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万更(2/2)
不过有弘晖帮着分析,其他几个阿哥也明白四阿哥没受一点委屈,还反手还了回去,只是用的阳谋罢了。
他下手下的光明正大,这些人家有问题,自己得禀报。
这些人的心腹有问题,他不但禀报上去还顺带告知本人,端的是光明磊落,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不然发现问题不告诉康熙,藏着掖着是想干什么,打算欺君吗?
还顺道告知本人,足够仁义至尽了,其实不说也没谁会觉得不妥。
毕竟说了,对方听着也不大高兴,还不如不说了。
看看这些人知道后,不就恼羞成怒,反过来质问四阿哥了吗?
所以很多人宁愿不说,不当这个好人,谁会跟四阿哥这样当个热心人还反被骂,能不同情他吗?
谁都觉得四阿哥实在太占理了,受委屈了,那些人怎么蹦跶辩解都没人愿意听,更别说信了。
四阿哥这一手截断了他们的后路,压根不给这些人继续辩解想要翻盘的机会,直接压得死死的无法翻身了。
叶珂看弘晖双眼亮晶晶的样子,想到以后这个儿子也可能变得跟四阿哥一样,既觉得骄傲又高兴,又开始同情其他人了,尤其那些想要得罪两父子的人。
他们这边清净了,封王之事礼部那边准备得也差不多。
大阿哥在府里守孝,意外知道自己要被封王了,就写折子跟康熙提出想低调封,毕竟自己还在孝期。
他这想低调,其他兄弟也不想高调,索性一个个都写折子跟康熙说,这事简单来就好。
四阿哥的折子写得更明白,山东那边的粮仓要整顿,得到处运粮把粮仓重新补上,国库得费一大笔钱,封王这事他们简单进行,也能省下不少钱来。
康熙看几个儿子都想给自己省钱,也是一片孝心,于是就答应下来。
工部先去各个府邸改门面,毕竟亲王的门面跟郡王和贝勒都不一样。
改好后,就有礼部的使者从宫中送亲王的制、册、印到亲王府上,然后亲王跪着接下,捧着三跪九叩,亲王再进宫谢恩,就算礼成了。
之后该是宫中设宴,邀请群臣来给亲王们恭贺。
不过大阿哥,如今的直亲王还服丧,自然不能参加宴席,进宫谢恩后就得回府去了。
原本恭贺亲王们,少了大阿哥,其他人也就不好设宴,索性免了此事。
他们只进宫谢恩后,就出宫各回各家了。
康熙这次除了封亲王之外,后边年纪小的几个阿哥办差不错,也被封了贝勒。
比如九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都在此列,唯独中间还在巡视河道的八阿哥既没有被封亲王,跟后边的弟弟同样的爵位了。
九阿哥很高兴,找十阿哥一起痛饮一番。
十四阿哥拉着十三阿哥过来了,想着蹭九阿哥的葡萄酒。
九阿哥这买卖做的大,手里头的好东西多,十四阿哥早就馋了。
十三阿哥道:“十四弟可不能喝醉闹事了,九哥也得节制点才行。”
九阿哥和十四阿哥连连点头,然后两人喝了一瓶又一瓶葡萄酒。
这葡萄酒后劲大,两人很快就醉了,抱着酒瓶笑呵呵的。
十三阿哥就叹气,早知道会这样,他只喝了一杯葡萄酒就放下了。
十阿哥笑眯眯道:“难得高兴,就随他们去吧!九哥的酒品不错,就不知道十四弟……”
说完,十三阿哥的脸色就变了:“十四弟的酒品,那真是不好说了。”
话音刚落,就见十四阿哥忽然站起身,拿着葡萄酒瓶子挥舞了起来。
咋一看他好像拿着酒瓶在打醉拳,实际上是在舞剑。
力度软绵绵的,十四阿哥舞得还挺兴起。
舞剑就舞吧,十三阿哥和十阿哥就在旁边看着,忽然就见十四阿哥把瓶子一扔,砸在地上碎了。
吓了两人一跳,赶紧过去看十四阿哥有没受伤,却被他一把抓住兴奋道:“我一个人舞剑有什么意思,你们一起来!”
