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冰袋与掌声(1/2)
晨光刚漫过窗帘缝,纪风就被艾瑞克的手机震醒了。屏幕上弹着抖音的推送,#林宇轩被教练组拿捏#的话题后面跟着个红得发烫的“爆”字。他转头看对面床,林宇轩还蜷着,右脚脚踝那圈白色护具从被子里露出来,边缘蹭着床单,护具上的粘扣因为被反复调整过,有点起毛了。
“你看这瞎编的。”艾瑞克揉着眼睛坐起来,把手机怼到纪风眼前。视频里,一个戴着眼镜的博主正指着屏幕分析:“十七岁的天才球员,半决赛刚立大功,决赛前突然‘轮休’,这背后肯定有猫腻!看看林宇轩训练时的表情,全程低着头,明显是被教练组搞心态了,这就是典型的精神打压!”
评论区刷得飞快:“教练组是不是有病?放着主力不用”“小孩太可怜了,肯定被威胁了”“张指导以前就喜欢针对年轻队员,我赌五包辣条是故意刁难”。
纪风没说话,伸手帮林宇轩把被子往上拉了拉,刚好盖住护具。少年的眉头皱着,像在梦里也憋着股劲,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床单——昨晚队医来换绷带时,他疼得攥紧了拳头,指节都发白了,只是没出声。
“唔……”林宇轩动了动,醒了。他刚想伸腿,脚踝处猛地一阵刺痛,瞬间僵住,脸上掠过一丝慌乱,又很快掩饰过去,把脚往床里缩了缩。
“醒了?”艾瑞克把手机扔给他,“某体育新闻说,你昨天跟张指导在理疗室吵了半小时,说‘死也不上场’,
林宇轩划着屏幕,指尖顿在一条热评上:“十七岁懂什么?肯定是被教练吓住了,不敢反抗。”他想起昨天理疗时的情景——张指导红着眼骂他“不要命了”,他咬着牙说“能踢”,两人争得差点撞翻理疗床,没想到被门外路过的志愿者看见了,传到网上就成了“被逼争吵”。
“他们不知道……”林宇轩低声说,把手机扣在床头。他掀开被子,脚踝上的护具因为肿胀,边缘已经嵌进了皮肤里,留下一圈红痕。队医说这是软组织撕裂,至少得歇两周,可外面没人信,都觉得是教练组在搞鬼。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张指导的声音响起来:“ breakfast ti!”紧接着是其他队员的议论:“你看林宇轩昨天训练,跑两步就被张指导叫住骂,换谁不憋屈?”“我看就是故意的,怕他太出风头盖过老队员”。
林宇轩扶着墙站起来,护具在地板上磨出“沙沙”声。他深吸一口气,把那些议论声压下去,刚走两步,脚踝的疼又窜上来,他踉跄了一下,恰好被门口的纪风扶住。
“慢点。”纪风低声说,眼神往他脚踝上扫了一眼。
艾瑞克从后面赶上来,故意大声说:“走快点啊,去晚了煎蛋就没了!”他用胳膊肘碰了碰林宇轩,挤了挤眼睛——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能等赛场上见分晓。
林宇轩点点头,咬着牙往前挪。阳光从餐厅的玻璃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斑,他的影子被拉得歪歪扭扭,脚踝处那圈护具的影子,像个没人知道的秘密,沉沉地坠在地上。
早餐的餐台飘着热牛奶的香气,林宇轩刚迈出一步,脚踝就像被什么东西攥住似的疼,他踉跄了一下,手忙脚乱地扶住旁边的餐车。
“小心点。”李阳的声音紧跟着过来,他手里端着两个餐盘,快步走过来把盘子往旁边一放,伸手托住林宇轩的胳膊,“忘了队医怎么说的?不让你自己端东西。”
林宇轩没吭声,任由李阳半扶半搀着往餐桌走。右脚的护具在地板上拖出轻微的声响,他低头盯着那圈黑色护具——昨天半决赛的画面突然冒出来:他带球突入禁区,日本队门将弃门出击,两人撞在一起时,对方的膝盖重重磕在他的脚踝上,他摔在草皮上的瞬间,还不忘用脚尖把球捅向边线,裁判的哨声跟着响起,是个角球。
“想啥呢?”李阳把他按在椅子上,把餐盘推过来,盘子里的煎蛋边缘焦得恰到好处,“昨天那角球造得漂亮,要不是你那一下,咱们加时赛都撑不到。”
餐桌旁,纪风正划着手机,屏幕上#林宇轩被雪藏#的话题还在飘红。某博主把他突破禁区的画面和今早训练的视频剪在一起,配文“从造角球功臣到替补席看客,教练组的心思太明显”,不敢反抗”。
“网上瞎扯的你也信?”潘志把一片培根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昨天你被抬下去时,脚踝都肿成馒头了,队医背着人给你喷了三次止痛喷雾,他们看见了?”
周洋也点头:“我当时就在场边,日本队那门将故意往你脚上压,裁判没吹犯规就够气人了,现在倒成了你‘跟教练闹矛盾’的证据?”
