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工业霸主1980 > 第309章 国内秘密试制

第309章 国内秘密试制(1/2)

目录

那场决定了红星集团命运的秘密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

江城东郊,一片早已被城市发展遗忘的工业废墟之中。

一辆黑色的商务车,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前行,最终停在一扇锈迹斑斑、看起来随时都会垮塌的铁门前。

这里曾经是江城仪表厂的老厂区,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关停,在任何最新的城市地图上,这片区域都只是一片待规划的荒地。

周毅和李工从车上下来。

铁门“吱呀”一声从内侧打开,两个穿着黑色作战服,神情冷峻的安保人员走了出来,他们的手臂上,没有任何标识。

“周总,李总工。”

为首的安保队长言简意赅,核对完身份后,侧身让开。

周毅和李工迈步走入。

门外是荒草丛生的废墟,门内却是另一番天地。

一栋巨大的旧厂房被彻底翻新,外墙加装了厚厚的隔音和屏蔽材料,内部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上百台崭新的设备整齐排列,各种线缆在架高的地板下有序穿行,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金属混合的独特气味。

这里,就是“惊雷”项目的秘密试制车间。

“所有参与项目的工程师、技术员、甚至后勤人员,一共一百二十七人,已经全部进驻完毕。”周毅一边走,一边对李工介绍着情况。

“按照秦董的要求,所有人入场前都签署了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以及一份自愿隔离工作的特殊合同。在项目结束前,这里将与外界进行彻底的物理隔绝。”

李工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些正在各自工位上忙碌的身影。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专注和明亮。他们都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怎样伟大的事业。

厂房的入口处,一个巨大的电子屏上,显示着一排鲜红的数字,是所有入场人员的名单,后面跟着他们的电子签名。

“协议内容,韩羽的法务团队逐字逐句审核过,确保万无一失。”周毅补充道,“泄密成本,将会是他们个人乃至整个家族都无法承受的代价。当然,项目成功后的奖励,也同样是他们无法想象的。”

胡萝卜加大棒,最简单,也最有效。

李工的目光没有在协议上停留太久,他更关心的是技术。他快步走向车间最核心的区域,那里,第一轮的试制工作已经遇到了麻烦。

……

“李工,你来了。”

负责材料工艺的小组长王工,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迎了上来,手里捏着一张性能参数表,满脸的愁容。

“问题很大。按照秦董给的设计图,定子和转子的铁芯,需要一种特殊的软磁复合材料,英文缩写叫SMC。”

王工将参数表递给李工,指着上面的一行数据。

“这种材料要求极高,既要有堪比硅钢片的高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应强度,又要保证在高频交变磁场下有极低的涡流损耗。最关键的是,它的形态是粉末,需要通过模压成型,才能制造出我们设计中那种极其复杂的三维磁路结构。”

李工眉头紧锁,这个技术难点,他在图纸推演阶段就已经预料到了。

“我们联系了国内所有能找到的粉末冶金和特种合金厂家,”王工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无力感,“他们的回复都一样,没有。别说满足我们全部性能指标的,就连接近的都没有。我们想从欧洲和东瀛进口,但对方一听我们的技术要求,要么直接拒绝,要么就报出一个根本不可能接受的天价和超长货期,摆明了就是不想卖给我们。”

在高端材料领域,华国被“卡脖子”早已不是新闻。

只是这一次,这根绳索,直接勒在了“惊雷”项目的咽喉上。

没有合格的“骨骼”,再精妙的设计,也只是空中楼阁。

就在整个材料小组一筹莫展之际,秦奋的身影出现在了车间门口。

他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个情况。

“李工,王工,都过来一下。”

秦奋没有多余的废话,将两人带到一张会议桌前,摊开了一份文件。

是红星集团去年收购红旗铸造厂时的资产清单。

他的手指,点在了清单里一行不起眼的条目上——“德产辛特SHP-600型粉末冶金压力机及配套混料、烧结生产线”。

“秦董,这是……”李工有些不解。

“我们自己做。”秦奋的声音不大,但却异常坚定。

王工猛地抬起头,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自己做?秦董,这不是开玩笑吧?研发一种全新的尖端复合材料,没有三五年的积累,没有上千次的实验,根本不可能!我们没有配方,没有工艺,一切都是零!”

秦奋看着他,平静地说道:“配方和工艺的大方向,我会给你们。你们要做的,就是去红旗铸造厂,把那条生产线给我二十四小时开起来。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用最笨的办法,排列组合,一次一次地去试。”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不要你们在两个月内拿出完美的成品,我只要你们在五十天内,给我拿出性能能达到设计指标百分之九十的样品!剩下的百分之十,我们用设计冗余去弥补!”

王工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被秦奋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给堵了回去。

他知道,这又是一道军令。

一道看起来不可能完成,但又必须完成的军令。

“是!秦董!我们保证完成任务!”王工咬着牙,立下了军令状。

……

材料的研发陷入了一场艰苦的攻坚战,而另一边,机械加工的任务,同样不轻松。

“惊雷”电机的轴向磁通结构,对核心部件的精度要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苛刻程度。

它的定子盘和转子盘,是两个直径接近半米的巨大圆盘,但它们之间的装配间隙,却只有不到一毫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