十三阿哥和十阿哥手里都被塞了葡萄酒瓶子,他们想假装糊弄两下就退后,哪里想到被十四阿哥见了,一把抓住就不放开了。
两人没办法,只好跟着十四阿哥一起舞瓶子。
还以为一会儿,但是十四阿哥精力旺盛,愣是半宿后才累了放手。
四阿哥第二天见十三阿哥上门来,偷偷扶着腰,还擡不起胳膊的样子不由疑惑道:“十三弟这是怎么了?”
他颇有深意道:“虽说十三弟高兴,也得悠着点才行。”
十三阿哥就知道四阿哥误会了,以为他被封为贝勒后太高兴,跟自家福晋度过了火热的一晚。
其实他悲催的跟十四阿哥舞了半宿,现在腰酸背痛胳膊还擡不起来。
实在太丢脸了,十三阿哥没好意思去找太医,只好跑到四阿哥府上找邓大夫帮忙。
一刻钟后,十阿哥也来了,两人相视一笑,是苦笑了。
四阿哥看两人太惨了,就叫邓大夫出来帮忙按一按。
十三阿哥还能憋着点,十阿哥被邓大夫捏了胳膊就忍不住嗷一声叫了出来。
好在两人就是僵硬了一点,被邓大夫轮流按了半个时辰后,胳膊终于能擡起来了,腰酸也好多了。
十阿哥心有戚戚然:“以后绝不能让小十四喝酒了,不对,该把九哥的酒瓶子都收起来才行。”
十三阿哥点头附和道:“对,回宫就把九哥的葡萄酒都收了,送到四哥这边来!”
两人回去就这么办,很快就让马车送了五箱葡萄酒到雍亲王府,四阿哥见了顿时哭笑不得。
还以为两个弟弟开玩笑,居然真的把九阿哥家里的葡萄酒都搜刮干净了吗?
看着这么多的葡萄酒,叶珂也惊住了:“爷,九阿哥这些葡萄酒都是洋人送的,还是自个买的?”
要别人送的,转送过来就算了。
要九阿哥自个买的,那价钱肯定不便宜,这么多送过来他们就收下也不合适。
四阿哥也这么觉得,就派人把九阿哥请了来,想把葡萄酒还给他。
九阿哥连连摆手道:“只这么点葡萄酒,送给四哥没什么。大部分是送的,少部分弟弟跟洋人买的,价钱也不高。”
因为他掌握了茶叶买卖,洋商对九阿哥毕恭毕敬,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献上。
所以九阿哥说是买的葡萄酒,其实也算是半买半送,价钱并不贵。
九阿哥第二天醉酒醒后,才知道十四阿哥抓住十阿哥和十三阿哥舞葡萄酒瓶子半个晚上,累得两个弟弟胳膊都擡不起来,心里愧疚得很。
要不是他一时高兴劝着十四阿哥喝多了,也不会闹成这样了。
只没收自己的葡萄酒算什么啊,九阿哥还想要去给两个弟弟赔罪才是。
当然了,九阿哥还得抓着十四阿哥这个弟弟一起去赔罪!
叶珂听后就问道:“这些葡萄酒不管送的买的,都是从洋商手里得来的吧?要他们有一天不想卖了,那咱们岂不是以后都喝不到了?”
九阿哥想想也是,这时候洋商跟他们关系好,一起做买卖,哪天要翻脸不卖了,他们去哪里寻葡萄酒?
如今葡萄酒全是进口的,国内压根就没人尝试去酿制。
其实要是他们圈一座山做葡萄园子也不难,葡萄酒酿制也简单,早就唐朝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酿造过了。
工艺稍微有点不同,不过九阿哥跟洋商们打交道多了。
他们可能不愿意说出葡萄酒是如何酿造,只每人透露一点,加起来摸索一下就差不多能行了。
九阿哥尤其知道康熙特别喜欢葡萄酒,有哪天喝不上只怕会不习惯,还不如尽早把园子建起来才是。
康熙年轻时候其实是滴酒不沾,对喝酒并不感兴趣。
还是后来康熙得了疟疾,宫里太医束手无策的时候,得传教士送来治疗疟疾的药物,才让他彻底痊愈起来。
自此之后,康熙就对西洋的东西尤为感兴趣。
又有传教士不断说这葡萄酒是养生的好东西,他想到治疗疟疾的药物好用,这葡萄酒也算是爱屋及乌,跟着喝上了。
不知不觉康熙也喝了几年,每天不来一杯好像缺了点什么。
康熙这般喜欢葡萄酒,要哪天跟洋人翻脸,那就没有能喝的了。
于是九阿哥跟四阿哥赔罪后,就赶紧回宫去跟康熙提起此事来。
康熙听后颇为赞同,总跟别人买,这价钱高不说,什么时候洋商不卖了,他岂不是没葡萄酒可喝了?
