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碰钉子(2/2)
端起酒杯,笑着打圆场,“老刘,咱们也有些日子没聚了。
今天除了老朋友叙叙旧,主要还是想请你关照一下小昊。
他在东北搞的‘神农部落’大棚,蔬菜瓜果的品质,那真是这个!”
陈永年竖了个大拇指,继续说道,“这孩子有心,想把好东西带到京城来,想在你们友谊商店谋个展位,露露脸。你看,能不能给个机会,帮忙引荐引荐?”
刘科长这才慢悠悠地端起酒杯,象征性地抿了一小口,放下杯子,拿起筷子却并不夹菜,只是轻轻敲了敲碗边,发出清脆的声响。
“陈教授啊,咱们是熟人,按理说你的面子我肯定要给。不过……你也知道友谊商店是什么地方。
接待的不是外宾就是归国华侨,卖的都是进口货、高档品,讲的就是个国际范儿!
这蔬菜水果,要求更是严苛。
检疫检测、国际认证,哪一样都不能少!
咱们店到现在为止,还没卖过一样国内的蔬菜呢!这是规矩!”
顿了顿,像是才想起旁边的楚昊,眼皮懒懒一抬,瞥了他一眼,仿佛在看什么不入流的东西,“至于这位……小楚同志嘛,想法是好的,年轻人有闯劲。
但是嘛……地方上的东西,再好,那标准能一样吗?
咱们京城,尤其是友谊商店,要求的是国际水准!
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随便种点菜就能往里送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这番话夹枪带棒,不仅把楚昊的努力贬得一文不值,更是把“东北”、“地方”和“小年轻”这几个标签,直接划到了“不够格”的范畴。
那股子京城官老爷的傲慢和对地方来客的轻蔑,赤裸裸地摊在了桌面上。
楚昊端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一下,但脸上的笑容依旧没垮。
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火气,迅速从脚边的双肩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袋。
“刘科长,您说的在理,友谊商店的门槛高,要求严,这我都理解。”
楚昊的声音依旧平稳,甚至带上了一丝更加恳切的味道,一边麻利地抽出里面的文件,一边双手递到刘科长面前,语速清晰。
“您看,这是我们‘神农部落’的商标注册证明,正规备案的。”
“这是省里权威机构出具的检验检疫报告,所有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农残为零,绝对的绿色无公害。”
“还有这份,”他特意抽出一份合同,“这是我们和吉省春城宾馆签署的供货协议。春城宾馆也是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他们对我们的产品品质非常认可,现在我们是他们的特供商之一。”
楚昊将文件在刘科长面前一字排开,姿态放得极低,“刘科长,我们‘神农部落’虽然起步晚,规模暂时比不上大农场,但我们胜在品质精、理念新!
所有产品都精耕细作,百分百保证安全和绝佳口感。
这次进京,就是希望能让首都的朋友,特别是友谊商店的贵客们,也能品尝到这份来自东北黑土地的健康美味。
还请刘科长看在陈叔叔和周伯伯的面子上,给个机会,行个方便!”
楚昊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自认为有理有据,该示弱时示弱,该展示实力时也绝不怯场,姿态也做足了。
然而,刘科长只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摊在眼前的文件,嘴角那道讥诮的意味更深了。
“呵,”刘科长发出一声短促的嗤笑,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叠在微凸的腹部,“小楚同志,你拿春城宾馆说事儿?那是什么档次?能跟京城比?能跟友谊商店比?再说了,地方上的标准,能跟国际接轨吗?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也别把友谊商店当成你们县里的农贸市场!”
楚昊脸上的笑容终于有些维持不住了,嘴角微微绷紧。
他明显感觉到,从进门到现在,这位刘科长别说吃菜,连第二口酒都没喝过,眼神也几乎没在自己身上停留过。
这次会面,看来是热脸贴了冷屁股,人家压根儿就没打算给机会!
昨晚陈永年教授的话犹在耳边:“人,我可以介绍,但成不成,还得看你自己。”
现在看来,陈教授显然也清楚刘科长的为人。
这“硬骨头”的难啃程度,远超预期!
楚昊垂下眼睑,盯着杯中清澈的酒液,一股强烈的挫败感和不甘涌上心头,但很快被一股更深的执拗压下。
行,姓刘的,你牛逼!
今天这台阶你不给,这脸你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