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 > 第735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草木经:海金沙章

第735章 穿越之济世医馆草木经:海金沙章(1/2)

目录

暮春的细雨刚过,济世医馆后院的藤蔓架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洛风站在一架缠绕的蕨类植物前,指尖轻轻拨动着羽片状的复叶,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照得那些藏在叶背的棕黄色孢子囊愈发耀眼。秦慕伊端着竹筛走来,里面盛着晒干的粉末状药材,轻轻晃动间扬起细碎的金辉。

“今天咱们讲的这味药,藏在藤蔓深处,却有着‘通淋圣药’的美名。”洛风转身招呼伙计们,指尖指向缠绕在竹架上的植物,“都仔细瞧瞧,这就是海金沙。它是多年生攀援蕨类,茎细如线,能攀附丈余高,叶片呈羽状分裂,像羽毛一样轻盈,最特别的是叶背边缘的孢子囊,成熟后会散出棕黄色的粉末,这就是咱们入药的海金沙。”

秦慕伊将竹筛放在石桌上,让伙计们轮流观察:“大家看这粉末,细腻如金沙,手捻有光滑感,遇火会燃烧并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这是辨别真伪的关键。别瞧它不起眼,这可是大自然的精妙造物——蕨类植物没有种子,全靠这些孢子繁殖,而恰恰是这些孢子,成了治疗淋症的良药。”

药童阿竹好奇地伸手捻了一点粉末,疑惑道:“看着像细沙,它的化学成分和之前讲的根茎类药材不一样吧?”

“确实不同。”洛风点头解释,“海金沙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等,还有氨基酸、挥发油及微量元素。其中黄酮类成分是它利尿通淋的核心,能抑制尿路细菌繁殖,缓解尿道平滑肌痉挛,同时促进尿液排出,这也是它能快速缓解尿痛尿急的关键。”

秦慕伊补充道:“而且它的药性很特别,既能清热利湿又不伤阴,不像有些利尿药会损伤正气。《本草纲目》里说它‘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可见其通淋功效早被验证。咱们医馆治淋症的方子,十有八九都少不了它。”

伙计长青搓着手问道:“先生师母,淋症到底是什么病?这海金沙真能立竿见影?”

洛风望着院外连绵的雨帘,语气沉了下来:“三年前的梅雨季,那场席卷全镇的石淋瘟疫,就是靠它救了数百人的命。”

秦慕伊闻言停下手中的活计,眼神飘向远方:“那年雨水特别多,整整下了四十天没停,镇上的井水河水都变得浑浊。起初只是有人说小便时疼痛,后来越来越多人出现尿中带血、排尿困难的症状,严重的甚至腰腹绞痛、无法直立,请来的几个大夫都说是‘石淋’,却拿不出有效的方子。”

“我去看诊时,病人疼得在床上来回翻滚,小便时点滴难出,尿道像有碎石在摩擦,尿道口还滴着血。”洛风的声音带着回忆的凝重,“把脉发现脉数而滑,舌苔黄腻,这是典型的湿热下注、砂石阻塞尿道之症。当时我开了常规的八正散,可效果很慢,病人疼得受不了,医馆外每天都排着长队,哭声呻吟声不绝。”

阿竹紧张地追问:“那时候海金沙够吗?难道就没有别的药材可用?”

“问题就出在药材上。”秦慕伊叹了口气,“那年雨水多,海金沙的孢子囊成熟后没来得及采摘就被雨水打湿,镇上药铺的存货很快就用完了。我和你们先生翻遍了医馆的药库,只找到一小包陈年海金沙,根本不够用。有天夜里,西街的张铁匠疼得用头撞墙,他儿子跪在医馆门口磕头,额头都磕出了血。”

洛风攥了攥拳头:“那天我彻夜未眠,翻遍了所有医书,突然看到《本草正义》里记载‘海金沙,利水通淋,治男子淫浊,女子带下’,又想起小时候跟着师父上山采药,他说海金沙要在孢子刚成熟时采摘,此时药效最足。天刚亮我就带着三个伙计进山,沿着溪水寻找野生海金沙。”

“雨刚停的山路特别滑,”秦慕伊接过话头,“溪边的石头长满青苔,你们先生为了采摘悬崖上的海金沙,脚下一滑摔进了溪水里,半边身子都湿透了,却死死护着怀里的药篓。那些海金沙长在藤蔓高处,得踮脚伸手才能够到,他的手指被藤蔓划了好几道口子,血珠滴在孢子囊上,和金黄的粉末混在一起。”

长青忍不住问:“采回来就能直接用吗?效果真有那么快?”

“还得经过特殊处理。”洛风解释道,“新鲜的孢子囊含有水分,必须放在竹筛里阴干,不能暴晒,否则会破坏有效成分。阴干后轻轻揉搓,让孢子脱落,再用细绢筛过滤掉杂质,得到的纯净粉末才能入药。那天我们在医馆后院支起十几个竹筛,伙计们轮流看守,生怕被雨水打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