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宠你入骨,四爷的霸气小福晋 > 第294章 康熙的决心

第294章 康熙的决心(1/2)

目录

紫禁城的夜,深得如同凝固的墨。乾清宫东暖阁内,香炉逸出的青烟,无声地盘旋、扭曲。康熙枯瘦的手指捻着佛珠,动作却比平日慢了许多,浑浊的目光落在御案上那份摊开的明黄奏折上,久久未动。

那份奏折,是梁九功方才亲自送来的,来自毓庆宫。上面是太子胤礽的字迹,却不再是往日那故作哀怨的“卒”字,或是撒娇诉苦的牢骚。字字恳切,句句泣血,引经据典,剖析己身,其核心只有一个:恳请辞去储位。

康熙的目光扫过这份请辞奏折,最后定格在那力透纸背的效法先贤、不敢因一己之私,而误江山万民之上。

他枯瘦的手指在奏折冰凉的纸面上缓缓滑过,最终停留在那个沉重的拜字上。殿内死寂,唯有烛火燃烧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梁九功。”康熙的声音低沉沙哑,打破了长久的沉寂。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角落的梁九功立刻趋步上前,躬身垂手:“奴才在。”

“太子这折子,”康熙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奏折上,声音听不出喜怒,“你怎么看?”

梁九功心头一凛,腰弯得更低,斟酌着字句:“回万岁爷,太子爷,此折言辞恳切,引经据典,颇有引咎自责、效法古之圣贤让位之德。尤其提及雍亲王殿下肃清盐引巨蠹之功,亦是实情。”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奴才斗胆揣测,此番雍亲王福晋遇刺,封锁九门,雷霆肃杀,怕是让理密亲王殿下感触良深。”

康熙几不可察地轻哼了一声,手指终于从奏折上移开,重重按在突突直跳的太阳穴上。感触良深?何止是感触!是吓破了胆!盐引案的血腥,王府福晋在京畿遇刺的凶险,胤禛封锁九门、铁腕肃杀的狠厉,这一切,如同最冰冷的镜子,照出了大清深处盘踞的毒瘤,也照出了一个事实:这副千疮百孔的江山重担,他年迈的身躯扛着已显吃力,而那个曾经寄予厚望的胤礽,早已被吓破了胆,只想远远躲开这漩涡中心。这封辞位奏折,是胤礽的恐惧,却也奇异地,解开了他心中最后一丝犹豫的结扣。

“是啊,”康熙的声音带着一种深重的疲惫和尘埃落定后的松弛,“感触良深,也难为他了。”他闭上眼,靠回明黄锦缎的引枕上,“传旨,明日辰时正刻,乾清宫大朝,在京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满汉大学士、六部九卿、都统、副都统、统领、副统领,上朝听宣。不得有误。”

“嗻!奴才遵旨!”梁九功心头剧震,知道一场关乎国本的大变局,即将在明日尘埃落定。

翌日,辰时正刻。

乾清宫大殿内,冬日惨淡的阳光透过高窗,斜斜地投射进来,在肃立的文武百官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空气凝滞,落针可闻,只有更漏滴答,一声声敲在人心上。

康熙帝高踞于金漆龙椅之上,明黄的朝服衬得他面容愈发清癯,眉宇间的疲惫深重,但那双浑浊的眼眸深处,此刻却燃烧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黑压压匍匐的朝臣,最终,落在了站在亲王班列最前方的胤禛身上,以及特意被安排在御阶下方左侧、单独设了一张紫檀木圈椅的胤礽身上。

胤礽今日穿戴整齐,脸色却依旧带着几分不自然的苍白,眼神有些飘忽,不敢与康熙或胤禛对视,只盯着自己紧紧交握、放在膝上的双手。

“众卿平身。”康熙低沉而威严的声音打破了死寂。

百官山呼万岁,依礼起身,垂手肃立,目光或明或暗地聚焦在御座和胤礽身上,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预感今日必有惊天动地的旨意颁下。

康熙的目光落在胤礽身上,声音沉缓,清晰地送入每个人的耳中:“太子胤礽,昨日向朕呈递奏折,言辞恳切,引经据典,自陈德才不足,体弱多病,深恐贻误军国重事,辜负社稷所托。更言及古之圣贤禅让之德,愿效法先贤,主动请辞太子之位,退位让贤。”

轰!阶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倒抽冷气的声音!无数道震惊、骇然、难以置信的目光瞬间投向了胤礽!主动请辞?退位让贤?这简直是国朝从未有过之先例!

胤礽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头垂得更低。

康熙的声音继续响起,带着一种盖棺定论的威严:“朕览其奏,字字泣血,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太子之位,关乎国本,非德才兼备、精力充沛者不可居之。胤礽体弱,难堪此任,既有此高义让贤之心,朕允其所请!”

“允其所请”四个字如同惊雷,在寂静的大殿内轰然炸开!无数官员脸色骤变,几乎站立不稳!储位,真的易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