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制瓦坯(1/2)
陈实赶集回来时,带回一堆泥瓦匠的常用工具,坐在院中侍弄半天。
秋田对这些东西也很好奇,一样一样的翻着看。
陈实说那几个像木匣子的东西是扳砖的,那个圆桶是制瓦坯的瓦桶,又说让秋田给瓦桶量好尺寸,做几个桶布,制瓦坯的时候要用到。
秋田对瓦桶最感兴趣,长得像普通人家的水桶,却又要小得多。
普通水桶是一块块宽桶板箍成的,而这瓦桶的桶板都很窄,只有幼儿的指头那么宽,只有两件桶板是宽一些,桶板上有孔,软强穿过桶板将其组合在一起。
陈实见秋田好奇,就给她展示如何扭动宽木板后,整个瓦桶就收缩,然后又如何将宽木板扳正,又形成一个完好的桶。
“石头哥,瓦都是用这种瓦桶做出来的?”
“也不全是,我们益山县普通人家都用小瓦,小瓦就用这种瓦桶做出来,大户人家用的大瓦和那些奇形怪状的瓦不能用这个做,得另外做模具做,但我们暂时做不了大户人家的生意。”
秋田点点头表示认同。
天一晴,陈家父子几个将晒干的稻草拉到砖瓦场,给棚子盖上稻草。
几人齐心协力,两天就将半亩面积的草棚盖好,陈家自家的稻草根本不够,张铁匠让陈实去他家拉了几板车过来才够。
场地建好了,就动工做砖瓦。
第一步是选土,一定要是黄色的黏土,选好地方挖开一米多深,取与石块。
第二步是练泥,俗称踩瓦泥,往选出来的土里加水,经过不断的翻捣,如果有牛踩泥更好,没有牛就只能人用脚不断的踩,达到适合的粘度再搁堆,堆成一垛矮墙的形状,当然这形状的长宽都是有要求的。
用稻草编成草垫子附盖在泥垛周围,时刻观察其情况,并适当的补上些水份,这就是醒泥的过程,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前面一批泥给醒着,就开始准备更多的黏土,还得砍烧窑的柴。
陈家父子几个干得热火朝天,就到了中秋节前。
八月十三那天,秋田把虎子托给罗氏,自已去赶集卖鸡蛋草药,买了一些家里常用的东西,又买了几斤肉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
路过村口砖瓦场的时候,并没有看到陈实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去哪里忙活了。
经过陈家院门口的时候,叫出陈林,让她把肉拿进去,说是他哥买的。
虽然秋田与陈实相好的传言已经传了很久,但陈家老宅的人却一直没有与秋田有过任何接触。
陈林正不知道该不该接秋田递过来的肉,李氏的声音传了出来:“是秋田啊?去赶集了?”
“是嘞,婶子,陈实让买的肉给送来。”
李氏扫了一眼,秋田放在门口的背篓里还有一块小些的,便伸手接过来:“虎子呢?”
“在我娘那里。”
“秋田进来坐会儿。”
“二天吧,婶子,我怕我娘她带不住两个孩子。”
“那行,下回你忙的时候,就把虎子送我们这里来,我们家闲人还是有的。”
秋田应了一声就匆匆离去。
“娘,那我以后可以去看看虎子吗?”陈林这回倒是长了心眼,没有大声嚷嚷,询问的声音很轻。
李氏看她一眼并不说话。
“娘,虎子太可爱了,哥又很少带他过来,如果是我亲侄子就更好了。”
李氏白她一眼,才道:“去了别乱说话,不要总是管不住自已的嘴,看虎子就看虎子。”
秋田知道早迟有一天会和陈家老宅的人打交道,当初李氏故意在她面前说白家的事情,能猜到李氏对她并不满意。
前些日子她一直避免与她们有过深的交往,但这一个多月来,陈家父子几个对陈实的事情真是全力以赴,她才主动买东西送到陈家老宅,李氏态度还算和气。
秋田自然不知道当初陈实跟李氏说了什么话。
陈实上次跟李氏的话说得很重,李氏那些多余的想法一下子就没了,还很快就想通了。
既然儿子巴心巴肠地喜欢,孙子都有了,她又有什么好说的,日子反正是他自已过,秋田是在村子里人看着长大的,再差也不会比白氏差。
至少,秋田没有白氏那样强势的娘家。她曾经那个当货郎的爹,说是在卖掉她的时候就断了联系。
张家院子里,罗氏正为两个孩子头痛,狗蛋刚睡醒过来要吃奶,虎子一上午不睡觉,总是想让人牵着走。
“娘”,一个稚嫩的声音,秋田刚进张家院子就听到,抬眼一看,虎子趴在张家的门槛上,正对着她喊“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