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西北风硬(1/2)
暮色四合,书房窗纸上映出胤禛伏案批阅的瘦削身影,烛火跳跃,将他冷硬的侧脸轮廓投在墙壁上,明暗不定。苏培盛脚步无声地闪入,脸上惯常的恭谨里藏着一丝凝重。他行至书案前,躬身,声音压得极低,字字清晰:“主子,西北六百里加急,兵部刚送到的副本。”
胤禛朱笔一顿,一滴浓墨在奏折边缘无声洇开。他抬眼,目光如冷电,扫过苏培盛手中的火漆封筒:“念。”
“嗻。”苏培盛展开那份盖着肃州卫关防大印的军报,声音平稳,却字字如冰珠砸落,“甘肃提督年羹尧急奏:查有青海罗卜藏丹津部悍匪逾千,假扮商旅,于肃州卫外野马川突袭我巡边斥候一队,尽戮之,夺马匹军械,遁入青海。臣已调肃州、凉州两镇精兵三千,星夜追剿,誓灭此獠,以彰国威,靖安边陲!”
书房内死寂。烛火不安地跳动,映着胤禛骤然绷紧的下颌线。他缓缓放下朱笔,指尖在光滑的紫檀木案面上划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悍匪?”胤禛的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却带着千钧重压,“早不劫掠,晚不劫掠,偏偏在肃州秋粮尽数入库、军粮账目待查的当口,冒出来劫杀斥候?还偏偏是年羹尧的辖地?他年羹尧,报丧的时辰掐得可真准!”
苏培盛垂首,屏息凝神:“主子明鉴。此事蹊跷万分。奴才已查过驿路,这加急军报抵京的同时,年羹尧府上一封私信,也由快马直送入八爷府旧宅。如今那里虽空着,守门的老仆却是年家的铁杆包衣。”
胤禛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眼中寒芒如淬毒的匕首:“好一个忠君报国!好一个誓灭此獠!他这是要借悍匪作乱,拖住朝廷清查西北军粮的手脚!向那些还没死透的魑魅魍魉,亮一亮他年大将军的獠牙还没被拔光!”他猛地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烛光下投下浓重的压迫感,踱到窗前,望着沉沉夜色,“肃州!又是肃州!他以为弄出点匪患,就能把粮仓里的耗子洞都堵上?做梦!”每一个字都淬着森寒的杀意,“告诉我们在肃州的人,给爷盯死了!一粒粮食的去向,一根草料的损耗,都查清楚!他年羹尧敢动,爷就让他知道,什么叫引火烧身,自取灭亡!”
“嗻!奴才即刻去办!”苏培盛凛然应命,迅速躬身退下。
胤禛独自立在窗前,胸膛微微起伏,深秋的寒意从未关严的窗缝钻入。肃州军粮贪墨的铁证就在案头紫檀匣中,海东青案尘埃落定,老八党羽被连根拔起,正是犁庭扫穴之时!年羹尧却在这节骨眼上,悍然在西北边陲点燃烽烟!以剿匪之名,行挟寇自重之实!这是赤裸裸的挑衅与警告!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转身,目光沉沉落在书案一角那个锁着张院判牛痘章程的木匣上。一个装着毁灭与清算的寒冰,一个装着希望与新生的火种。他指节重重叩在案面上。火种已成,岂容宵小搅乱乾坤!
翌日午后,承乾宫。殿内暖意融融,上等银霜炭散发着淡香。佟佳贵妃歪在临窗的贵妃榻上,一身家常的湖蓝色素缎旗袍,衬得肤色莹白,眉宇间却笼着一丝倦怠。她手中摩挲着一柄羊脂玉如意,听着下首绣墩上筱悠的回话。
“牛痘之法竟如此神异?”佟佳贵妃听完筱悠简略提及弘昐等种痘顺利、臂上几无痕迹,眼中满是惊异与后怕,“亏得你和老四有这份胆识,张院判更是舍命之人。”她顿了顿,声音压低,带着深宫特有的敏锐,“宫里怕也快起风了。皇上昨儿歇在养心殿,连夜召了兵部和理藩院的人议事,脸色沉得很。隐约听着,像是青海那边不太平了?”
筱悠捧着温热的粉彩茶盏,指尖感受着细腻瓷壁传来的暖意,闻言心头微凛。她放下茶盏,垂眸,语气平静:“儿媳也是今晨才听王爷提了一句,说是西北有些不成气候的流寇作乱,年大将军已调兵追剿。想来以年大将军之能,不日便能平息,额娘无需过于忧心。”
佟佳贵妃轻轻哼了一声,玉如意在掌心敲了敲,带着洞悉世事的了然:“年羹尧?他妹子刚在宗人府高墙里蹲着,他能咽下这口窝囊气?我看这流寇来得蹊跷!老四在肃州查粮正到紧要处,他那边就闹匪患?哼!”她话锋一转,看向筱悠,目光带着深切的忧虑,“你府上那几个小的,刚躲过天花这一劫,如今老四在西北对上这么个狠角色,你和老四,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这京城的水,看着是清了,底下暗礁漩涡,谁知道还藏着多少?”
“儿媳谨记额娘教诲。”筱悠恭顺应道,心头那根弦悄然绷紧,贵妃对年羹尧的动向洞若观火。
佟佳贵妃脸上倦意稍褪,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宁儿那丫头,跟着崔嬷嬷学规矩也有些日子了,可还吃得消?崔嬷嬷是出了名的严苛,太后跟前的老规矩了。”
筱悠脸上露出得体的浅笑:“回额娘话,宁儿起初是有些怕,也委屈过。不过崔嬷嬷虽严,教导却极有章法。宁儿聪慧,这几日已渐渐摸着了门道,站姿行礼都大有进益,就是性子还需再磨一磨。”
“那就好。”佟佳贵妃颔首,“严师方能出高徒。规矩立住了,对她日后只有好处。”她又闲话了几句,便显露出疲态。筱悠识趣地起身告退。
刚回到雍郡王府正院,还未更衣,刘嬷嬷便脚步匆匆地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一丝紧绷:“福晋,您可回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