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2)
第 69 章
叶珂想了想,有人送钱来,怎么能不接呢,谁要跟钱过不去啊!
于是她就吩咐管事道:“那就准备最好的伤药,既然是这些官宦子弟要用的,当然要最好的。”
最好的,那就代表药材都要用最贵的,这伤药的价钱自然便宜不到哪里去。
管事应下,又问道:“主子,伤药是直接上架,还是按照以往那样,先给各家送一丸试用?”
叶珂想到那些官宦子弟如今趴着起不来,多少是因为四阿哥和弘晖的缘故,于是笑眯眯道:“不用,直接上架就行。”
“对了,另外再让人准备雪容膏,配套一起上架就行。”
这种叫雪容膏的膏药,能够淡化伤痕。
连很重的伤疤都能淡化,更别提是小伤了。
当然了,这种膏药里面最主要的药材是天山雪莲,价钱贵得要命。
不过这些官宦子弟应该很需要,叶珂原本还打算找个时候再宣传一下上架,如今都不用了。
有这些官宦子弟用过的话,都不必派人去宣传,订单肯定跟雪花一样飘来。
管事回去后就把这两样打包售卖,放在锦盒里面,用的还是上等的瓷瓶。
来买伤药的仆从一看,问过后得知是最上等的伤药,另外还配套去除疤痕的雪容膏,二话不说就买下。
这人一买,其他人一看也跟着买下了。
等他们带回去,让自家少爷用过,确实伤好得更快,于是药铺的生意比往日还好。
来往的马车比之前更多,官宦人家几乎是一人买上十盒八盒的。
九阿哥虽说在宫里,消息却十分灵通,得知后就出宫跑到雍亲王府来,满脸好奇。
“四嫂就是不一样,其他药铺都紧着上伤药,药效虽说一般,却也有用,价钱并没有那么贵。”
叶珂笑笑,明白九阿哥对这些宦官子弟看不上眼,不明白她怎么还上那么好的伤药,让这些人很快好起来。
“九弟该知道,官宦人家的子弟最近都在苦读吧?”
九阿哥点头答道:“是,听闻他们就差悬梁刺股了,真是少见极了。他们以前在家里,连书估计都没翻多少。”
叶珂就缓缓说道:“九弟想想,要伤恢复得慢了,他们得养伤,岂不是没那么快能开始苦读了?”
九阿哥眨眨眼,附和道:“确实,他们也能说伤还没好,拖着不起来开始读书了。”
但是他们拖着不读书,回头明年的考核又没过,不还要继续被揍吗?
甚至还可能因此让他们的家族失去推举的权力,他们是不急,但是他们的长辈只怕要急死了,哪里会让这些年轻子弟轻轻松松躺在床榻上养伤?
之前皇帝的意思是考核后,不合格的人如果被推举就不给通过。
后来他却改了主意,只要家族当中有人没有通过考核,那么整个家族都要失去推举的权力。
这就让不少家族火烧眉毛了,毕竟他们以前也不是一直放纵这些子弟到处胡来。
主要他们担心家里优秀的孩子太多,他们互相之间就会争斗起来。
加上家族的资源有限,只能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索性他们会培养出色的继承人,剩下的那些就放养了,甚至想要养废,那么他们就没有能耐来跟继承人争斗。
哪里知道皇帝如今居然要考核家族里面所有的年轻子弟,这就让不少家族抓狂了。
他们从小放养,别说读书,骑射就马马虎虎能过得去。
也就识字,四书五经很可能都没读全。
这时候去考核,简直要了他们的命,家族的人却不得不冲进把他们培养起来。
他们要一直躺着养伤,这怎么可能?
家族那些长辈估计恨不得逼着他们从早到晚读书,拼命把学问塞进这些子弟的脑子里头!
九阿哥琢磨了一下叶珂的话,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他们伤好得快,就要被家里逼着开始读书了。要他们躲懒了,或者读得太慢,只怕要受罚。”
“要是伤得太慢,惩罚后还得养伤,那就占了读书的时间,那些长辈就要犹豫要不要动手。如今有了这上好的伤药,甚至还能去疤,这不是怎么揍都行了?”
叶珂笑眯眯道:“九弟聪慧,果然一点就通。”
九阿哥也笑了起来:“四嫂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弟弟都迫不及待看那些官宦子弟被逼着读书的样子,一定很有趣。”
叶珂心下好笑,九阿哥想看的不是那些人读书的样子,而是他们读书不好被揍的样子吧?
说真的,她也挺想看,应该很有趣。
九阿哥又道:“不愧是四嫂,这样一来,让多少官宦人家要感谢四嫂,给了他们那么好的伤药,不必担心耽误事了。另外四嫂还能赚了个盆满钵满,实在是互利互惠。”
又能赚钱又能让对方更惨一点,九阿哥差点想拍手叫好了!
他摸着下巴,心想叶珂这是近朱者赤还是近墨者黑?
她跟着四阿哥久了,这手段真是又黑又妙!
