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婉妃只想吃瓜看戏[清穿] > 吃瓜第二十四天

吃瓜第二十四天(1/2)

目录

吃瓜第二十四天

第24章

陈静婉迷迷糊糊的,觉得眼前的光灭了又亮。

烛影斑驳间,天旋地转,画面重新回到了养心殿。只不过琉璃瓦窗外的光线透亮,并不是夜间时分。

陈静婉意识到,她这又是入梦了。

只不过她仍躺在夜里就寝的那张龙榻上,而此时白日里,乾隆应当在书房。

陈静婉起了身。

许久没入梦,陈静婉倒是很想知道近日里发生的事情。

她走到书房,只见此时柏氏已经入了宫,发髻却梳得仍是少女模样。她仿若无骨地靠在乾隆身上,手里还抱着一面琵琶。

琴弦拨弄间,有潺潺乐声流淌出。虽然陈静婉觉得这乐曲的演奏并不精妙,但从乾隆的神色来看,他大抵是满意得很。

“琵琶弹得不错。”曲毕,乾隆啜了口茶,视线落在娇羞的少女脸上,“从几岁开始学的?”

“皇上说笑了。小女十岁才开始学,早年家里穷苦,没有这个闲钱。后来先帝登基,家里的日子越发好了,小女的母亲才请了女先生教小女琵琶。”柏氏如此解释道。

陈静婉听了,觉得这柏氏不是挺会说话的吗?

入宫之后还不忘先把雍正夸一遍,怪不得哄得乾隆宠幸了她,那为何见了她就如此降智,完全不把她一个小常在放在眼里?

陈静婉继续往下听。

“听说你是书香世家?”乾隆不甚在意地问,手指落在书桌上,有一下没一下地弹。

“小女的祖父和父亲曾是教书先生。”柏氏眼波流转,顾盼生姿,算是认了下来,“因此小女也识得几个字。”

“原来是这样。”乾隆轻笑一声,态度却不清不楚。他指着桌上的一幅字画,漫不经心地问她,“你觉得这幅字如何?”

陈静婉听闻此,也愣了一下。

乾隆怎么这么喜欢逢人就问对方认不认识王羲之的字啊!

陈静婉突然觉得若是王羲之与乾隆是一个朝代的人,乾隆必然会化身追星少年,要王羲之给他书写个百八十篇的字帖放在紫禁城好好珍藏。

但不知怎地,她觉得乾隆对柏氏的态度不如之前热络了。

难道柏氏又说错什么话了?

陈静婉目前没看出什么异样。

“陛下的这幅字当真是笔走龙蛇、方圆皆备、刚柔相济,小女百闻不如一见,当真是精雅非凡。”柏氏只扫了一眼,便开始夸赞起来。

乾隆:“......”

乾隆目光迥异地望着她。

这话不单是乾隆,给陈静婉也说愣住了。

她不是书香门第出生的吗?为什么连这么明显的大家书法都看不出来,还当做是乾隆的字?

当然,乾隆也有如此疑惑。

只一瞬,他就收回了目光,若无其事地问她:“你觉得这是朕的字?”

“难道不是吗?”柏氏放下琵琶,搂住了乾隆的脖子,仍像一株菟丝花一样缠在他的身上,“若不是陛下所书,又有谁能写出如此之高的境界?”

乾隆:“......”

陈静婉:“......”

一时间,陈静婉竟然不知道乾隆应该生气还是应该高兴。

但乾隆明显没有最初的那份心动了。他不经意将柏氏的手挪开,让柏氏靠着桌子站直,又指着那字画上最明显的位置问她:“你为什么会觉得这是朕的字呢?”

这回倒是柏氏委屈了。她捏着手帕,不明白乾隆为何突然就没了兴致,眼皮子耷拉着指着字画上乾隆那盖得满篇都是的鲜红如实答:“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不都是陛下的印章吗?若不是陛下的亲笔,为何要印如此多的亲印呢?”

乾隆:“......”

乾隆就是整一个被噎住。

一旁的陈静婉捧着瓜,笑得不能自已。

这个柏氏到底是聪明还是蠢,这种话也敢对章总说?

历史上的乾隆之所以被现代人称之为“章总”,就是因为他没事就喜欢往古人字画上盖两个戳。他高兴了盖两个,不高兴了盖两个;品鉴的时候盖两个,拿出去赏赐前再盖两个,导致一个文物上笔墨淡了,但他留下的印章倒是鲜红的很。

就拿乾隆最爱的王羲之的整个《快雪时晴帖》来说,历史记载其上乾隆的印章有一百七十多枚,满满地覆盖了周围所有的空白之处。

陈静婉和柏氏看得这篇虽然不如《快雪时晴帖》盖得这么多,但字迹的缝隙处,前后左右的留白也都被乾隆填得满满当当,任谁不说一句“章总真会玩”。

这可还只是乾隆登基初呢!在乾隆这六十年执政生涯里,还不知道有多少幅字画要惨遭他的毒手!

当然,陈静婉也并不喜欢乾隆这种破坏文物的行为。

因此柏氏的这番话,倒是让她舒服了很多。

只不过柏氏的吐槽,乾隆却不怎么受用。

他冷淡地摸了摸鼻子,气氛一时间冷了下来。

柏氏见状,知道是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找补道:“是小女说错话了!若不是陛下的私印太过夺目,小女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小女也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陛下您就惩罚小女吧!”

乾隆轻笑一声,挑起她的下巴,居高临下的凝视着她。

柏氏这时候能感觉到乾隆对她还是有意思的,她眨了眨眼睛,眼中一瞬就流出泪来:“陛下......小女只是见到陛下太过激动了,若是惹得陛下不开心,陛下怎么惩罚小女都行~”

说到最后时,她的声音逐渐婉转娇媚起来,好像一条小钩子,勾得陈静婉都心痒痒,更何况乾隆呢!

乾隆松开了手,转移了话题,柏氏又紧跟着黏了上来,死死地缠着乾隆不放开。

乾隆的态度终于松软下来,柏氏便趁热打铁,又开始讨乾隆欢心。

陈静婉在一旁看着,直觉得自己是真学不会啊。

这柏氏还真是能屈能伸,一秒变脸,一秒落泪。

哪个男人能不心疼这样为了他而梨花带雨的江南美人呢?

很快两个人就腻味到了晚膳时间。

柏氏选了几个餐,两人便一并用了。

只不过从柏氏展现出她的“文盲”水平之后,乾隆就没有再流露出最开始的那种爱怜眼神,只当做她是一个普通侍奉的官女子罢。

这些事情陈静婉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在画面倒旋间,她才突然意识到关键所在。

因着小时候常常背诵《琵琶行》的缘故,陈静婉对琵琶这项乐器还是挺熟悉的。

“坐部伎即燕乐,以琵琶为主,故谓之琵琶曲”①便是说得琵琶这种乐器的流传之广和演奏之多。

又因为乐伎常于青楼楚馆里演奏琵琶,再后来“琵琶”逐渐衍生为“轻浮、孟浪”的代名词,只有那些需要供人取乐的女子才会习得此乐器。正经人家的小姐学得都是“琴”,也就是七弦的古琴,而不会是琵琶。

没有哪个书香世家的孩子会从小学习琵琶,这不合世俗的规矩,因此从一开始柏氏就撒了谎。

怪不得柏氏最开始上来还知道夸赞雍正,兴许是送她入宫的人在背后教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