||

“快说答案吧。”

张居正说道:“其实,殿下并未完全猜错,至少猜对了一半,永青侯代表的是权,却不是军权。”

“不是军权是什么?”

张居正默了下,道:“永青侯代表的皇权!”

“皇权……”朱翊钧重复着,小眉头蹙起,仔细比对了半天,发现皇权的确比军权更贴切,小家伙点点头,道,“这么说,永青侯便是皇权的延伸了?”

“呃,这个……殿下果然聪慧过人。”张居正干笑着说。

朱翊钧歪着脑袋想了想,道:“跟我说一说永青侯的事吧。”

“殿下,臣今日是来讲学的。”张居正试图引向正题。

小东西却一本正经的说:“讲永青侯的事迹就是在讲学。经史子集太古板,插画小说太俗套,本宫虽不知永青侯的具体事迹,可单凭这些时日的相处,不难猜出这是个极为了得的人,能人能事,才能让人真正成长,不是吗?”

顿了顿,“你若也与那群翰林一样,与我讲什么圣人之道……干嘛还派你过来呢?”

朱翊钧说道:“翰林能干的活,让你这个内阁大学士干……你一个人的俸禄顶得上多少翰林,于朝廷而言,这岂不是赔本的买卖?”

张居正哑口无言,竟生出一种很有道理的感觉。

转念一想,太子殿下已然深陷永青侯的别开生面教学之中,再去严肃的一板一眼……只怕讲了也是白讲。

短暂的权衡利弊之后,张居正决定改动计划,不再拘泥一格……

“殿下想听哪朝的永青侯?”

朱翊钧喜出望外,“容我想想哈,洪武永乐……太远了,弘治正德……扯远了,就成化朝吧。”

这个不远不近,而且宪宗皇帝是直系祖宗,且宪宗皇帝也是妥妥的有为之君,小家伙觉得最合适。

张居正仔细想了想,道:“宪宗皇帝英明神武,巩固皇权,成化犁廷,清理冗员,整治漠北……这些基本上都是宪宗皇帝凭借自己的政治智慧、政治手腕做到的,永青侯并无提供什么帮助……”

顿了顿,“不过,成化年间,永青侯做了一件对大明非常非常有利的大事!”

朱翊钧眼睛一亮,追问道:“什么大事?”

“致使日本国内乱。”张居正正色道,“从成化朝至今,朝廷从日本国赚取了至少三万万两白银,如今的普及教育,融合漠北,收取西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财富,都来自日本国。”

小家伙眼睛瞪大,嘴巴张的更大,“多少?”

“至少三万万两。”

确定自己没听错,小东西人都傻了,好半晌,才道:“本宫好像记得……日本国是大明的不征之国吧?”

“是,大明也没有发兵征伐日本国,真要说……也就发兵一人,就是永青侯。”

朱翊钧不敢置信道:“这怎么可能?这……还是人吗?”

“当然不是殿下想的那样。”张居正解释说,“朝廷无明确文献记载,臣也知之不详,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永青侯是借力打力,而非一人杀穿一国……”

饶是如此,小东西仍心驰神往,热血澎湃。

张居正满足了小太子的情绪需求之后,话锋一转,开始切入讲学模式。

“从这件事中,殿下可发现了赚取财富的先决条件?”

朱翊钧茫然摇头:“什么条件?”

“以臣之见,有两个条件必不可少,一是创造目标对象的需求,二是目标对象本身要富有。”

张居正说道,“这也是永青侯为何选中日本国的原因,随着皇室的灭绝,室町幕府的消亡,成为新的‘王’便是各地大名的第一追求,正是这个需求,才让大明有了发财的机会。”

朱翊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道:“大明是靠卖武器赚的钱吗?”

“不,是粮食。”张居正补充道,“准确说,是府库大量盈余的、快要坏掉的粮食,当然了,只是快要坏了,不是已经坏了的粮食。”

“粮食?”朱翊钧费解道,“战争不是要死人嘛,死了人,人就少了,人少了,怎还会缺粮食呢?”

张居正颔首道:“客观来说是这样,可事实往往背道而驰,战争会减少人口,可减少的群体却是青壮,也就是日本大名的武装力量,在下克上的国情中,大名实力一旦削弱,就很容易被吞噬……故此,才造就了如此一幕。”

朱翊钧问道:“也就是说,庄稼汉都被日本大名充作了武装力量,没人种庄稼了?”

“是,也不全是。”张居正解释道,“日本国银矿丰富也是一大原因,挖矿比种庄稼更高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