还不如自己圈个地方种葡萄,然后再酿造成葡萄酒的。
九阿哥手里还管着几个大买卖,这葡萄酒的买卖也没想着自己捏在手里,就给康熙推荐了两个人选:“皇阿玛,十弟和十三弟最是喜欢喝葡萄酒了,交给他们去办必然妥当。”
十四阿哥就算了,这一喝就停不下来的,交给他的话,指不定葡萄酒能酿出来,却被他偷偷喝掉不少,醉酒后还闹腾出什么事来。
这差事还是交给十阿哥和十三阿哥两人,那就要更稳妥一点。
京城周边的天气其实适合种植葡萄,康熙很快就圈了密云的一片地方。
葡萄园的差事交给十阿哥和十三阿哥,两人先找了种植葡萄的老农,另外还有酿造酒水多年的老师傅。
十三阿哥还找上十二阿哥,让他帮忙跟玻璃厂那边联系,做出适合装葡萄酒的酒瓶。
葡萄酒因为发酵的关系,木头酒桶能用,但是装在玻璃瓶内会更好看。
另外配套的杯子也需要,如今康熙用的是当初传教士连同葡萄酒一起献上的高脚玻璃杯。
并不是透明,而是血红色的杯子,倒进葡萄酒后就显得更为鲜红的颜色了。
完全不能衬托出葡萄酒的颜色,反而遮盖了不少。
唐朝的时候喝葡萄酒用的夜光杯,其实就是酒泉的玉石所制。
因为玉质透亮,葡萄酒倒进去后还能看见淡淡的颜色和酒水晃悠的动静,比起全红的杯子要好看得多了。
哪怕如今的玻璃做的不够透明,也足以做成颇为透明的玻璃杯。
西洋人已经用高脚玻璃杯来喝红酒,其实这早就唐朝的时候,就用上高脚杯了。
提起高脚杯,叶珂就想到了蒙蒂斯。
这名字是西洋人起的,其实是冰镇杯子的容器,也能叫冰桶或者冰盆。
夏天饮用葡萄酒的时候,会先把酒瓶放进冰里,葡萄酒就变得冰冰凉凉尤为解暑。
但是却有一个问题,就是倒进杯子后,因为杯子是常温的,夏天还热,会把原本冰镇过的葡萄酒的温度上升,口感就不太好了。
后来侍从们就想到用这个蒙蒂斯来冰镇杯子,等到酒的时候拿起来,葡萄酒和杯子的温度一样冰冰凉凉的,喝起来就痛快了。
因为太好用,后来西洋人看见就学了去。
叶珂想着康熙那么喜欢喝葡萄酒,夏天喝的时候估计也有这个问题,就麻溜把这个蒙蒂斯的设想献上了。
她先让工匠做了瓷盆,盆的边缘都是规则的凹凸。
凹进去的部分,就能挂住高脚杯的脚了。
然后可以在盆的外边转动高脚杯的脚,盆里放上冰块,那么高脚杯就能均匀的冷了。
喝的时候不会杯子一部分冷一部分热,口感极好。
康熙试了试,确实解决了冰镇葡萄酒倒进杯子后变热的问题,大为高兴。
他大手一挥,赏了叶珂一条极品红宝石项链。
这是造办处新打的首饰,看着是一条多重项链,极为华贵,其实还能拆开成项链、胸针和手链等等。
项链还能拆出三种形态,可以说想隆重华贵就全戴上,想简单点就戴其中一条,极为实用了。
叶珂想着康熙不愧是实用主义,这项链能多重变化,着实合适各种场合佩戴了。
康熙叫这个为冰池,让造办处多做了好几件出来。
叶珂之前献上的,因为时间紧的关系,只有外边的造型,能够一眼看出究竟是怎么做的。
四阿哥嫌弃不够好看,总不能就这样送进宫里,还让人做了喜鹊登枝和松鹤延年两种图案。
瓷器还不够好,他不是很满意,也只能凑合送上了。
回头康熙命人做新的,用上青花瓷,花纹就更多更好看了。
叶珂还以为康熙做好这些冰池就会给传教士们看看,毕竟这是西洋人没有的东西。
然而康熙先把做好的冰池赏给了阿哥们,又给了喜爱喝葡萄酒的重臣们,赏了一圈,需要用的人都有了,这才拿出来给传教士看。
传教士一看这东西实在好用,着实惊为天人,就跟康熙请求,希望能够带上一两件回去母国给家人用。
说是家人用,谁知道是不是献给他们的国王呢!