叶珂还抛出个相当好的提议来:“这钱就我一个人赚是赚不完的,九弟有兴趣加入吗?毕竟伤药上得越多越快,才不会耽误时机。”
想想到明年考核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这些官宦子弟估计要挨揍好几遍了。
伤药肯定不够用,她的工坊再努力生产也不够,自然要找个合伙人。
有什么比财大气粗的九阿哥更适合当合伙人呢,他聪明还会挣钱,绝不会想错过这么好的挣钱机会!
果然九阿哥连连点头道:“多谢四嫂的邀请,让弟弟加入这么个挣钱的营生,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我这就吩咐下去,很快就把伤药给四嫂源源不断送上。”
他不但有钱,人脉还广,很快就找到制做伤药的工坊,提供材料让他们尽快加工。
九阿哥大手一挥,把京城和周边的药材都包圆了,直接送去工坊。
大规模买入药材,愣是让价钱压了下去,成本也低了。
叶珂心想不愧是九阿哥,找他合作果然是最适合的。
这伤药上架的速度更快,库存也满满当当。
缺药是不能缺的,叶珂还贴心提供送货服务,直接送到府上去。
这就让不少人家下单子非常爽快,还让隔一段时间就送,显然伤药消耗得非常快。
叶珂都能想象得出,那些官宦子弟在家里被揍得哭爹喊娘的,擦完药好得快,连偷懒的借口都没有,只能继续爬起来继续读书,然后再被揍。
好一个循环,她心里默默同情了这些人一秒。
如此一来,那些大臣也能关起门来尽情揍孩子了。
不过也因为他们被约束在家里读书,京城的治安顿时好了不少。
顺天府想着考核之前几个月,京城都能如此安宁,都巴不得皇帝每年多考核几次,让他们也能稍微松口气。
之前这些府邸胡乱请的先生,有些就是糊弄人的。
半个月还能糊弄过去,时间一长就露馅了。
愣是让顺天府忙碌了起来,到处帮着抓这些骗子送入大牢,险些牢狱都快要放不下人了。
这骗子赶走后,不少人家只好到处请新的先生。
甚至还有人问到四阿哥这边,想明年请罗荣过去。
明年弘历和弘昼就要进宫加入尚书房了,那么府里就没别的小阿哥,罗荣这个先生也能光荣退下。
于是就有人把主意打到他身上,想把罗荣请到府里教导家里的孩子。
能教导过雍亲王府上好几个小阿哥,又教得如此出色,确实让人心动,巴不得把人请回去供着。
叶珂得知后还问过四阿哥:“爷,明年弘历和弘昼进宫后,罗荣先生确实没有孩子教了,是让他继续留在府里,还是看他想去哪个人家继续教别家的孩子?”
四阿哥答道:“我问过罗荣的意思,他想要继续留下来。不是作为先生,而是作为门人。”
他虽然喜欢亲力亲为,不过很多折子和文书需要有人帮着整理。
罗荣在府里一年多,四阿哥看在眼里,明白他是个忠心又谨慎的人,留着帮他处理这些文书上的事也合适。
叶珂点头道:“罗荣先生能留下,给爷帮忙就太好了。”
毕竟罗荣在府里一年多,虽说府里没什么秘密,但是去别的人家,要跟其他人提起,总归让叶珂有些不自在。
四阿哥看出她的顾虑,笑着道:“放心,哪怕罗荣想离开,也不会去别人家继续当先生。”
“要是他之前在普通人家当先生就算了,在咱们家的话,再去哪里都不合适。”
要去身份低一点的,那雍亲王家里小阿哥的先生居然给地位更低的人做西席,确实不妥当。
去身份高一点或者差不多的人家,那其实没多少选择。
也就只能去其他皇亲国戚家里,如今有孩子正好在读书年龄的也不多。
罗荣还不如留下当个门人,帮着四阿哥打理文书的话,就能在雍亲王府继续留很久了,不必担心以后的生活。
而且在府里确实安逸,主子都是好相处的人,出手也大方,府里还没什么勾心斗角,罗荣在这里过得很好,压根不想离开。
罗荣再三拒绝,很多人只以为四阿哥不放他离开,渐渐就放弃了,没再写信来让他去府上教书,让罗荣清净了不少。
叶珂见状,倒是想了个好主意。
除了伤药的买卖,叶珂跟九阿哥建议道:“想想很多人家到处找新先生,合适的其实并不多。”
九阿哥一听就疑惑道:“四嫂是打算做这个介绍人先生的买卖吗?说真的,这个很麻烦。”
虽然也是个不错的营生,介绍人能收一笔钱。
但是考核人选,却也不容易。
对方要人品好学问好,一个不留意,要对方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介绍人就得背锅了。
介绍这事吃力不讨好,赚的还不多,九阿哥就不怎么想沾手。
不过如果叶珂喜欢,九阿哥也不是不能出手帮忙,却还是先劝阻一番。
叶珂听着就笑道:“九弟放心,我没打算给人介绍先生,这种事容易出麻烦,还不如做一套题册。”
九阿哥起了兴趣:“四嫂,是打算让人出考核的题目,再装订成册售卖吗?”
