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狂喜如潮般涌来!(1/2)
这些贵族功臣们也并非不明事理,特别是此刻他们方知皇上的远大抱负。
对他们而言,区区几个文臣又何足挂齿?
最关键的是,他们竟能在这般具有远见卓识、胸怀壮志的君主麾下效力。
这简直是祖宗显灵啊!
真是太好了!
“皇上,英明神武!”
“吾皇万岁万万岁!”
不知何时,一位武将率先跪在赵煌面前,高声呼喊,其余武将亦纷纷跪倒在地。
众人齐声高呼这两句话,似乎唯有如此方能抒发他们内心的激动。
赵煌:“……”
“这小子的主意真有如此绝妙?”
“朕不过是依样画葫芦,你们至于如此……”
赵煌心中五味杂陈。
但他终究将满腹牢骚咽了回去。
待这些大臣们激动得嗓音沙哑,赵煌才淡然说道,
“既然本亚力那边能掌控局势,我们眼下也只能信赖他能稳住局面。”
“那么,”
“宁安伯,就由你统率十万大军,并三千精骑前去支援本亚力。”
闻听赵煌旨意。
宁安伯陈震激动得满脸通红。
“遵命,皇上,臣定不辱使命!”
随后,
又有几番人事调动。
最终,
赵煌率领四十万大军先行返回大明。
北方事务,交由贵族功臣处理。
而他,则需将注意力转向东南沿海!
恰在此时,
赵煌一行人方回应京,尚未坐稳,
南方终于传来锦衣卫的密报!
那个侵扰海上诸国的海盗头目的真实身份,已被揭露!
赵煌一听,顿觉浑身疲惫一扫而空。
急忙召见文武百官,前往奉天殿商议。
无疑,最为关键的,乃是皇嗣李辰逸。
“北征的军队刚归来。皇嗣体弱,定是疲惫至极。你需携同太医局的医师一同前往。”
“若皇嗣身体有何不妥,便让医师当场诊治。”
“只要他尚能行走,便让他来此共商国是。”
“若他连行走都不能,你们便寻一副担架,将他抬来。”
李渊对身旁的太监如此吩咐。
不如此吩咐不行啊,他深知这位皇嗣李辰逸的性情,北伐数月,他怕是早已厌倦。
此番即便是自己的旨意,也未必能让他遵从。
世人只道这位皇嗣体弱多病,却不知在那病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何等狂野不羁的心……
传旨太监无言以对。
皇上,您都说皇嗣体弱了,怎么还下了如此严苛的旨意。
您可真是亲祖父!
传旨太监心中有些不忍。
然而,既已身为太监,食了皇宫之禄,又能如何?
瞧瞧那太监街,多少人为了入宫,不惜自宫,却仍难求一席之地。
这年头,
太监的职位太过抢手。
皇上是所有太监的顶头上司,虽对皇嗣苛刻,但皇嗣啊,你也别怪奴才,要怪就怪你祖父太过狠心。
传旨太监心中暗自摇头,转身离去。
李渊望着传旨太监的背影,心中方松一口气。
他似乎并未察觉。
自能听见李辰逸的心声后,他已越来越依赖这位孙儿。
一想到今日李辰逸或许因疲惫而不愿前来,他便浑身不自在。
仿佛连国事也不知如何处置了。
李渊等啊等。
文武百官皆已到来。
就连一直代行国政多日,刚回晋王府休息的晋王李承乾,也被紧急召入宫来。
直至此刻,皇嗣李辰逸才面色苍白,姗姗来迟。
见到李辰逸的那一刻,李渊才不动声色地在心中暗松一口气。
随后淡淡道:“既然人都到齐了,你们看看该如何处理吧?”
随即,
内阁大臣赵谦在一旁,将锦衣卫呈上的密报,大声诵读出来。
自赵谦在草原时看出李渊的宏图大志,并大声赞同后,
他便受到了李渊的特别看重。
别看现在他当众宣读情报,看似是太监也能做的活计。
实则不知有多少人,在暗中羡慕他呢。
此事彰显出皇上对那位重臣非同小可的重视,并向朝臣们发出了明确的信号:
此人能力出众,朕将重用之!
“内阁首辅之位,恐将易主。”
众多大臣私下里如此揣度。
不久,
杨辉便将锦衣卫探得的消息和盘托出。
原来,
那些侵扰东南沿海的异族人,相貌极为奇特,酷似传说中的昆仑奴。
“昆仑奴?我曾听家中长辈提及,据说他们的肤色、眼珠色泽、乃至发丝颜色,皆与我们迥异,五官亦显得古怪。”
“确有此事,我朝太祖兴起之前,元蒙每年都会进口不少昆仑奴作为奴隶。”
“既是被元蒙欺压之族,想必实力平平。”
“最关键的是,他们拥有多少火器?”
“神机营这些年所产火器数量有限,若对方火器众多,我们恐将陷入困境。”
“至于海战……我着实缺乏经验……”
“对了,黔国公不是在去年平定了倭国吗?黔国公,你说说,海战该如何应对?”
大臣们开始私下讨论,
尤其是那些即将参与战事的武将,更是兴奋异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