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太上老君摘仙藤(2/2)
清风接过剑,只觉得一股暖流顺着手臂涌遍全身。他想起师父教过的剑法,脚尖在青牛背上一点,腾空而起,剑尖精准地刺向最近一根藤蔓的结节。只听“啵”的一声轻响,那根藤蔓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般萎缩下去,化作一滩黑水。
但更多的藤蔓涌了上来,其中一根避开老君的拂尘,直取清风的面门。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青牛突然怒吼一声,喷出一团火焰。那火焰落在藤蔓上,竟燃起了幽蓝色的火苗,将整根藤蔓烧成了灰烬。
“原来青牛的三昧真火能克制它。”老君眼前一亮,从紫金葫芦里倒出三粒金丹,“快,把金丹塞进祭坛的三个凹槽里,能暂时封住泉眼的灵力。”
清风依言而行,踩着藤蔓的间隙跳到祭坛上。石柱上果然有三个凹槽,形状正好和金丹吻合。当最后一粒金丹嵌入凹槽时,整个祭坛突然震动起来,那些缠绕的藤蔓瞬间缩回,露出了中央那根最粗壮的主茎。
主茎上没有人脸纹路,而是布满了螺旋状的花纹,顶端的三颗果实正发出刺眼的光芒。清风隐约听到果实里传来声音,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说话,仔细分辨,竟都是在诉说当年洪水的惨状。
四、两难的抉择
“快用青铜剑斩断主茎!”老君喊道,他正被无数藤蔓缠住,拂尘的金光已经黯淡了不少。青牛在一旁焦急地转圈,喷出的火焰越来越小,显然消耗了太多法力。
清风举起青铜剑,剑尖离主茎只有寸许。但就在这时,他看到主茎上的螺旋花纹突然动了起来,组成了一幅画面:女娲娘娘站在不周山下,手中握着仙藤的根须,正将五色石一块块粘起来。那些根须上,还挂着未干的泥水。
“它曾是补天之材。”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在清风脑海中响起,“我用它捆过五色石,也用它救过落水的孩童。可后来,它亲眼看着那些孩子被洪水卷走,看着良田变成泽国...”
画面突然变了,变成了共工怒撞不周山的场景。巨人的身躯倒下时,撞倒了仙藤生长的仙山,藤蔓随着碎石坠入幽冥,一路上缠绕了无数挣扎的亡魂。最让清风心惊的是,他看到其中一根藤蔓上,缠着一个小小的身影,那是个梳着总角的男孩,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饼。
“它不是天生邪恶。”声音继续说道,“是怨恨和痛苦让它变成这样。你斩断它,等于让那些亡魂永世不得超生。”
清风的手开始颤抖,他看向老君,只见师父正艰难地对抗着藤蔓的围攻。一根藤蔓缠住了老君的手腕,那里的道袍已经被渗出的血染红。青牛发出一声哀鸣,前腿一软跪了下去,身上的火焰彻底熄灭了。
“清风!别听它蛊惑!”老君的声音带着疲惫,“它在用亡魂的记忆动摇你的心志!再不动手,三界的水系都要被它污染了!”
主茎上的画面又变了,这次是无数干涸的河床,裂开的土地上,人们跪在地上祈求雨水,孩子们张着干裂的嘴唇哭泣。“你看,”声音叹息道,“天界治水,堵不如疏。我本是天地间的灵根,能调节八方水系,可他们却把我锁在幽冥三千年...”
清风突然想起师父说过的话:“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他看着主茎顶端的三颗果实,突然明白了什么——那些果实一半银白一半赤红,不正是阴阳调和的象征吗?
“师父!”清风大喊道,“它不是要害人,它是想出去调节水系!当年洪水泛滥,它吸收了太多怨气,现在是想把这些怨气排出去!”
老君一愣,随即看向那些藤蔓。果然,随着清风的话语,那些原本疯狂攻击的藤蔓动作慢了下来,上面的人脸纹路也露出了痛苦的表情,像是在挣扎。
“可它现在的力量已经失控了。”老君喊道,“不斩断它,它结出的果实会让三界的水都带着怨气,喝了的人会变得疯狂!”
清风看着主茎,突然做出了决定。他没有挥剑斩断主茎,而是将青铜剑倒转,用剑柄轻轻敲击那三颗果实。每敲一下,果实就震动一次,发出清脆的响声。随着响声,果实上的赤红渐渐褪去,银白色越来越亮。
“我知道你很痛苦。”清风轻声说,“但伤害别人不能减轻痛苦。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请求师父带你回紫霄宫,用八卦炉的火气慢慢化解你的怨气,让你重新成为调节水系的灵根。”
主茎剧烈地摇晃起来,像是在挣扎。血海开始翻腾,浪涛拍打着祭坛,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但那些藤蔓却不再攻击,反而缓缓退开,露出了通往岸边的道路。
五、紫霄宫的新客
当老君和清风带着仙藤回到紫霄宫时,昆仑墟的瑶池已经恢复了平静。那些倒流的湖水重新填满了瑶池,甚至比以前更加清澈,湖边还长出了从未见过的七彩莲花。
仙藤被种植在八卦炉旁的玉盆里,老君每天用金丹的粉末喂养它。起初,藤蔓上的人脸纹路还会偶尔浮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纹路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翠绿的新叶。
三个月后,仙藤开出了第一朵花。那是一朵洁白的莲花,花瓣上滚动着金色的露珠,散发着能安抚心神的清香。清风发现,每当这朵花开放时,三界各地的降雨就会变得特别均匀,既没有洪涝,也没有干旱。
“你当初的决定是对的。”老君看着正在给仙藤浇水的清风,捋着胡须笑道,“有时候,慈悲比强硬更有力量。这仙藤吸收了三千年的怨气,一旦爆发确实会危害三界,但如果能引导它化解怨气,反而能成为守护三界水系的灵根。”
清风看着仙藤顶端新长出的嫩芽,嫩芽上还挂着一滴晶莹的露珠,映出他的笑脸。“师父,它什么时候能结出新的果实?”
老君指着八卦炉:“等这炉金丹炼成,它的怨气也就化解得差不多了。到时候结出的果实,会是三界最好的治水良药。”
檐角的风铃轻轻响了一声,这一次,声音清脆悦耳,带着草木的清香。青牛趴在殿前的金砖上,悠闲地甩着尾巴,看着玉盆里的仙藤,眼神里没有了当初的警惕,多了几分温和。
幽冥血海的十二处泉眼,如今都有了新的封印,那是用仙藤的须根和八卦炉的余火共同制成的,既能防止怨气外泄,又能让仙藤的灵气滋养幽冥的水域。孟婆说,最近走过奈何桥的鬼魂,脸上的戾气少了很多,喝汤的时候也安静了不少。
清风偶尔会想起祭坛上看到的画面,想起那个攥着半块饼的男孩。他不知道那些被仙藤吸收的亡魂最终去了哪里,但他相信,随着怨气的化解,他们总会找到安息的方式。
就像这仙藤,曾经承载了那么多痛苦和怨恨,如今却在紫霄宫的祥云缭绕中,重新绽放出生命的光彩。或许这就是大道的真谛——不是非黑即白的决断,而是在理解与慈悲中,找到转化的可能。
夕阳西下时,仙藤的影子投在八卦炉子上面,与炉身上的太极图重叠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面。清风知道,从太上老君决定不斩断仙藤的那一刻起,三界的水系,乃至更多生灵的命运,都已经悄然改变。而这份改变的起点,不过是一个少年道童在祭坛上,选择相信慈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