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世子心太冷,重生后我不要了 > 第65章 秋日宴(上)

第65章 秋日宴(上)(2/2)

目录

文贵妃是燕林氏的姐姐,照理来说,同燕云安也是亲族关系,本不应该为难姜宁。

可偏偏燕云安生母的表姐就是淑妃,就在文贵妃对面坐着。

这关系复杂起来,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殿内众人的目光如织网般向姜宁收拢,烛火照在文贵妃鬓边的珍珠流苏上,映得她眼底笑意更显温润。

姜宁垂眸掩去眸中暗涌,指尖轻轻摩挲着案上青玉香炉。

“贵妃娘娘折煞臣妾了。”

姜宁起身福礼,不卑不亢地说道:“制香之道贵在心神合一,臣妇今日仓促赴宴,并未携带惯用的调香器具。”

话音未落,便见文贵妃拍拍手,立马有人送上器具。

“本宫这香炉倒还合用,少夫人不妨一试。”

三皇子指尖摩挲着羊脂玉佩,目光在燕云安与姜宁之间逡巡。

淑妃轻笑,忽而开口:“听闻燕二少夫人善制时令香,今日小满刚过,不知能否制一味‘清露凝’?”

滑落,她身后的宫娥适时捧上青瓷盒,内盛新采的夜合花与白茅香,显然早有准备。

淑妃同燕云安的关系,姜宁知晓她不会害自己。

只不过文贵妃听到这话,面色却是一变。

她嫌淑妃娘娘碍事了。

姜宁指尖掠过花瓣:“清露凝需用寅时初开的夜合花,花瓣上的朝露方得天地灵气。”

“不过臣妇倒是记得,曾得皇后娘娘赏赐的月壤香灰。”

她望向皇后座下,见对方微微颔首,宫娥立马去取来姜宁要的东西。

“今日便以这香灰为引,制一味'星汉落'如何?”

殿中众人皆屏息看着她将白茅香碾成细粉,混入月壤香灰,最后撒上几粒碎如星子的琉璃屑。

博山炉中白烟初起,烟霭中竟隐隐透出海潮气息。

“这香气犹如置身海边,难道。”

太子率先击掌,目光却落在燕云安身上。

姜宁将香炉捧至到额前,烟霭中琉璃屑随热气升腾,恍若银河倒悬。

文贵妃深深吸气,面上笑意却淡了几分。

她知道姜宁能制香,本想在材料上刁难她,谁曾想半路杀出个淑妃。

眼下倒好,没让姜宁出丑,借此发难,反倒是给了姜宁出彩的机会。

“臣妇借此香,祝陛下圣寿无疆,国运昌隆,四海升平。”

姜宁话音清朗,将香炉缓缓放下,余光瞥见文贵妃眸中一闪而过的狠意。

就在这时,三皇子萧永霆突然起身。

“燕二少夫人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星汉落’虽美,却少了几分烟火气。听闻民间有以桂花、蜜糖调制的香饼,不知少夫人可会制来佐茶?”

他似笑非笑的目光扫过燕云安紧绷的下颌,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姜宁不过是深闺妇人,难登大雅之堂。

姜宁垂眸敛去眼中寒芒,莞尔一笑:“三殿下有所不知,这烟火之味最是难得。”

“臣妇幼时曾随母游历江南,见渔家晨起熏鱼,炊烟与晨雾相融,那气息比任何香料都更勾人魂魄。”

她指尖划过案上剩余的白茅香:“若殿下不嫌弃,臣妇愿以这白茅为底,再借御膳房的桂花蜜,制一方‘烟火谣’,倒也应了今日秋宴的热闹。”

“再祝晋国海清河晏永存,人间烟火不断。”

殿内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姜宁竟敢将御膳房的食材用于制香。

文贵妃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正要开口嘲讽,却见姜宁已利落地将白茅香点燃,又取来蜂蜜滴在炉中。

霎时间,焦香混着甜腻的蜜味弥漫开来,竟真有几分市井人家灶火初起的暖意。

“这味道......”

永庆帝忽然出声,嗓音里带着几分恍惚。

“倒让朕想起微服私访时,在小巷子里吃的桂花糕。”

殿内气氛瞬间凝滞,萧永霆的脸色变得难看,文贵妃的笑容也僵在脸上。

而姜宁再次福身,声音清越:“陛下心怀万民,这烟火气里,正是百姓安康的福气。”

她抬眸看向燕云安,见他眼中盛满笑意,腰间半块玉佩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