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大明:每日刷新技能,老朱人麻了 > 第51章 烈烈风

第51章 烈烈风(1/2)

目录

武英殿内的龙涎香在青铜兽炉中袅袅升腾,朱元璋枯槁的手指抚过《皇明祖训》泛黄的绢帛封面,指尖能感受到前日朱笔批注时残留的墨渍颗粒。他刻意将诏书颁布选在寅时三刻——这是当年鄱阳湖大捷的时辰,殿外启明星的冷光正透过雕花槅扇,在亲王们的蟒袍金线上流淌。

“都凑近些!“老皇帝突然用镇纸敲击御案,惊得琉璃盏中的冰湃杨梅汁泛起涟漪。十二位亲王慌忙提着织金曳撒前襟,靴底金钉在花斑石地面上划出细碎火花。燕王朱棣注意到父皇龙袍肘部磨出的毛边,那是连日批阅藩镇奏报留下的痕迹。

朱元璋展开足有三尺长的诏书,羊皮纸摩擦声令周王朱橚想起儿时太傅戒尺抽打掌心的响动。“自即日起,诸王就藩之制更易如左...“老皇帝沙哑的嗓音裹挟着江淮口音,殿角铜壶滴漏恰好坠下一滴水珠,在寂静中激起回响。

秦王朱樉突然向前踉跄半步,镶玉革带上的螭纹佩饰撞出清越声响。他死死盯着诏书中“海外开疆“四字,喉结上下滚动如吞了火炭:“父皇是说...儿臣等可效法周公分封诸侯?“

“混账!“朱元璋一掌拍在舆图卷轴上,震得案头青瓷笔洗嗡嗡颤动,“周室衰微皆因诸侯坐大!尔等要学的是汉武唐宗!“他猛地抖开那幅用波斯靛蓝与天竺朱砂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南海波涛在烛火下泛着磷光。

晋王朱棡的鼻尖几乎要贴上羊皮地图,他嗅到墨迹里混杂的龙脑香气,这是工部用郑和船队带回的香料特制。当朱元璋的竹杖点在“交趾“位置时,燕王朱棣突然发现那片区域用金粉标注着“岁产三季稻,可纳粮赋百万石“。

“此处瘴疠之地...“潭王朱梓刚怯生生开口,就被朱元璋鹰隼般的目光钉在原地。老皇帝从袖中抖出份奏报掷在案上:“上月占城使节进贡的沉香木,抵得上你潭王府三年岁入!“

楚王朱桢的指尖在地图上游移,突然触到某处凸起。他借着烛光细看,发现“西域“区域用胶泥塑着微缩骆驼商队,鬃毛竟是用真马鬃一根根黏就。“此去玉门八百里,有良马如云...“朱元璋的竹杖划过祁连山轮廓,晋王朱棡突然重重咽下口水——他上月刚因战马不足被北元残部袭扰。

暖阁外传来五更鼓响时,周王朱橚注意到诏书末尾的朱批突然变得凌厉。当听到“五世而斩“四字,他袖中的《救荒本草》手稿滑落在地,书页间夹着的药草标本纷纷散落。

“父皇!“秦王朱樉突然单膝跪地,鎏金护膝与石板相撞发出闷响,“若儿臣五代之后...“

朱元璋拾起一片甘草标本对着烛火端详:“五代之内不能自立为帝者,当降为镇国将军。“他说这话时,目光却瞥向正在捡拾药草的周王,“就像这甘草,长在御花园是药,落在荒野便是草。“

暖阁突然灌入穿堂风,吹得地图哗啦作响。朱棣伸手按住即将卷起的帕米尔高原位置,指尖传来羊皮粗粝的触感。他看见父皇在“斡难河“处用朱砂画了三个同心圆,忽然想起去年北征时那个会说汉话的蒙古萨满——老人说草原尽头还有更辽阔的土地。

“老十二。“朱元璋突然用竹杖敲了敲鲁王朱檀的犀角腰带,“你的封地在兖州,可知孔府藏书楼里有多少海外舆图?“少年亲王慌忙跪倒,发冠上东珠磕在青砖上:“儿臣...儿臣明日就差人全部呈送兵部!“

老皇帝从龙椅上缓缓起身,骨节发出枯竹般的脆响。他踱步到朱橚面前,突然俯身捡起片淡紫色的桔梗花标本:“老五,你的《救荒本草》若是能在吕宋刊印...“周王猛然抬头,发现父皇浑浊的瞳孔中跳动着烛火,“听说那边有种叫金鸡纳的树,能治瘴疟。“

殿外传来整齐的甲胄碰撞声,那是锦衣卫在换防。朱元璋转身时,十二团龙袍摆扫过地上的药草,将几片薄荷叶碾出清凉香气。“都退下吧。“他背对亲王们摆摆手,却突然补了句:“老四留下。“

当朱棣独自面对父亲时,发现御案上的地图不知何时被翻到背面。那里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标注着水师战船数量,在“东瀛“位置赫然写着:“银矿二十七处,年采百万两“。

“知道为何让你看这个?“朱元璋的指甲在地图表面划出白痕。朱棣望着父亲手背上凸起的青筋,忽然想起十年前在凤阳老家,这双手是如何教他握紧锄头的。

“儿臣...儿臣愿为大明开疆拓土!“

“错!“老皇帝突然掀开地毯,露出底下暗格里的铁箱。当他抽出那把裹着油布的雁翎刀时,朱棣闻到熟悉的桐油味——这是徐达北伐时用过的佩刀。

刀柄缠着的丝绦已褪成暗褐色,朱元璋却像抚摸新生儿般摩挲刀身:“知道徐天德临终前跟咱说什么?他说'海上来的风,终究要比陆上的烈'。“

武英殿的铜鎏金漏刻指向亥初时分,朱元璋突然攥紧手中龙泉窑青瓷茶盏,茶汤表面映出十二位亲王或惊惶或困惑的面容。他手腕猛然发力,瓷盏在花斑石地面上炸裂的脆响,惊得殿角垂首的司礼监太监浑身剧颤,手中拂尘的银丝在穿堂风里簌簌发抖。

“都给咱听真了!“老皇帝裹着玄色大氅霍然起身,衣摆扫过御案上堆积如山的《黄册》,卷起几片泛黄的纸页。燕王朱棣注意到父亲右手虎口处新结的血痂——那是连日批阅奏折时朱笔磨破的伤口。

当“五世而斩“四个字从朱元璋喉间迸出时,晋王朱棡腰间玉带突然崩断,青玉带扣在地面弹跳着滚向殿柱,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周王朱橚袖中藏着的《农政全书》抄本滑落在地,书页间夹着的麦穗标本散作金黄的雨。

“父皇!“秦王朱樉突然膝行向前,镶着红宝石的护膝在石板上划出刺耳声响,“五代之后的子嗣...“他的声音突然哽住,殿外恰巧传来巡夜锦衣卫佩刀与甲胄碰撞的金属颤音。

朱元璋抬脚碾碎一片瓷片,苍老的面容在烛火摇曳中忽明忽暗:“咱问你们,凤阳老家的蝗灾年间,最先饿死的是哪种虫子?“他枯槁的手指突然指向楚王朱桢,“老六你说!“

“是...是抱团的蝗虫?“朱桢战战兢兢答道,镶着东珠的云头履不自觉地往后缩了半寸。

“错!“老皇帝突然掀开大氅,露出内里缝着补丁的中衣,“是光吃不做的肥虫!“他抓起案头《皇明祖训》重重拍在舆图上,惊起数只藏在梁间的蝙蝠,“当年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围洪都,朱文正那小子饿得吃皮带时,可曾指望别人供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