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 > 第196章 陈腐过时的老旧思想

第196章 陈腐过时的老旧思想(1/2)

目录

不过要将赵王长孙留在京师,只需皇帝一句简单的旨意,这也正是刘旦今日特意询问赵王长子情况的真正用意。

广场之上,众人注视着陛下脸上那抹若有所思的感慨神情,心中疑惑更甚,完全摸不着头脑,这位年轻天子究竟在谋划什么奇特的计策。

而此时此刻,赵王刘据的心脏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冷汗悄然浸透内衣,脑海中闪过无数可怕的念头。

老三这是终于要对我和我的骨肉下手了吗?那段往事终究还是化作了刀剑?

..................

然而,刘旦并未让这位兄长在恐惧中煎熬太久,他早已决定要留下刘病已,只是直接开口有些不便,而眼前诸侯王们纷纷自愿献上太子的举动恰好提供了绝佳的借口。

环顾四周,刘旦满意地微微一笑,随即翻身上马,威严地向众人挥手示意,语气轻松地宣布道:\"既然诸位叔伯兄弟们都愿意留下子嗣在长安修习,朕自然欣然应允,赵王只需留下长子一脉即可。\"

\"时辰不早了,诸位启程吧,边疆之地路途遥远,切勿贻误行程!\"

话音刚落,刘旦那看似随意的圣旨便如一阵春风拂过这群急不可耐的诸侯王们的心头,他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齐声应道:\"臣等谨遵陛下圣谕!\"

匆忙行礼后,这些盼望已久的王爷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奔向各自的马匹,生怕皇帝陛下突然改变主意,毫不掩饰地显露出迫切离去的渴望。

这群人才不在乎刚才陛下究竟在打什么算盘,此刻在他们心中,唯有一个念头占据全部心神——奔向那广阔的边疆,奔向那可以自由呼吸的封地!

唯独赵王刘据站在原地多停留了片刻,他深深地凝望着自己的长子一家三口,眼中流露出复杂难明的情绪,那里面有愧疚,有无奈,甚至还有一丝隐秘的解脱感。

诸侯王们如鸟兽散,各自朝着命运安排的方向全速奔驰,仿佛背后有猛兽追赶,迫不及待地奔向他们以为的自由天地。

\"但愿诸位叔伯兄弟们到了封地后,依然能够保持此刻的欢欣雀跃之情,\"刘旦在心中默念着这句略带讽刺的祝福,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随后,年轻的皇帝也不再逗留,轻轻一拍坐骑,带领禁卫军缓缓返回长安城,迁徙诸侯王的重大工程至此告一段落,剩余的具体事务自有朝臣们去处理善后。

而他这位手握天下权柄的至尊,自然要回到后宫去处理那堆积如山的国家大事,毕竟治理这偌大的汉家江山,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诸侯王们远去了,陛下也离开了,只剩下那些文武百官们才陆续开始散场,如鸟归林般分散成各自的小圈子。

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朝堂之上,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官员的品级直接决定了他能够进入什么样的社交圈层,这是大汉朝不成文却人人皆知的潜规则。

当今大汉朝中,位居巅峰的无疑是那群拥有特殊身份的辅政大臣们,他们构成了朝堂上最为显赫的权力核心圈。

年迈的辅政首脑桑弘羊早已无力骑马,但他婉拒了随从准备的马车,坚持要步行返回城中,这种朴素的作风也是他能在几朝更迭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之一。

大人物都选择了步行,那些追随其后的小人物们自然也不敢乘坐马车或骑马,纷纷效仿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形成了一道特殊的人流景观。

一群辅政大臣们环绕在桑弘羊周围,亦步亦趋地护送这位几朝元老缓缓前行,既是尊敬,也是一种微妙的政治表态。

桑弘羊手持一根精致的紫檀木拐杖,步履虽慢却稳健,他环视四周众人,目光慈祥却透着几分老人特有的狡黠,微微一笑道:\"老朽实在是年迈力衰,骑不得马了,倒是连累了诸位贤达,要陪着这把老骨头慢慢行走。\"

\"大人说的哪里话,能够聆听大人教诲,是我等的荣幸,\"霍光立刻谦恭地回应道,语气中透着发自内心的敬重。

其他几位重臣也纷纷附和,表示这点小事根本不足挂齿,能与桑大人同行才是难得的福分。

就连向来以直率刚烈着称的霍去病此刻也学会了几分官场上的圆滑应酬,毕竟日日与这群老狐狸打交道,再铁石心肠的莽夫也会逐渐掌握些人情世故的艺术。

\"呵呵,\"桑弘羊轻轻地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笑声,目光如水般在众人脸上流转,满意地看到自己精心栽培的这批政治新秀。

视线扫过周围这几位年富力强的大臣,桑弘羊心中泛起一股淡淡的欣慰与感慨,他们每一个人都堪称国之栋梁,将来必然成为大汉朝廷的中流砥柱。

唯独他这个老朽之人,已经不得不向岁月投降,当年那个叱咤政坛的智囊已经渐渐被时光消磨了锋芒。

桑弘羊如今已届花甲之年,与周围这些正值壮年的同僚相比,他的精力与体力都在明显衰退,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环顾四周,年龄最长的苏武也不过四十刚出头,正是学识与阅历皆臻成熟的黄金时期。

而最为年轻的霍光,二十出头的年纪便已位居辅政大臣之列,前途可谓一片璀璨,不可限量。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大汉朝这偌大的政治舞台上,从不缺少杰出的表演者,只是角色在不断更迭罢了。

如此年轻便能身居高位,而且确实具备与位置相匹配的才华与能力,这在任何朝代都是极为难得的政治幸事。

其余几位如金日磾、上官桀、霍去病等人也都处于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的壮年时期,气血方刚,正是建功立业的最佳年华。

看着这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桑弘羊对大汉帝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朝廷不会因为缺乏人才而衰败,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

望着身边这群年轻有为的朝臣,感受着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桑弘羊难得地流露出一丝感性色彩,语重心长地对众人叮嘱道:\"诸位皆是国朝栋梁之才,待老夫归隐林泉之日,诸君当竭力辅佐陛下,上通太上皇意旨,下疏百官众事,公忠体国,尽心尽力,如此方能使我大汉江山永葆安稳繁荣。\"

众位大臣听闻此言,纷纷肃容应是,口称必将谨记大人教诲,尽心尽力辅佐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