四阿哥在旁边听后点头道:“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就是题册里的题目,很容易让人误会。”
要误会叶珂这是打算漏题,或者题册里面正好后来有考核选上的题目,这就有点说不清了。
毕竟出题人很可能还是他们这些阿哥,彼此之间关系也不错,经常见面,叶珂要知道一部分题目也不意外。
那家里有子弟要考核的,肯定不会多说什么。
但是家里没有需要考核的人,只怕会对叶珂提出质疑,甚至还会往她身上泼脏水了。
叶珂就说道:“我有这个想法,是源于弘晖跟我说,尚书房的太傅大人让他们这些小阿哥每人出题目,然后集中起来,叫他们做这些题目。”
这就是太傅不出题,让学生来出题,每人出一道,然后整合在一起成为试卷。
小阿哥肯定不会出太简单的题目,更不可能出自己不会的,而是出有深度但是他们又自个琢磨过的。
四阿哥一听就明白了:“你是打算把小阿哥们出的题目整合起来,做一本题册?”
叶珂笑着点头:“是的,毕竟官宦子弟如今考核的题目都是基础,如今尚书房的小阿哥出的题目正合适。”
既不会超出四书五经的范围,又不会太简单,更不会太难了,为难那些官宦子弟。
毕竟康熙如今只是想考核,并不是真的让这些子弟都不合格。
要没有一个家族能全部通过考核的话,推举制度就等于是名存实亡了。
康熙并不想废掉这个制度,让八旗子弟在朝堂上的人数减少太多,所以必然会想让他们通过,却又不愿意看他们太容易通过。
“小阿哥的题目都是他们深思熟虑过的,加上小阿哥跟考核毫无瓜葛,出的题目要是对上了,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毕竟尚书房的小阿哥跟朝臣都没关系,要说他们可能跟母族的家族有联系,也不可能接触到考核的题目。
所以考核的时候要题目一样,那只能说是巧合,绝不会有人指责这些小阿哥故意漏题了。
但是考核需要实践,只学习不刷题的话,每次遇到新的题目就可能找不到方向。
有小阿哥这些题目在,让官宦子弟也能有个方向去实践和练习,是再适合不过了。
九阿哥惊叹道:“四嫂这主意极好,装订成册的话,肯定会有很多人家愿意出大钱买下来。”
“唯一的问题是,小阿哥们会愿意吗?”
叶珂笑吟吟道:“我问过弘晖,他很乐意。毕竟自己琢磨的题目,有朝一日竟然能考核别人,还能装订成册,证明他们的题目想得有多好,自然没有不愿意的。”
四阿哥颔首道:“此事我跟皇阿玛说一声,他觉得没问题的话就能请太傅把题目送过来了。”
他找皇帝一说,康熙有些意外,却又笑道:“这又是叶珂的主意吧?也就她会想得到。”
康熙没有异议,还笑呵呵道:“确实之前考核,不少人成绩一塌糊涂,连小阿哥都比不上了,让他们做小阿哥出的题目也绰绰有余。”
他看了四阿哥一眼,感觉叶珂这气死人不偿命的手段跟四阿哥简直一模一样。
果然是夫妻,都想到一块去了吗?
康熙摸着下巴,想到那题册一出来,那些官宦子弟估计是又气又怒,却也只能捏着鼻子买了。
他的指尖在桌面上点了点,又说道:“只有小阿哥出的题目也太少了一点,虽说简单,却也不够。正好让在京城的大臣也出一出,每人出那么一两题,再集中在一起。”
要只有几个小阿哥出的题目,哪怕好几次加起来也不多,薄薄的册子没几页实在太少了。
康熙也明白叶珂的顾虑,估计他们自个出的话,以后要考核的题目撞上相似的,就不好解释了。
他这索性让整个京城的臣子来出,各家都出那么一两题,混合在一起,谁都出了,题目的数量就多了起来。
要碰上相似的题目,他们又不是考核的出题人,自然谁都牵扯不上。
四阿哥一听也明白皇帝的用意,笑着道:“皇阿玛体恤这些官宦子弟,还愿意让朝中大臣帮忙,大人们必定很乐意。”
康熙看着他笑了,自己这才起了个头,四阿哥就明白了,跟聪明的儿子说话确实很省事:“李德全这就派人去告知,七天后把题目送上来。”
李德全应下,很快就去告知京城的大臣,让他们出题了。
品级从高到低去通知,每个大臣都要出。
大臣们面面相觑,原本还以为康熙这是要考验他们,后来想到各家子弟的考核。
总不会皇帝觉得一个人出题不保险,于是就让他们一起来吧?
如此一来,他们当中的题目谁能选上,那自家子弟是事先知道答案的,机会就要多一点!
于是大臣们比任何时候都积极,反复查阅后才定下题目来。
这题目自然不能太简单,要直接放水的话,皇帝看了会不高兴,觉得他们不用心。
但是太难的话,那不是为难自家子弟吗!
所以得有点难,又不能太难,把大臣们愁坏了。
叶珂得知皇帝居然让京城的大臣出题,还有些意外。
不过她转念一想就明白,如果就那么几个人出题,以后考核题目出了什么问题,估计就成了千夫所指。
如今所有京官都要出题,那就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