林宇轩拿起叉子,刚想叉起煎蛋,手腕却有点发颤。他想起昨天被队医扶进更衣室时,李阳跟过来说“别动,我给你拿冰袋”,后来又蹲在地上帮他脱球鞋,手指碰到脚踝时,他疼得抽了下,李阳立刻放轻了动作,嘴里还念叨着“这群孙子下手真黑”。
“吃啊。”李阳把剥好的鸡蛋塞进他手里,“等会儿队医过来检查护具,你吃完了正好歇会儿。”他自己则拿起林宇轩的手机,划开屏幕往上翻,“你看这个视频,有人把昨天禁区碰撞的慢镜头放出来了,评论区终于有人说‘这伤看着不轻’,比早上那些胡扯强多了。”
林宇轩咬了口鸡蛋,温热的蛋黄混着点咸味滑进喉咙。他看着李阳低头帮他调手机音量的侧脸,想起出征奥运前的训练赛,自己被对手铲倒时,也是李阳第一个冲过来把他扶起来,还跟裁判吵得脸红脖子粗。
“对了,”李阳突然抬头,“张指导说等会儿热身,让我多练几遍角球防守,你要是看着不舒服就说一声,咱们换别人。”
林宇轩摇摇头,脚踝又传来一阵钝痛,但这次他没皱眉,只是往嘴里塞了口面包:“没事,我看着。”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他的护具上,护具边缘被李阳刚才帮忙调整时弄得很平整。餐桌旁的说话声、餐具碰撞声混在一起,比手机里那些吵吵嚷嚷的议论,让人踏实多了。
早餐刚结束,纪风的手机就震了一下,是张军发来的消息:“五分钟后,餐厅门口坐观光车去会议室,别迟到。”他抬头时,正看见林宇轩扶着柱子慢慢站起来,脚踝的护具在晨光里泛着哑光,李阳在旁边伸手想扶,被少年摆摆手躲开了。
“走了。”艾瑞克把最后一口牛奶灌进嘴里,抓起背包甩到肩上,手机还在手里亮着,是巴萨青训群的消息,米格尔刚发了张西班牙队的训练照,配文“决赛见”,机揣进兜里。
观光车在奥运村的林荫道上缓缓开着,风卷着树叶的影子晃在车身上。林宇轩靠在后排座椅上,把右腿搭在左腿上,尽量不让脚踝受力。他听见前排的周洋和潘志在聊西班牙队:“听说米格尔跟纪风在巴萨住过同一间宿舍?”
“何止,”纪风的声音从前排传来,他转头看了眼林宇轩,“两年前我刚到巴萨U16,西班牙语都说不利索,是他天天拉着我加练,教我怎么跟队友喊战术术语。”他笑了笑,“不过这家伙训练时六亲不认,上次队内对抗赛,他为了断我球,直接把我撞出边线。”
林宇轩的指尖动了动。他看过纪风手机里的照片,米格尔搂着纪风的肩膀站在诺坎普球场,两人都穿着巴萨的训练服,笑得露出白牙。网上有人扒过,这对搭档在巴萨B队时就被称为“钢铁防线”,米格尔的强硬配合纪风的灵活,几乎没让对手进过几个球。
“那他这次……”潘志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米格尔会不会对纪风手下留情?
“想什么呢?”纪风挑眉,“上次在一线队时的训练,他把我铲得膝盖青了半周,结束后还拿着冰袋跟我勾肩搭背,说‘这才是竞技体育’。”他看向林宇轩,“所以别想着什么人情,米格尔防你的时候,只会比防别人更狠——他知道你速度快,肯定会提前下脚。”
观光车停在会议中心门口,大家陆续下车。林宇轩刚想迈步,脚踝突然一阵刺痛,他踉跄了一下,恰好撞在身后的李阳身上。
“慢点。”李阳扶住他,往他脚踝处看了看,护具的粘扣松了点,露出里面泛红的皮肤,“等会儿让队医重新粘一下,别在场上出岔子。”
走进会议室时,张军已经在调试投影,屏幕上正滚动播放西班牙队的防守集锦,米格尔的身影频频出现——他卡位时像座移动的山,连佩德里都在训练赛里被他拦得没脾气。
“纪风,”张军头也没回,“米格尔的弱点除了转身慢,还有什么?”
“他怕急停变向。”纪风走到前排,指着屏幕上的画面,“上次我跟他练一对一,连续三次急停变向,他的重心就乱了。”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宇轩身上,“这招,林宇轩比我做得好。”
会议室里静了两秒,有人低头笑了笑。林宇轩坐在最后一排,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护具边缘,心里却突然亮堂了点——不管能不能上场,那些在训练场上练过无数次的动作,那些纪风、米格尔都熟悉的节奏,其实早就刻在骨子里了。
张军把战术板翻过来,用红笔圈出米格尔的位置:“所以我们的反击要打他的侧后方,林宇轩……”他抬眼看了看最后一排,“你虽然替补,但也得盯着,万一有机会上,就往他身侧突。”
林宇轩抬起头,刚好对上纪风投来的目光,那眼神里带着点熟悉的劲儿——就像在巴萨的训练场上,纪风总在米格尔冲过来前,悄悄给他使个眼色,示意“往这边突”。
窗外的观光车已经开走了,树影在地板上慢慢拉长。林宇轩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踝,护具里的冰袋还没化,凉凉的贴着皮肤。他知道,等会儿米格尔在西班牙队的会议室里,大概也在说着同样的话——“防住纪风,注意那个十七岁的小个子”。
而这些,比网上那些吵吵嚷嚷的猜测,真实多了。
会议室里的战术分析刚到关键处,张军的手机突然响了,他看了眼来电显示,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走到外面接电话的声音压得很低,却还是有几个字飘进林宇轩耳朵里——“……陈主席的意思……把伤情公开……”
没过十分钟,周洋的手机突然“嗡”地震动起来,他划开屏幕,猛地“我靠”了一声:“轩子,快看!足协官微发声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