康熙也大方,每个进宫的传教士都送上一件冰池,但是再多就没有了。
如果传教士想要,那就得另外出钱买了。
这冰池哪怕不喝葡萄酒的人,拿回去在家里放着,也是个极为精美的瓷器摆件,一时在京城里风靡了起来。
因为是叶珂想出来的好东西,康熙就把这个冰池的买卖交给四阿哥来负责了。
叶珂开始同情工匠们,四阿哥的要求肯定不是一般的高!
果然四阿哥要求这冰池凹凸的地方需要完全对称,差一点点都不行。
冰池表面上的花纹也得对称,就连凹凸上的花纹得一样才行。
外边一样,里面也得一样,不止形态,还要颜色也相同。
这就苦了工匠们反复试验,才能做出完全对称的冰盆来。
如此耗费功夫的冰盆都是上品,价钱自然不会便宜。
四阿哥也学着十二阿哥的样子,还借用了他的院子给洋商开始竞价。
冰池做出来的数量不多,每次只上一件,也是让洋商们抢破头。
他们想不通这些皇家阿哥们怎么一个比一个会做买卖,而且手里头做出的东西还一件比一件精美,让人恨不得高价都买回去!
也不是没有洋商想要仿造,毕竟这个冰池一看就能明白用处,技术难度也不高,仿制很容易。
哪怕西洋还没有烧瓷的技术,冰池的材质也能换成铜的、银的和锡的。
叶珂早就知道这东西很容易仿制,却没想到西洋人比自己预料中还要快。
不过看四阿哥的样子并不在意西洋人仿制,她不由好奇了。
四阿哥看出叶珂的疑惑,就笑着答道:“西洋人仿制出来的冰池跟咱们这个无法比,材质要差很多。但是能喝得起葡萄酒的人,就绝不会用那样的冰池,实在太掉价了。”
叶珂这才恍然大悟,确实能喝得起葡萄酒的在西洋只能是贵族或者有钱的商人了。
贵族最多用银的冰池,却绝不会用铜的和锡的,那也太差了。
要是能用上瓷器的冰池,绝对是长面子之事。
商人也是如此,所以他们仿制的这些,除了银的还能勉强卖出去一些,其他的就很难了。
于是仿制也没用,卖不出去砸在手里,还不如把这钱用来竞价,买一件瓷器冰池回去,转手就能卖出天价,简直赚大发了,何必计较这点小钱呢!
所以刚开始有仿制的人,没多久慢慢就消失了,压根就不需要四阿哥操心,甚至不用派人去阻拦。
西洋人渐渐就不再仿制冰池,还有算数好的人觉得羊毛出在羊身上。
他们卖进来的葡萄酒不知道多少,虽然一瓶酒不如冰池要值钱,但是积少成多就是一笔大数目了。
等洋商后来得知康熙圈了个葡萄园打算自己酿造葡萄酒,起初也不在意。
毕竟他们觉得葡萄酒不是那么容易酿造出来的,然而等十阿哥和十三阿哥真把葡萄酒酿造出来,洋商们就傻眼了!
从此之后,发酒疯的14被禁止喝酒了,14: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