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第九十五天(1/2)
吃瓜第九十五天
第95章
乾隆与众蒙古汗王议会结束,就听闻李玉说,婉嫔和海贵人去马场挑马了。
其实也不属于李玉多嘴,万岁爷心里想着什么他门清儿。更何况皇上当初许诺了要教婉嫔骑马,这事就算是万岁爷忘了他也不能忘,要不然之后皇上怪罪下来,受难的还是他。
李玉这么一提,乾隆倒也想起来了他要教婉嫔骑马这事。
只不过他初登基,和蒙古各部落的联络毕竟不如皇阿玛和皇玛法,现在也确实抽不出身来。
因此乾隆摸了摸鼻子,干脆理不直气也壮地对李玉道:“你亲自派人去把朕那匹西域进贡的玉兰白龙驹牵给婉嫔,就说是朕送她的。这个马性格温顺,她要是想学就再去马场挑几个机灵点儿的驯马女陪练。海贵人就让她自个儿挑一匹喜欢的。”
李玉:“是。”
李玉心道,陛下这对婉嫔偏心的,直接把那通身雪白的玉兰白龙驹都赏给她了!
这玉兰白龙驹还是先帝在时,当时来朝的西域使者进献来的,总共就三匹,那时候还是小马驹。先帝赏了当时还是四阿哥的陛下其中之一。
“玉兰白龙驹”取名自古三国常胜将军赵云的坐骑名,据说与赵云那匹是同一品种。李玉之前也瞧陛下骑过,这马性格确实温顺,但更重要的是它的毛色清亮,浑身上下全白都是雪白无暇,根本找不出半根杂色,甚至晚上还会在月光的映照下发出银白色的光!①因此它又名“照夜玉狮子”。
啧啧啧,李玉虽然是带着陛下口谕去给婉嫔送礼的,却也不得不承认婉嫔这受宠的劲儿确实足!
因此当李玉牵着玉兰白龙驹到陈静婉面前时,他看见婉嫔惊喜的反应,心道他可以顺顺利利去跟陛下交差了。
“婉嫔娘娘好福气,这’玉兰白龙驹’可是陛下众多名马里毛色最澄亮的一匹。白马易得,但在夜间能发光的白马,这世上不超过五匹。陛下繁忙不能亲自教您骑术,因此特让奴才牵来这匹,就让做是陛下陪伴您左右了。”
陈静婉心道李玉还怪会说话的,不就是乾隆太忙了没时间来教她骑马于是送她一匹高档的坐骑做补偿嘛,她又不在乎章总有没有时间来教她!
反正乾隆忙点也好,大领导忙一点,公司多赚点,她将来的年终奖发的也多,她自然愿意。
更何况这匹马确实漂亮极了,被养得毛色鲜亮,鬃毛都被梳得极顺,在阳光下被镀上了一层浅浅的金边。
陈静婉刚好想要一匹纯白的,乾隆愿意送,她也没必要不收,反正章总的东西肯定是好的。至于学习骑术这件事,等她跟这匹马培养好感情了,还不愁学不会吗!
因此陈静婉果断收下,并让李玉转告她的谢恩。
正巧她荷包里一直都会装个十几二十多两银子当备用,这次的礼物也确实送在了她的心上。她掏了二十两碎银塞进李玉手里,全当是他这次跑腿的小费了。
李玉拿人钱财自然手短,更何况在乾隆面前说些好话也是他擅长的。因此他浅浅掂量了下,发现这婉嫔出手还真是大方,更是眉开眼笑,直言会一字不落的禀告给皇上。
至于海贵人,也在李玉的吩咐下挑中了一匹上等的踏雪乌骓。“踏雪乌骓”顾名思义,是通体玄黑的马但它但四个马蹄部位白如霜雪。纯黑色的马远远看去脊背上的毛发如缎面一般,纯黑色的鬃毛随风而起。
只不过乾隆这样的马太多,并不算什么稀奇。海贵人特地选了一匹成年的母马,并且给它取名为“赛罕”,蒙古语的意思是漂亮。
陈静婉问了李玉这玉兰白龙驹的旧名,李玉道:“既然已经是婉嫔娘娘您的马,不如您新给它取一个?”
陈静婉觉得可以,就给它取名叫“霜月”。
最后,李玉又指派了三个看起来伶俐聪明的驯马女给陈静婉,说是她什么时候想学了,就直接到马场来。
陈静婉点了点头,李玉便回去复命了。
选马的事情结束,陈静婉也差不多觉得就有些累了。在马车里长久晃荡,她几乎要全身散架了!
不过好在她身体素质一向很好,只又休息了三四天,就没再觉得肌肉有多酸痛。
在避暑山庄修整了半个月,一场小型的围猎也就在避暑山庄周围的猎场展开。
避暑山庄附近就有一个较大的森林,自避暑山庄建成,该片草场也同样被置以木栅、柳条为界,用以简单的围猎练习。
陈静婉听闻,今年的计划是八月初正式起程去往木兰围场,九月进行正式的围猎比拼,十月中再起程回京。
因此她还有时间再去避暑山庄附近的围场放放风!
原先早些年满蒙的旗人女子大都会骑马射猎,只不过随着满人在京城定居的时间太久,很多女子都没有再学习这项技能。不过难得能出宫游玩,她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种去凑热闹的好机会。
等到陈静婉准备好围猎的弓箭马匹,牵着霜月和海贵人汇合时,猎场的已经有不少人在进行简单的比拼赛了!
海贵人自从有了赛罕,几乎天天都要去马场和她熟悉熟悉,现在的她已经能熟练驾驭赛罕,甚至还能挽弓搭箭捕获猎物。
陈静婉虽然和霜月的关系相处也不错,但她的马上技术仅限于骑着马慢悠悠地走,但凡霜月跑快一点,她就被颠簸地晕晕乎乎。
因此当海贵人提议她想去捕猎时,陈静婉自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反正两个人又不是一定要粘在一起,她还很期待海贵人能猎到什么战利品呢!
陈静婉骑着马,马被驯马女达达牵着,沿着围场慢慢转悠。
中途陈静婉还遇见了结伴捕猎的永琏和永璜。当然,不止有他俩,还有康熙和雍正朝那些年龄特别小的皇子,陈静婉不是特别能认得出来,便并不打算搭话。
永璜跟在永琏身后,两个人看到陈静婉,自然而然下马问安。
他们俩的马上技术很好,也猎了不少东西。
小猎场的动物并不多,不过永琏还是猎到了几只灰兔和鸟,永璜的战利品没有永琏多,不过在众人之中也算不错。
清朝皇子虚岁六岁就要上书房学习,现在永琏已经九岁,确实是可以在马上围猎的年纪。
陈静婉穿越过来这么久,自然已经习惯了古代人的早熟。不过瞧见永琏如今意气风发的模样,她还是不由得担心他的未来。
史书上记载的永琏只有匆匆数语——“端慧太子永琏,高宗第二子。乾隆三年十月,殇,年九岁。”②据说是因为偶感风寒,但很快就没了性命。
陈静婉现在瞧着永琏,并不觉得他的身体不够健康。那这“偶感风寒”之外,或许别有一番可以挖掘的事情。
因此陈静婉不由得多嘱咐了他们俩几句:“比赛虽好,但千万不要没了大家的和气,你们也别太拼,身体重要,不要让皇额娘担心。”
永琏一向喜欢婉嫔娘娘,他自然说“是”。
永璜虽然有些扭捏,但最后也磕磕巴巴地点了点头。
陈静婉见两人都算听进去了,便与他们告辞,继续游山玩水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