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 > 第545章 三清现世

第545章 三清现世(2/2)

目录

话未说完,地底传来震耳欲聋的咆哮。整座泰山竟开始倾斜,封禅台中央裂开道深不见底的口子,里面涌出的黑雾中,隐约能看见无数兵器的虚影。元始天尊踏空而起,周身浮现出七十二道金光,每道金光里都坐着尊微型的道人虚影。

“玉清神雷,诛邪!”随着一声断喝,金光如瀑布般坠入裂缝。黑雾发出凄厉的惨叫,那些兵器虚影瞬间化为齑粉。小道士在烟尘中看见,裂缝深处似乎有张巨大的人脸正在消散,眼眶里流出的血泪,在地上汇成条蜿蜒的小河。

四、不周山的残柱

通天教主是从不周山的残柱里走出来的。当他握住断裂的天柱时,那些早已石化的木纹突然活了过来,顺着他的手臂爬上道袍,在袖口织出幅诛仙阵的图案。守在山脚下的夸父族后裔看见这一幕,纷纷跪倒在地,因为他们在族志中见过记载——当年支撑天地的巨人,手臂上就有同样的纹路。

“把这些莲子种在断柱周围。”通天教主将个玉盒抛给族长,盒中躺着的莲子泛着七彩霞光,“三日后会开出通天桥,能让山下的凡人避开地缝中的煞气。”

族长刚要询问,却见断柱突然发出龙吟。原本光滑的柱身上浮现出无数剑痕,每个剑痕里都渗出金色的液体,落地便化作柄柄小剑,在空中组成个巨大的“截”字。通天教主望着这字,突然叹了口气:“当年摆诛仙阵,终究是造了太多杀孽。”

话音刚落,南方天际飞来团火云。火云落地化作头三足乌,鸟喙中衔着枚玉简,上面写着:“祝融氏的神火正在蔓延,已烧毁三万座山。”通天教主接过玉简,只见上面的字迹突然燃烧起来,在空气中组成幅画面——无数火山同时喷发,岩浆汇成的河流正朝着东海涌去。

“师弟们那边如何了?”通天教主对着虚空问道。话音未落,两道金光从东西方向飞来,落在他左右两侧,正是老子与元始天尊。老子手中的太极图正缓缓旋转,将周围的火气吸纳入图;元始天尊的拂尘沾着些黑色粘液,那是地脉深处的煞气凝结而成。

“归墟的封印已重新加固。”老子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只是共工的残魂逃了出去,此刻正在北海掀起海啸。”

“泰山的蚩尤煞气已镇压。”元始天尊拂尘轻扫,空中突然落下无数光点,那是被救的凡人魂魄,“但天庭的裂缝还需修补,玉帝说,需要用我们三人的元神之力才能合上。”

通天教主望着燃烧的南方天际,突然大笑起来:“修补天庭?当年吾等开天辟地时,哪有什么天庭?不过是些后生晚辈占了块云彩就自称天帝罢了。”话虽如此,他却抬手对着南方一挥,诛仙阵图突然展开,化作道巨大的光幕,将蔓延的火云挡在了光幕之外。

老子与元始天尊相视一笑,同时抬手。太极图与混元珠在空中合二为一,化作道七彩长虹,一头连着不周山的残柱,一头伸向西方天际的裂缝。通天教主纵身跃入长虹,诛仙阵图如影随形,在裂缝处化作座金桥,将涌出来的妖魔尽数斩灭。

五、天地间的道音

当三清的元神在南天门汇合时,整个三界突然安静下来。正在喷发的火山停止了轰鸣,海啸退回了深海,就连地府的鬼魂都停止了啼哭。无数生灵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浮现出三尊巨大的虚影——老子手持太极图,元始天尊托着混元珠,通天教主背后是诛仙阵图,三者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将破碎的天幕照得如同白昼。

“该结束了。”老子的声音传遍三界,那些因天地动荡而错乱的时序突然恢复正常。正在西沉的太阳重新升起,落在北极的星辰回到了原位,就连路边正在凋谢的野花,也重新绽放出花瓣。

元始天尊拂尘一挥,无数光点从四面八方飞来,那是三界生灵的信仰之力。这些光点在他掌心凝聚成颗明珠,被他轻轻抛向天幕的裂缝。裂缝接触到明珠的瞬间,竟如伤口般开始愈合,露出后面更加深邃的星空。

通天教主的诛仙阵图突然化作万千剑气,却没有伤人,反而钻进了大地深处。正在震颤的山脉停止了摇晃,裂开的地缝开始合拢,那些因煞气而变异的草木,重新变回了原本的模样。夸父族的族长在不周山下看见,断柱周围长出的通天桥,桥栏上刻满了劝人向善的经文。

三清的虚影在空中合为一体,化作道贯穿天地的光柱。光柱中传出古老的道音,时而如洪钟大吕,时而如细雨无声。玄尘在昆仑墟听见,道音里讲的是宇宙初开的景象;敖广在东海听见,道音里说的是水流不息的道理;泰山的小道士听见,道音里讲的是万物生长的规律。

当光柱散去时,天空中的裂缝已经消失无踪。南天门重新变得金光璀璨,只是门楣上多了三个古字:“道法自然”。四海的波涛平静下来,海面上漂浮着无数金色的莲花,每朵莲花都托着颗珍珠,里面映照着三清合体的虚影。

昆仑墟顶,太虚真人望着重新合拢的玄冰,发现裂缝中长出了株从未见过的植物。这植物生有三片叶子,分别呈现青、赤、白三色,叶脉里流淌着淡淡的紫气。玄尘刚要伸手去碰,就见叶子突然展开,露出里面的三枚果实,形状竟与三清塑像手中的法宝一模一样。

“这是道根。”真人捋着胡须笑道,“三清虽已回归混沌,但他们的道留在了三界。以后每逢乱世,这道根就会结果,提醒生灵们顺应天道,不可妄为。”

东海龙宫,敖广看着龟丞相整理的水书,发现最后一页多了段新的记载:“庚辰年霜降,三清现世,重整乾坤。此后三界安,四海平,万物顺其道而生。”他抬头望向归墟的方向,那里的漩涡已经消失,只留下片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三朵永不消散的祥云。

泰山封禅台,小道士发现无字碑的碎片重新合拢,只是碑面上多了行字:“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老道告诉他,这是三清留下的启示——大道无处不在,修行不必求远,只需在世间万物中感悟真谛。

许多年后,当三界再次出现动荡时,有人在昆仑墟见过个骑青牛的老者,在东海见过手持玉如意的道人,在泰山见过袍角带剑痕的修士。他们行色匆匆,却总能在危难之际化解危机。人们说,那是三清的分神,只要世间还有道,他们就永远不会真正离开。

而那株长在昆仑墟的道根,历经万载春秋,始终枝繁叶茂。三片叶子上的纹路,渐渐化作了天地运行的轨迹,青叶映着日月,红叶连着山川,白叶通着四海,默默守护着这片由三清亲手重整的乾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