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一群蠢材!愚不可及的傻子!(1/2)
有求必应!
在旁人看来,简直就像个败家子在挥霍祖宗积攒的家产,将他祖父汉景帝呕心沥血建立的制度彻底推翻,全盘否定。
殿内众人见陛下答应得如此爽快,慷慨大方。
有些胆大的诸侯王不由心生贪念,试探着问道:
\"陛下,那么关于国内军队的招募数量限制......\"
\"当然,臣只是担忧迁往边疆后可能面临外敌骚扰,若能招募足够的王国卫队,既能保障自身安全,又能更好地守卫边疆疆土,岂不是一举两得?\"
诸侯王招募军队的数量限制,同样是在七国之乱后被汉景帝严格控制的敏感领域。
各诸侯王除了少量必要的王宫卫队外,绝不允许拥有过多的军事力量。
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诸侯王再次拥兵自重,挑起叛乱!
问及此事,本是极易触犯朝廷忌讳的危险话题。
但军事权力,又恰恰是诸侯王最为渴望的核心权柄。
眼见陛下如此好说话,简直是有求必应,他们如何能不心痒难耐?
这人一旦问出此等敏感问题,殿内其他诸侯王都刻意不动声色地暗中观察刘旦的反应,看他会如何回应这一逾矩之举。
谁知刘旦仿佛铁了心要当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仍是笑容满面地回应道:
\"关于各诸侯王国的军队招募数量,今后可由诸位自行决定,朝廷不再设置任何限制条件。\"
这一惊人宣告甫一出口,大殿内立即爆发出一阵如雷的欢呼声:
\"陛下圣明!千古明君!\"
一位老谋深算的诸侯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五体投地,行使最高规格的大礼参拜。
其他诸侯王只是愣怔一瞬,立刻心领神会,明白这是在为陛下的承诺创造既定事实,让他无法收回成命,也让一旁的太上皇来不及阻止此事!
众人心思一通,纷纷起身,齐刷刷地跪倒在大殿中央,整齐划一地高声颂扬:
\"陛下圣明无双!陛下恩德浩荡!陛下盛世永昌!\"
刘旦悠闲地抚摸着下巴,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仿佛真的被众人的热情所感动。
\"呵呵,诸位请起,不必多礼,同宗至亲,何须如此客套?\"
各位诸侯王个个喜笑颜开,面带红光,各自回到座位上,心情愉悦万分。
他们心中早已没有了先前被迫搬迁的不甘与愤懑,反而对这次边疆封国之行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诸侯王们已经在脑海中幻想着未来在边疆拥兵数万、指点江山的威风场景,简直美不胜收!
这个宽厚仁慈的陛下,真是令人发自内心地爱戴!
诸王们笑得开怀,刘旦也笑得灿烂无比。
望着这群得意忘形、自以为占尽便宜的诸侯王们,刘旦在心底冷冷嗤笑:
呵!军队随你们招募又有何妨?我倒要看看,在那西域几千人口的弹丸小国中,你们能招募起多少像样的军队!
真正大型的封地只有三处,刘旦已经分配给了自己的三位兄弟。
剩下的全是些不值一提的小国碎土。
勉强支撑起几万人口的封地,这点人力能有什么大用处?
能够招募多少有效战力?力量悬殊之下,终究还是要俯首听命于朝廷的政令!
哦,还有那漠北草原,如今虽然被匈奴清空,荒无人烟。
刘旦正盼着这些诸侯王前去垦荒开发,用他们的力量为大汉填充那片空荡荡的草原呢!
到那时,他们哪有多余的人手去招募什么大军?
一群愚蠢至极的傻瓜!
就这样,台上虚与委蛇的双方彼此挂着甜蜜假笑,心中却同时暗骂对方愚不可及,各怀鬼胎。
这些诸侯王长期被圈禁在自己的封地内,犹如井底之蛙,不得轻易外出游历。
因此他们对朝廷内外的真实情况所知甚少,信息闭塞如同深山老林中的隐士。
这才使得刘旦能够轻易将他们蒙在鼓里,如同猎人设下的精巧陷阱。
反正只需糊弄过这短暂的片刻,等他们答应前往边疆后,一切尘埃落定,便再无回头之路。
况且,刘旦所言句句属实,并无半点虚假之处,官员确实可以随意任命,军队确实可以自由招募。
只不过前提是——能找得到人才行!
西域那片苍凉之地注定无法拥有充足的人手,号称三十六国的西域诸国,其实都是弹丸小国,微不足道的蝼蚁之国。
难道是他们不想发展壮大,甘愿如此弱小吗?
绝非如此,实在是西域那苛刻的自然环境根本养不起太多人口,寸草难生的荒漠之地,又能容纳多少生灵?
再将这片贫瘠之地分割成几十份,每一处的人口自然更是稀少得可怜,犹如大海中的几滴水珠。
至于漠北草原,这片辽阔的土地确实有能力养活数以百万计的人口。
但在近几十年内,这不过是一场空想,草原上的人丁早已死伤殆尽,如同被狂风席卷过的平原!
没有花费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这里的人口绝无可能恢复元气,重现昔日繁荣。
那么等到几十年后,当草原人口真的过百万之际又会如何?
哼哼哼,大汉朝最不惧怕的就是诸侯王们几十年后的反扑,届时早已今非昔比!
此时,心满意足的诸侯王们眼神交汇,不约而同地推举出一位面容慈祥的长者,装作漫不经心地向皇帝试探道:\"陛下,既然募兵这等大事都能开禁,那么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的小事是否也能恢复旧制?\"
这话一出口,整个大殿霎时沉寂下来,仿佛时间凝固于此刻。
所有诸侯王的目光齐刷刷盯向刘旦,只要他轻轻点头首肯此事。
众人必将立即跪地叩首,山呼万岁,将此大恩大德永远铭记于心!
表面听来,所谓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不过是封国传承的小事。
实则言外之意,直指那把悬在诸侯王头顶的利剑——推恩令!
传嫡不传庶的诉求明显与推恩令背道而驰,水火不容。
推恩令规定,诸侯王身故后,王位仅由嫡长子独自继承。
但封国的土地财富,却要由所有子嗣共同分割,人人有份!
诸侯王们提出传嫡不传庶的请求,本质上就是要废除这道令诸侯王家族日渐衰微的推恩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