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无罪or过失?(1/2)
李明远紧抿着嘴唇,眼神复杂地看着张伟,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他作为检察官的立场和对生命的敬畏,让他依然无法轻易认同“无罪”的结论。
审判长的目光此时也牢牢锁定在张伟身上。
他原本以为,在两位关键证人出庭后,案件的大方向基本已定——过失致人死亡。
刑期多少,才是接下来合议庭需要反复斟酌的核心。
他甚至已经开始在脑海中预演合议时的各种观点交锋和法律条文的适用。
对于张伟最后会坚持“无罪”的辩护方向,他有所预料,毕竟这是辩护人的权利和策略。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张伟的最后陈述,竟然拥有如此石破天惊的力量!
这哪里是什么程序性的总结发言!
这分明是釜底抽薪、直指人心的最终绝杀!
审判长在内心深处倒吸一口凉气。
他还是小看了这个年轻人!
如果说之前的证据链是将案件从“铁案”拉向“过失”,那么张伟这番最后陈述,则是硬生生将“过失”与“无罪”这两个原本看似泾渭分明的选项,强行拉到了同一个天平的两端,让法官进行最艰难的抉择!
张伟没有过多纠缠于法条的细节辨析,而是将整个案件置于更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下。
他所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个农村老妇的无知与不幸,更是一幅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所遗忘的底层群像。
“信息鸿沟”、“监管疏漏”、“结构性风险”、“认知常态”……
这些词汇,从一个年轻律师口中如此深刻而精准地道出,并与冰冷的案卷材料、科学的鉴定报告完美融合。
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法律辩护技巧!
这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一种对人性困境的深切悲悯!
审判长甚至感觉到,张伟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在为赵王氏辩护,更像是在拷问整个司法体系!
拷问每一个手握权力的人——当法律遭遇极端个案,当冰冷的法条触碰到活生生的人性与现实的粗粝,我们该如何抉择?
判决不仅是对个案的处理,更是对社会价值的引领。
这句话,重重地敲击在审判长的心上。
他知道,这份判决,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它所传递的信号,其意义将远远超出案件本身。
原本以为只是一个量刑幅度的考量,现在却变成了一个罪与非罪的根本性判断。
这难度,何止提升了一个量级!
审判长的额角,不知不觉间渗出了一丝细密的汗珠。
他拿起法槌,手感竟有些沉重。
“咚!”
“全体起立!”
法庭内所有人应声站起。
“现在休庭!”
“合议庭将对本案进行评议,择期宣判!”
审判长和审判员退庭。
法警上前,准备带离赵王氏。
现场的记者们立刻骚动起来,试图捕捉更多信息。
直播间弹幕瞬间爆炸。
“卧槽!真的坚持无罪辩护到底啊!”
“张律师牛逼!逻辑清晰,证据链完整!”
“科学报告+社会调查+证人,这套组合拳太猛了!”
“哭了,希望老太太真的能无罪释放,她太可怜了“
“无罪?三条人命啊!这也能无罪?”
“楼上别杠!人家讲的是法律!是事实!瓶子本来就有毒,老太太不知道,这叫啥罪?”
“不知道就没责任?那以后杀人放火都说不知道呗?”
“社会调查报告那段,听得我心里发毛……原来农村有这么多潜在危险!”
........
三江律师事务所。
周明站在落地窗前,手里端着一杯咖啡,早已凉透。
他双眼无神地望着窗外繁华的都市景象。
阳光照在他脸上,映出一种复杂的表情。
有凝重,有思索,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